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下乡?大小姐掏空家产千里寻夫 第一百七十三章努力追赶

他们都是实打实的在为国家做奉献。

也是国家正需要的人才。

叶芜的态度谦逊,笑容真诚,让原本就好感居多的人们更是心生满意。

他们都没有想过,种出那种惊人抗逆性的农作物都人居然会是一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李教授接着给叶芜一一介绍同事,叶芜认真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大概负责的方向。

介绍到一位约莫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戴着黑框眼镜,神情严肃的老教授时,李教授特意多说了两句,“叶芜,这位是林民瀚林教授,他是土壤和耕作方面的专家,经验非常丰富,你刚开始,就先跟着林教授学习,参与他手头的农田改良项目。”

“老林,这位是小叶。”

叶芜恭敬地问好,“林教授您好,以后麻烦您了。”

林民瀚教授抬起眼皮,打量了叶芜几眼,脸上没什么情绪,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嗯。”

随即就又低下头去看手里的资料,态度颇为冷淡。

叶芜能感觉到对方似乎并不太看好自己,但她面色不变,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李教授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打了个圆场,“老林就这脾气,但在业务上却十分认真,甚至有点时候连我都自愧不如,叶芜,你多看多学就好。”

“好的李教授,我会好好学的。”

参观介绍完毕,李教授让叶芜就在林教授旁边的一张空桌坐下。

“老林,那小叶我就交给你了。”

林民瀚头也没抬,直接抽出一份厚厚的资料递给叶芜,“这是目前项目的基础资料和前期的一些数据,你先看看,了解一下,有什么问题……”

他顿了顿,想了下,“先自己试着解决,解决不了再问。”

这是要考验她都能力?

叶芜接过沉甸甸的资料,“好的,林教授,我会认真看的。”

“嗯。”

之后林民瀚便没在管叶芜,自顾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做。

叶芜也没耽搁,翻起资料看了起来。

该来的总会来。

一上午,叶芜都沉浸在资料里。

这些资料里面涉及大量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专业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数据记录。

她前世积累的多是实践经验和一些种植理念,对于这个年代的理论知识,确实存在很多短板。

甚至有些地方,她也并不是看的很明白。

期间,林民瀚教授偶尔会抛出几个问题考她。

“说说看,这个数据异常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叶芜皱眉,最终也没辩解,摇了摇头。

她确实不太懂。

见此,林民瀚眉头微蹙,“那这些变化对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是什么?”

“还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有什么差异?”

“不同的耕作方式……”

叶芜凭着前世学的农业知识回答。

但她回答的并不够深入精准备,甚至有些地方答错了方向。

林民瀚的眉头越皱越紧。

见此,叶芜便知道自己回答的并不行。

林民瀚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脸上的失望和不耐烦几乎不加掩饰。

到最后,他干脆不再问她,只是摇了摇头,低声自语,“……唉,算了,就知道,太年轻,底子太薄。”

“抱歉林教授,我确实不是特别懂这些,之前了解的都比较片面,但我会好好学习的。”叶芜摆正了自己的态度。

不管如何,态度起码要正不是吗?

不会,她可以慢慢学。

她来这里,不就是为了学习的吗?

林民瀚见叶芜态度还算端正,勉强点了点头。

“刚刚我跟你说的这些问题,我现在只跟你说一遍,你好好听。”

叶芜眼睛一亮,神色顿时认真了起来。

中午,李教授带着叶芜去了他们这里的食堂。

食堂的饭菜都是免费的,不过去晚了的话可能就没什么菜了。

“怎么样?还适应吗?”李教授关心询问。

叶芜脑子有点乱,但还算能接受。

不知道是不是灵泉水的原因,她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变强了许多。

“还好。”

“那就行,要是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找我。”

“谢谢李教授。”

下午,林民瀚带叶芜去实验田和大棚。

叶芜还是第一次见到西北这边的大棚。

林民瀚演示几种土壤取样和初步分析的实操步骤,叶芜认真的学习着。

林民瀚演示了一遍后,就对叶芜开口,“看明白了?以后这部分工作你来做,记录要准确,不能有误,操作也要规范。”

“好的,林教授。”

“那你来试试。”

闻言,叶芜有点紧张,但还是照做。

林民瀚见叶芜学得有模有样,点了点头,“还不熟练,下午你就在实验吧。”

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叶芜没有丝毫抱怨。

她知道自己理论不足,必须在实践上加倍努力。

她拿出笔记本,仔细回忆林教授的每一个步骤和要点,然后仔细地开始操作。

取样,记录……

虽然磕磕绊绊,但不管每一个步骤,叶芜都极其认真,反复核对,确保不出错。

林民瀚其实并没走远,他在不远处观察了一会儿。

看到叶芜虽然动作慢,但却没有丝毫偷懒,作流程也基本复刻了他的示范,并没有出现低级错误。

见此,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他转身去找了老李。

“老李,你招来的这个叶芜,理论基础太差,很多基本概念都不清楚,这样怎么搞研究?我看她也就是运气好,碰巧种出了点东西,真要做系统的科研,差得远。”

林民瀚对着李教授表达了他的不满。

态度认真归认真,但他没什么时间去教一个新手。

特别还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之前在直销有人研究出抗逆性的农作物时,他确实十分想要见见,但现在,他觉得可能就是运气。

毕竟叶芜什么都不懂。

李教授给他倒了杯水,“老林,稍安勿躁。”

“叶芜同志是实践经验派,没受过系统教育,理论基础弱是正常的,但她对作物,对土地的感觉很好,动手能力和学习态度你也看到了,很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