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燕国公再返回朝堂。”
“皇上觉得如何?”
顾时眼睛一亮:“此法,倒是可行。”
燕铭学立刻道:“臣愿意。”
前期有逍遥王在,就相当于有定海神针,他可以省却很多的事情呢。
他粗略估计,三五年应该就能步入正轨了。
届时,他再回京城。
做得好的话,这就是大功一件,将来也会为国公府的众人再添几分保证。
顾时很满意:“那就继续讨论一下吧。”
“看看该带何人。”
“带多少人。”
“还有,若是拉拢腊尔山的苗人,咱们北梁要制定个什么样的谈判章程。”
漫漫长夜,就在五人的激烈讨论中过去了。
东方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五人终于讨论出一个大致框架。
顾沉满意的放下笔,这才惊觉,已经过去一夜了。
“温石,传早膳。”顾时吩咐道。
“是。”温石应了一声。
早膳本不是这个时辰的,但温石两个时辰前就吩咐下去了。
毕竟,看这架势,皇上和几位大臣是要熬通宵了。
熬过通宵后,肯定要先吃早饭的。
这点儿眼力劲儿,他身为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还是有的。
很快,早膳就传了上来。
顾时看向宁王几人:“一起用膳吧。用膳过后,再将这框架好生完善一二。”
宁王四人齐齐行礼:“老臣/臣遵命。”
皇帝的早膳,自然丰盛。
而且极有营养。
吃过之后,四人都觉得原本熬夜萎靡的精神,都提升了许多。
用过早膳后,君臣五人继续探讨。
一会儿和谐互捧,一会儿吹胡子瞪眼睛的。
在这种忙碌争吵中,用过了午膳,又用过了晚膳,终于得出了一个详细的章程。
顾时松了一口气,困乏顿时袭了上来。
他原本身子骨极好。
但是继位以来,先帝给他留下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时常熬夜。
睡的晚,起的早,还要天天为了朝廷事务不得安宁。
这才几个月,就感觉身子大不如以前。
顾时伸了个懒腰后,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多培养能用的臣子,他可不想累死自己。
宁王四人,除了燕铭学年轻,连轴转除了疲惫些,没其他的感觉。
但那三位老臣,熬过这一天一夜,脚步都虚浮了些。
尤其是郭太师,他年岁最大。
顾时忙的请了太医,给他们几人把脉调理,又安排他们在偏殿歇下。
宁王拱手道:“皇上,这不合礼制,老臣还是回府……”
顾时打断道:“朕所言,就是礼制。”
“宁王叔,还有三位爱卿,都不要推辞了,快去休息吧。”
“朕日后还要时时用你们呢。”
“都得给朕保养好了。”
说完,便叫温石亲自将四人带去偏殿休息,还顺便让太医熬了符合他们体质的滋补药。
第二天,燕铭学回府命人收拾好了行装。
只等顾时挑选出合适的人才,调配合适的兵马后,他就会出发前往腊尔山了。
顾时的动作很快,不过两天,就都调配齐了。
然后便传了燕铭学入宫。
随行的两位将领,还有几位官员都在。
顾时当着他们的面,直接赋予了燕铭学绝对的话语权。
并且,还给了燕铭学先斩后奏的权利。
燕铭学再三谢恩后,便带着一众人出发前往腊尔山。
与此同时。
腊尔山的苗人寨子里,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你们好,我是雷公山的苗人。”
“特来拜访你们的圣女。”
裘穿着一身规规矩矩的苗人服饰,眉眼虽然笑着,眸子深处却是犀利如刀。
“雷公山?”守门的苗人蹙起眉头:“距离我们这里可挺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