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我下乡?大小姐掏空家产千里寻夫 第一百七十一章成果更重要

接下来的两天,王小芬几乎熬了两个晚上,终于在王春燕婚礼的前一天把新衣服赶制了出来。

她仔细熨烫平整,用布包好,亲自送到了供销社。

王春燕打开一看,眼睛都直了。

衣服完全还原了图稿上的样式,针脚细密平整,完全挑不出问题。

“小芬,你这手艺也太好了吧。”王春燕激动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引得旁边的张红梅和赵淑芬都围过来看。

王小芬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快试试,哪里不合适我再拿回去改改。”

王春燕赶紧去后面厕所换上。

出来一看,大小合身,腰身收得恰到好处,衬得人格外精神又显气质。

“怎么样?”

“合身,太合身了!而且真的很好看,小芬,真是太谢谢你了。”王春燕拉着王小芬的手,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从来没有这么满意过一件衣服。

王小芬看着自己的手艺被人如此喜欢,心里也充满了成就感,“合适就好,春燕姐你穿着真好看。”

“就是啊春燕,你这衣服也太好看了。”张红梅忍不住夸赞道。

叶芜也诚恳的点头。

王春燕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小芬衣服做的好。”

看着王春燕身上那件新颖又合身的列宁装,张红梅眼里满是羡慕,她拉着王小芬的手热情的开口,“小芬同志,你这手艺真是没话说,比百货大楼里卖的成衣还精致,你看,能不能也帮我做一身?”

"我不着急,你啥时候有空都行。"

王小芬见自己的手艺接连受到肯定,心里高兴,连忙点头应道,“当然可以,您选好样子,或者有什么想法,跟我说就行。”

一旁的赵淑芬仔细瞧着衣服,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她听到是叶芜推荐王春燕来找王小芬的,便转头对叶芜笑道,“叶芜,还是你眼光好,会找人。”

叶芜淡淡笑了笑,没接话。

赵淑芬见又看向王小芬,语气热络却带着点试探,“小芬同志,你看,我们都是叶芜的同事,天天在一块儿工作,你给春燕做的这衣服真好,价钱肯定也挺实惠吧?”

“要不这样,你也给我做一身,看在叶芜的面子上,这工钱……能不能再给我们算便宜点?大家互相照顾嘛,以后肯定还有更多人找你做衣服。”

这话听起来像是商量,实则带着点道德绑架的意味。

王小芬脸上的笑容顿时有些僵硬。

她性格比较软,又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下意识地看向叶芜。

这工钱本就是看在叶芜面子上给的友情价,比外面裁缝铺已经低了不少。

叶芜眉头微蹙,上前一步。

“赵姐见同志,你这话说的就不太合适了。”

“小芬的手艺和辛苦大家有目共睹,这工钱是她根据耗时耗力合理定的价,已经比外面裁缝铺便宜不少了,春燕这件衣服工艺复杂,又是加急,小芬熬了两个通宵才赶出来,收这个价钱非常合理,我们不能因为她是熟人介绍,就让人家吃亏受累还得少收钱,没有这样的道理。”

叶芜顿了顿,继续开口,“大家都是同事,互相照顾是应该的,但照顾也应该是互相体谅,而不是单方面让小芬牺牲她的劳动成果,你要是觉得价钱不合适,大可以去外面比比价格看看做工再决定,让小芬降价,这事我开不了口,也没这个脸面开这个口。”

赵淑芬见被叶芜这一番直白的话说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她没想到叶芜会这么直接地回绝,还把她那点小心思点得明明白白。

她讪讪地撇撇嘴,脸上有些挂不住,悻悻道,“哎哟,我不就随口一说嘛,不行就算了,好像我多占便宜似的。”

她甩了甩手,语气硬邦邦地,“行了行了,当我没说,这衣服我也不做了,贵巴巴的,有这钱我都能买现成的了。”

说完,转身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故意把东西弄得砰砰响,继续干活,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张红梅见状,赶紧打圆场,“小芬你别介意,该什么价就什么价,你的手艺值这个钱。”

王小芬感激地看了叶芜一眼,松了口气,对张红梅点点头。

叶芜轻轻拍了拍王小芬的胳膊,低声道,“别往心里去,你的劳动值这个价,以后遇到这种想压价的,直接拒绝就好,没必要委屈自己。”

王小芬心里暖暖的,用力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叶芜姐,谢谢你。”

王春燕也觉得赵淑芳十分脸大。

她都不知道她究竟哪来的脸说出这种话来的。

……

周六,到了王春燕结婚的日子。

这年代的婚礼都比较质朴,没有奢华的排场,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叶芜一早就来了王春燕家里。

新郎骑着自行车,带着几个好友来王春燕家接亲。

王春燕穿着一身崭新的红衣裳,梳着两条辫子,辫梢扎着红头绳,脸上擦了香喷喷的雪花膏,抹了红嘴唇,羞答答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叶芜和供销社的其他人作为娘家这边的朋友,笑着闹着往新郎和接亲的队伍身上撒着彩纸屑和花生红枣,寓意早生贵子。

一路欢欢喜喜地到了男方家布置好的新房。

说是新房,其实就是职工宿舍里一间稍大的屋子,墙上贴着大红喜字,桌上摆着亲朋好友送来的暖水瓶等礼物。

婚礼仪式十分简单。

新人对着**像鞠躬,向双方父母和领导敬礼,夫妻对拜。

没有婚纱戒指,但两人胸前都别着大红花,看向彼此的眼神里满是羞涩。

叶芜还是第一次见到别人结婚的样子。

看着还挺稀奇的。

跟她跟萧熠廷结婚时候也有点不太一样。

宴席就摆在宿舍楼下的空地上,借了邻居们的桌椅碗筷。

菜肴不算丰盛,但都是实在货。

大家吃得热热闹闹,纷纷向新人送上祝福。

“恭喜恭喜啊。”

“哎呦,这两人站在一起,简直就是郎才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