混在1980 第424章 要停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即是江湖,潘家园这样的地方,是江湖儿女们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说的热闹,其实就是讨口饭吃。

在这里,有正儿八经做生意的,也有各种坑蒙拐骗,各种谋生手段都会在这里上演。

这些人当中,有一类人非常的隐蔽,经常游离于各个摊位之间,但往往转瞬间又化为无形。

就是偷儿!

如果小偷也有段位的话,潘家园的小偷应该站在最顶端,虽然都是夺人财物,但好歹沾个文化边。

换句话说,在潘家园里行窃,除了技术过硬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眼力,偷的是古玩、文玩、玉石、珠宝。

没眼力,偷来的东西可能不值钱。

选择在这里作案,原因也很简单,一旦得手的话价值高,即使失手,因为价值很难评估认定,往往都是治安拘留处理。

眼前的偷儿就是这类人,还是其中的惯犯,进出派出所、拘留所就跟回家一样,放在以前也是个老炮儿。

但这回失算了!

听着陈言音蹦出来的话儿,大腿都跟着哆嗦,翡翠、玻璃种、帝王绿、珠宝……都是些要命的玩意儿。

“我没想过偷翡翠的。”

“我就觉得这条手串值个几百块钱,你们不能这么算的……”

说着,蹲下来嚎啕大哭。

但有用吗?偷的东西值多少钱,是看偷的东西,又不是凭小偷的主观意见,只能说他活该。

陈言音可没有圣母心。

警察也很高兴,一场简单的偷窃案,变成了重案,关键是人赃俱获,属于送上门的功劳。

但事情也变得麻烦。

做完笔录,还需要找机构鉴定手串的价值,手串的也要留下来作为证据,后续还要发起公诉、开庭。

一通忙活下来,陆游就先走了。

陈言音留下来的时间比较长,还没从派出所出来,手机铃声先响起来,滑动接听,传出叶翎的声音:“你在哪儿呢?”

“派出所呢。”

“怎么弄到派出所?出什么事了?”

“碰上偷儿,你找个地方坐会,等会儿我过去找你。”

“我去找你吧。”

叶翎风风火火地赶往派出所,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到所里等没多久,陈言音就出来了。

听陈言音把事情说一遍,叶翎没好气:“你呀,长点心吧,明知道潘家园鱼龙混杂,还带着那宝贝出门。”

“谁知道会碰上偷儿。”

陈言音讪笑,挽着叶翎的胳膊:“走着,逛街去,刚看了一条星月手串,正讲价就被打断了。”

叶翎莞尔,打趣道:“都走了,还重新找回去,一看就是肥羊,摊主能给你降价吗?”

“说的也是,等回去时再问问,先去看和田玉,现在市场流行的颜色越来越多,有些还挺有趣的。”

闻言,叶翎嘴角微微抽搐。

跟陈老四认识三年,对她也算充分了解,购买玉石、珠宝、文玩时,她是不会把钱当钱的。

喜欢才是第一要素!

话说回来,陈老四的爱好又很赚钱,从小开始,许今秋就带着她买买买,买下来的东西价值都翻了几十、上百倍。

说她乱花钱,但她又很赚钱。

二人的第一站是玉喜珍宝,主营翡翠、南红、和田玉等,陈言音来过很多次,经常能找到一些精品。

刚进门,陈言音眼睛微亮,快步走向正在看货的男生:“陆游,好巧,没想到才一会儿又碰上了。”

“是挺巧的。”陆游微愣。

陈言音见他手上拿着一条白玉手镯:“买和田玉?这条镯子品质不行,结构太粗糙。”

陆游摸了下鼻子:“我也不懂,就是想给我母亲买一条。”

“刚才欠你个人情,我帮你看吧,打算买什么价位的?保证给你找到这个价位最好的。”陈言音笑道。

“那就谢了,三万左右。”

闻言,陈言音微微蹙眉,三万买个牌子、手串之类的,还是能买到不错的,但手镯就不一样了。

能出镯子的都是大料!

微微沉吟之后,陈言音带着陆游到另一个柜台:“看看这里边的镯子怎么样?”

“这是和田玉?”陆游讶异。

好几条镯子,都是一半白色,一半糖色,跟他认知中的白玉、碧玉有很大的区别,但都挺好看的。

陈言音解释道:“这是且末料,也是和田玉,还没有经过市场的炒作,目前价格不高,但品质都极好。”

说着,让导购把镯子拿出来。

自己从包里拿出强光手电,拿起一条镯子照起来:“看不到明显的结构,能够过灯,说明质地非常细腻。”

把灯关掉,又说:“再看颜色,白的地方够白,糖的地方够浓,油性也非常好,在且末料中,算是顶级的品质了。”

陆游微微点头,面露难色:“这个价格超出预算太多了。”

标价六万!

