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培育出来的海水稻,口感和味道又有了明显的提升,关键是米饭有了些许的米香,也不像之前那么的粗粝难以下咽。
相较于产量问题,口感和味道才是最难解决的。
“方支书,这简直是奇迹。你知道我们研究了十几年为何进行不下去了吗?一是解决不了产量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解决不了口感和味道的问题。”
海红米难以下咽,所以注定无法作为普通大米的替代,只能用于其他方面比如提取生物酒精等。
或者在非常时期充当主粮的补充,问题是现如今可不是非常时期,所以注定海红米没有市场。
但这两个难点都一一被方唯攻克,海水稻即将迎来自己的春天,这让马教授和林教授感到异常兴奋。
十几年的宿愿即将变为现实,谁能不激动?
“马教授,林教授,接下来我还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培育。我最终的目标是亩产达到或者超过1600斤,品质优良,口感和味道能被大众所接受。”
几个人边吃边聊,主要是方唯和马教授在说,林教授以倾听为主。
最后,方唯才说出了目标。
“啊?方支书,你制定的目标是不是太高了呀?实际上我觉得现在这个品种,就可以直接定型,以后再慢慢进行改良。”
马教授并不赞同方唯的想法,然后威望的劝了一句。
搞科研可不是这么个搞法,饭要一口一口吃,在达成了初步的目标之后,就可以进行申报。然后再逐渐改良,每一次改良成功都可以再次申报。
没有人能一鼓作气做到极致,这样的效果反而不好。
“你说的也对,那这样吧,我这边再进行两轮培育,就可以考虑定型的问题了。”
毕竟是合作伙伴,方唯想了想,做了折中的选择。
他能理解马教授和林教授急迫的心情,两人为了海水稻蹉跎了十几年的时光,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了胜利曙光,心里着急也属于正常。
为了照顾两人的心情,他决定提前结束第一阶段的研究。
马教授和林教授对视了一眼,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两人在试验田这边呆了三天,临走的时候给王木齐留了一笔钱,恰好占到了总投入的三成。
方唯没有和他们争辩这些事情,钱的事情都是小事,但两人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是让他感到很欣慰。
接下来,王木齐等人不仅要进行新一轮的海水稻种子培育,还要在另外200亩的试验田里种植海水稻。
这不仅仅是为了验证海水稻的种植情况,同时也是为了验证海水稻对于滩涂(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情况。
方唯觉得如果能达成土壤改良的效果,其意义可能比海水稻本身更加重要。
时间匆匆。
方唯在试验田这边呆了将近十天的时间,然后和盘莲花、阿姐一起去了羊城。
正好集团公司召开了春播工作会议,他也去参加了会议,但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像这种事已经不需要他操心了,相信林炳坤和瑶岭农业能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董事长,我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几大巨头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产品流动也在加快。我估计他们会有大动作,要不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积极的备货。”
上午。
方唯正在董事长办公室处理公务,杨峰敲门走了进来。
对方说了目前食用油市场上的暗流涌动,判断几大巨头可能会突然发起价格战。
方唯接过来杨峰递给他的资料,认真的看了两遍,马上意识到问题很严重。
“你去通知林总、卢总等人开会。”
方唯随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正好于浩在羊城,对方也赶了过来。
杨峰在会议上通报了最新的情况,然后预测几大食用油巨头可能会突然发起价格战。
毕竟瑶岭牌食用油的增长速度太快了,其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输任何一家巨头。这就很可怕,如果不采取措施,或许就来不及了。
方唯听取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然后也不啰嗦,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的意思很简单,咱们不能等别人先动手,应该主动进攻。我们马上再度降价,将食用油的价格打回到公司食用油涨价之前的价格。”
等他说完,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为啥?因为方唯的这一招太狠了,直接就砍掉了公司食用油利润的一半。
当然,这一招不仅仅是对自己狠,其实对敌人更狠。要知道现在国际市场的油料作物价格依然高企,国内的油料作物因为成本等因素,同样不便宜。
这么做的话,事实上已经彻底封杀了几大巨头降价的空间。
而且这件事由瑶岭集团率先发起,就牢牢占据了主动权,别看只是顺序问题,其实区别大了去了。
“支书,你的建议很好,但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咱们这么做,对于国内的其他食用油企业也是重大的打击。”
卢志文善于经营管理,很善于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
他当然明白方唯这一招的厉害之处,但却不得不提醒对方,这一招是一旦使出来,得罪的可不仅仅是那几个巨头。
或许最先扛不住的是国内所剩无几的食用油企业。
“我们不这么做,几大巨头也一样要打价格战,结果还不是一样的?”
