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天带领团队走向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用《合金弹头》来对比说明的话,大概就是程天站到了摩登将军的阵营,成为了麻雀、游隼小队的敌人。
但正如提示所说的那样,并不是只有成为敌人的时候才能给别人添堵,有时候作为友方的一激灵,可要比纯粹对立的敌人给予的打击还要厉害。
取经团队所要历经的八十一难也并非全部都是无差别的打打杀杀,其中也涉及到了相当多的人情世故,甚至是足以动凡心的儿女情长。
程天讨厌佛门的那一套确实没错,但这并不意味他对猴哥几个也是一样的态度。
现如今,三仙已经归于草头神的编制内,只要程天还有二郎神的模板,那么三仙就会听命于程天这个顶头上司代理,换句话来讲就是,程天,已经变相获得了车迟国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掌控权力,只需要动动嘴就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策。
“搬运车迟”“大赌输赢”“祛道兴僧”这三大劫难其实本质上就只是一个问题而已。
只要三仙不那么斤斤计较,肯放下一点脸面,能够保留住性命,那么此地的僧人就还会是被奴役状态,道教就依旧是车迟国独尊的状态。
当然,这是在原作基础上做出的考量,而当前世界观可是西游释厄传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取经团队光是成员构成就已经出现变数了。
除了最基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外,白龙马可能会频繁变**形。
至于有概率出现的龙女会以什么形式融入团队里,程天有点难以想象。
不过也不用着急,见招拆招吧~
没过多久,祭坛斗法的过程,以及最后三仙对程天纳头就拜的故事,以最快地速度传遍了整个车迟国的大街小巷。
但值得一提的是,三仙在车迟国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倒是依旧很稳定。
原因就在于,车迟国国王本就是个容易被方术摆布的迷信之人,而程天展现出了比三仙更夸张更宏大的神通,就算是程天来一句“我来当这个国师”,估计他也不会有多少犹豫就直接临时设立个“大国师”的位置让程天来坐。
而现在保留三仙的地位,一是三仙的呼风唤雨是车迟国赖以生存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也是想用维持与三仙的关系来变相维系与程天的关系。
在国王看来,程天就是神仙下凡,磕头叩拜怎么了?多少人想拜真仙还拜不到呢!
要说这车迟国国王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妙人。
原作中的他在看到唐僧一行的时候,直接顺着国师们的要求准备给这群带毛的没毛的一股脑押入地牢,然后回头塞进苦工队做工。
可当他看到了通关文牒,知晓这一行人是来自东土大唐的时候,当即就表演了个川剧变脸,连呼“大唐的人可惹不起”的同时,准备直接给他们放行。
要不是三仙执迷不悟非要搞事,国王早就盖章加送盘缠把人放走了。
在斗法结束没多久,一道道行政命令便直接从皇宫发布了出来,并迅速扩散到了本国的道教和军队体系中。
而这个时候小船好掉头的优势也就体现了出来,小国的国力虽然没办法与大唐相比,但因为地盘小人员也少的关系,很多在大国中层层下方,以至于最终难以得到执行甚至被歪曲的情况,在国王就是一言堂的小国里反倒是传播地非常丝滑。
本国的道士和士兵们虽然对新的政令感到十分疑惑不解,却慑于三仙与国王的威严,只能嘴里面嘀咕两句。
但要说最震惊的,还要数本地智渊寺内苟活的500名僧人。
自从失势之后,他们就被本国当成牲口一样地在压榨使用,原本足足两千多的僧人,死的死疯的疯,现在只剩下了四分之一,也都属于是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咬牙**的。
能够在这种重压下活下来的僧人,有一部分可能真的是意志坚定到能够影响肉体,用对佛的忠诚来抵御现实的残酷,但终归是少数。
当吃饱饭都已经成问题的时候,信仰什么的根本不值一提,更多的僧人可能距离彻底崩溃,只需要一根芦苇草而已。
车迟国,采石场。
作为整个车迟国最苦最累的活儿,这里已经收走了不知道多少僧人的冤魂,车迟国内金碧辉煌的三清观,显然有一部分是用这些智渊寺的僧人们的血肉来铸就的。
采石场对僧人的残害不仅限于那些沉重又危险的落石,还包括会对胸肺、呼吸道等人体器官产生永久性伤害的粉尘,年轻的时候或许不太明显,但到了一定岁数后,身体机能的衰退就会凸显出这些地方的问题。
当然,对眼下的这五百僧人来讲,能不能活到足以让自己犯病的年龄都还是个问题。
“这帮妖道又要作甚!?”
一名在工作和环境摧残下几乎看不清真实面容,但听声音好像还挺年轻的僧人看着正在靠近的道士和盖着布的手推车,低声咒骂了起来。
经过了长期的苦力压榨,即便是心性再好的僧人在面对道士的时候都不可能有什么好脸色,甚至如果不是心中还有佛,估计脏话已经是脱口而出了。
“啧!小声点!”
然后这僧人的小腿就被踢了一下,在其身边年龄稍微大了一些的僧人直接低声训斥道。
他们这些被贬到做苦力、嚼糙米、睡露天的僧人们,根本就没能力反抗那些一个个面色红润的道士,实力方面就根本不允许。
而一旦被听到了他们在这里嚼舌头,那么一鞭子抽下来都是轻的,如果因为挨鞭子导致做不了之后的工,那估计未来必将断掉对应的补给,这跟直接杀了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直接被处刑可能还更痛快一些……
很快,道士们就踏入了采石场,然后在一众僧人们的呆滞目光中开始宣布了起来。
“念各位僧人建三清观有功,现给予各位一次选择的机会,如果各位愿意脱下僧衣,换上道袍,从此以后尊道教供三清,将可以就此免除苦役。”
说完也不给对面反应的机会,道士已经一把扯掉了推车上的布,露出了一沓一沓的道袍。
话音落下,整个场景先是一静,然后,僧人们的情绪开始沸腾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