陈言音不以为意:“放心吧,可以讲价的,三万足够了。”

导购闻言,露出难色:“这位小姐,这条手镯,我们最多只能打八折,您要不再加点?”

陈言音笑笑,拿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章老板,我在你店里,你在楼上,行,那我等你。”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复古开衫,脖子上挂着一条流珠的中年人快步走过来:“陈小姐,好久不见。”

陈言音微微一笑,招呼道:“章老板,有些日子没见,您店里多了不少好玩意呢。”

章老板打趣道:“哪里,我的这些东西可入不了您的眼。”

“章老板,谦虚了。”

陈言音微微地摇头,拿起刚才的手镯:“我朋友想买这条镯子, 28888怎么样?你发,我也发。”

章老板应下:“就按您说的。”

说完,就让服务员开票,再把东西包起来,陆游付完钱,向陈言音致谢,想请她吃饭。

陈言音婉拒,表示要再逛逛。

叶翎全程没说话,一直到送走陆游,才好奇道:“我以为你看上了,才主动帮忙的。”

陈言音白了他一眼:“神经呢,我又不是花痴,刚才就是他帮忙抓的小偷,算是还他一个人情。”

叶翎打趣道:“英雄救美呢。”

陈言音没好气:“去你的,我可没这心思,不说这些,逛街去,手串一时半会拿不回来,找个替代的。”

在开庭宣判之前都拿不回来。

那叫证据!

逛了一圈,陈言音买了不少手串,各种材料的都有,买回去也不一定玩,很多都收藏着。

叶翎见怪不怪。

认识三年下来,见她买过的手串就有一大堆,长辈们说过,她从小就这样,收藏的东西能放几个屋子。

至于有多少,她自己都说不清。

逛完街,俩人就回鸦儿胡同,今儿打算在家里吃饭,叶绾也在家,挺着个大肚子,已经好几个月。

叶翎过去扶着姐姐:“姐夫也是的,自家媳妇儿挺着大肚子,他又跑去香江。”

叶绾微微一笑,轻拍妹妹的手背:“就过去几天,你今儿怎么有空,不忙着做实验了?”

叶翎微微摇头:“刚忙完一组,下午陪陈老四逛街,还几个月就毕业,到时我得好好歇一阵。”

“嗯,到时多歇几个月。”

叶绾摸着大肚子:“今儿住家里,陪我聊天,哎……肚子大起来后,家里就不让我上班,快无聊死。”

叶翎笑骂道:“别不知好歹,许阿姨是心疼你,她不是把工作卸了,因为你怀孕才又开始上班。”

结婚之前,叶绾就开始上班。

用了半年多时间,完全熟悉流程之后,许今秋就不再管事,彻底把基金会交给儿媳妇。

今年不得已,又重新上阵。

这会儿正拿着笔记本看报表,越看眉头越紧,基金会的支出逐年减少,尤其是最近半年,支出锐减,显然是出问题了。

不是人、账有问题,是基金会的运作出问题。

从八十年代开始,基金会的方向就非常明确,修建星火希望小学、捐建教学楼、资助贫困生。

九十年代,关小羽收养周静姝之后,又增加一项业务,捐建福利院、孤儿院,且每年给与资金资助,以及相应的助学金。

新世纪之后,建校就少了!

星火希望小学的覆盖范围已经足够广,于是启动第二期方案,开始修建多媒体教室、图书馆、足球场等。

半年前,二期工程大部分结束。

这是支出锐减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逐年锐减的原因,就在于经济不断发展,贫困生数量也在锐减。

就算是福利院、孤儿院,人数也逐年下降,不像九十年代,规模还十分庞大,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我们的很多目标都完成了?”

看向丈夫,许今秋愣了好久,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干成一件事情,是该兴奋?可又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陈凡捏着媳妇儿的鼻尖:“许老师,三十年了,还没干够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这不挺好的。”

许今秋轻嗯,往前一步靠在丈夫怀中:“那基金会怎么办?就这样停掉?那些员工跟着咱们三十年呢。”

“当年最早的那一批人,除了被你挖走的,其它的全部留下来,有些人退休后,子女又顶上来。”

“不能说停就停吧?”

PS:第一更到,求票票,感谢老铁们支持!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