方唯没有多做解释,大浪淘沙,无论他会不会使用这一招,最后的结局都没有什么不同。
“明白了!那就这么办。”
“我也支持支书的建议。”
方唯的建议得到了一致的赞同,林炳坤、于浩等人开始制定方案,很快就会实施。
在瑶岭牌食用油宣布再度大幅降价的当天,他乘坐飞机飞往了京城,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会议。
食用油市场上烽烟再起,瑶岭牌食用油直接把价格打回了原形,回到了大幅涨价之前的价位。
这样让几大巨头措手不及,他们是准备打价格战,但谁也没想到对方不仅主动出击,而且一出手就是放大招。
会议期间。
梁文辉不知道给方唯打了多少次电话,结果通通都无人接听。
方唯在京城安心的开会,外界有不少人都快疯了。
这次会议的议题都很正常,讨论比较多的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已经不少代表提出了取消农业税的议案。
方唯很清楚,取消农业税也不过这几年的事情,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令他比较意外的是有代表提到了这两年食用油市场的乱象,几大巨头利用实力优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打垮了国内九成以上的食用油企业。
针对自去年开始的食用油大幅涨价事件,有人提出需要进行价格干预。
“这事儿方支书最有发言权,毕竟瑶岭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异军突起,最近又主动大幅降价。”
很多人并不知道食用油市场上的风云变幻,他们手里的资料已经过时了。
但也有明白人,不仅点出了食用油市场上风云再起,也点出了这一次价格战的主角就是方唯。
“我的想法很简单,不能让几大巨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攫取超额利润。我是不同意价格战的说法的,我们公司这一轮的降价,主要为了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方唯不愿意被人扣上主动发起价格战帽子。
这口锅理应让几大巨头来背,他必须让瑶岭集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事实上他说的都是事实,几大巨头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了攫取超额利润。
背后逻辑和若干年后的互联网大战没什么区别,都是利用资金优势打垮所有的竞争对手,然后再利用垄断优势赚钱。
“还是方支书的觉悟高!我们支持方支书为消费者考虑的态度,坚决反对行业垄断。”
代表们大都支持瑶岭集团的做法,因为几大巨头做的太过,吃相太难看。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接到了通知,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要和他谈话。
这个事情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食用油市场的乱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关部门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
之所以一直没有采取措施,恐怕是为了不影响大局。
“方唯同志,你觉得瑶岭集团能在几大巨头的围剿下生存下去吗?”
国内食用油市场之前几乎成了几大巨头的囊中之物,但随着瑶岭牌食用油的异军突起,他们的盘算才落了空。
不过,几大巨头接下来反扑必定会很凶猛,谁也不知道仅存的几家国内食用油企业能否挺过去。
这其中就包括瑶岭集团。
“我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但我们一定会和对方拼到底。不过,我们也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以前巨头们是靠着资金和成本优势妄图垄断市场,现在他们除了资金优势外,已经没了成本优势。”
方唯回答的很谨慎,但也说的够清楚。
有关部门一直下不了决心直接进行干预,等瑶岭牌食用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之后,他们更不会轻易干预市场。
“这就好!我们希望在市场的规则下行事,关键是国内的企业要争气。”
谈话进行了一个小时,方唯便离开了会客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