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吃软饭 第二卷·笼中雀 第14章 囍

陈家小姐大婚,乃是传遍整个东京城的大事儿。

甭管什么朝代,八卦永远是人们亘古不变的传统,几天时间,大街小巷的传言已经是传的五花八门儿,有的说男的早些年便和陈家小姐相识,二人青梅竹马早已私定终身,如今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给个台阶儿下,还有的说那公子原本也是个世家子弟,两家早有婚约,只是男子家道中落,陈家便不认这门亲事,如今男子回来便是为了争口气。

甭管哪种说法,相同之处是当东京城的女子听到男女二人故事之后无不感动得泪流满面,纷纷想要来亲眼见证这一佳话。

大婚前一日,陈府外。

一年轻道士入府。

对于这位年轻道士的登门的消息,陈家上下鲜有人知,只有些个府里老人因为招待伺候的缘故瞧见了几眼,但随即便被上头下了命令此事不可外传,起先还有些个胆大的私下里议论两句,但在听说这年轻道士是打龙虎山而来之后便纷纷住嘴。这些个长年待在世家门阀的下人仆役们,耳濡目染之下,哪个不是人精?庙堂官员私通江湖门派本就是大忌,再加上如今正是朝堂暗流涌动的时候,若是这消息从自己嘴里传了出去,天知道明个儿睡醒自己脑袋还在不在自己身上。

陈家后院一处平日里不允下人们来往的偏房内。

年轻道士席地而坐。

看模样是在占卜,不过用的却并非揲蓍,而是更为简单的金钱卦。

除了年轻道士,屋内仅有陈临,曾会二人。

“小道长?如何?卦象可看出好坏?”

说话的是陈临,对这位龙虎山而来的年轻道士言语间颇为恭敬。

一旁的曾会虽未讲话,但从表情也可看出,对卜卦结果颇为在意。

“凶中有吉。”

年轻道士不紧不慢缓缓开口说道。

尚是叔侄相称的一老一壮二人闻言皆是眉头微皱。

对于眼前这位小道长的占卜之术,叔侄二人并未有丝毫怀疑,小道长虽然年轻,但论辈分,却是实打实的当今道教龙虎山一派第二人。

龙虎山前任掌教占卜之术闻名天下,据说大宋开国之后,天子屡次派人拜访,意图让其为大宋朝推演国运,皆未应允,龙虎山也因此不得赵家天子圣眷,让青城山的道统地位逐渐式微,但这也恰恰印证了这位前任掌教占卜之术的高深。

而眼前这位年轻道士,正是龙虎山前任掌教亲传关门弟子,宋清照。在多年前与青城山颇有渊源的曾家更是知道,这位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小道长,不但继承了前任掌教的全部衣钵,在占卜一道上,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究竟是凶多,还是吉多?”

对于明日女儿婚事,不仅仅关乎女儿幸福,对陈家来说,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陈临心中难免不安。

“凶多。”

年轻道士坦言。

曾会,陈临二人闻言眉头皱的更紧。

“所以贫道来了。”

未等叔侄二人开口,年轻道士便接着说道。

二人这才算松了口气。

“言下之意,小道长有破解之法?”

一直从未开口的曾会问道。

“既是凶中有吉,即便贫道不插手,最后也自然是逢凶化吉。”

年轻道士说话依旧是不紧不慢,看得出这位应是龙虎山辈分第二人的年轻道士并未想往自己身上招揽多大功劳以换取这曾陈两家的感恩戴德。

“小道长这么说,我便心安了。”

得到答复的曾会此刻脸上已没了方才的眉头紧皱。

“我有一符,陈家主可交于令女。”

年轻道士看向陈临说道,陈临闻言慌忙上前。

年轻道士从怀中取出一张看起来颇为普通的平安符递与陈临。

“多谢小道长,稍后我便交于女儿带在身上。”

陈临恭恭敬敬地接过年轻道士递来的平安符。

“今日不如小道长便在府上住下,也好让陈家略尽地主之谊。”

“东西已经送到,贫道还要去寻师兄,便不叨扰了。”

年轻道士双手合十施礼,随即离去。

————

入夜,陈家小姐闺房内。

小荷正在伺候自家小姐梳洗。

铜镜前,

陈婉约脸上挂着一丝愁容,面对这渴望已久的爱情硕果当前,反倒并未有寻常女子大婚的欣喜。

“今个儿小姐未出屋,不知道府上可忙活了,全府上下都忙活着收拾家里,听说前院的红灯笼现在都开始亮了,京畿道各家达官显贵也都送去了喜帖,下人们都说,府上好些年没这味儿了。”

像是看出了自家小姐的心事,小荷便想着找些欢快的事儿说给自家小姐听。

“小荷,我是不是......给父亲与哥哥又添了许多负担?”

得知父亲这几日常常深夜未眠,虽然从未将这些事向陈婉约说过,但陈婉约也是知道,这些日子父亲内外奔波,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缘故,因为自己的任性,不但为父亲平添了这些负担,连累陈家上下,甚至还将哥哥未来的亲家牵扯进来,自家哥哥能与曾家结亲本就算是高攀,如今又冒出这么一茬,想到此处,陈婉约脸上多了一丝愧疚。

“小姐说的哪里话,您跟宋先生情投意合,是满东京城都传开的好故事,如今东京城哪家的年轻男女不被小姐和宋先生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感动?”

小荷顿了顿,接着说道:“我知道小姐担心的是影响大公子的婚事,但是小姐切莫多虑了,虽然人家曾家是读书世家,的确规矩多,可是人家道理也懂得多,甭管是从哪方面来说,小姐咱们都不输理,而且人家也没计较,别忘了,如今您和宋先生可是管家钦点的婚事,谁还敢有意见不成?听说曾家的老爷子还在官家那升了官呢,说不好就是托了小姐您的福呢!而且别看老爷平日里板着个脸,其实是打心眼里疼小姐,如今有了老爷和官家撑腰,宋先生虽然先前遭遇不好,但也是知书达理,要我说,小姐您的好日子才刚开始呢。”

小荷一边讲话,一边拈着梳子给自家小姐梳头。

“想来哥哥跟那曾家小姐也算是情投意合,若不是为了成全我,两个人的婚事也早该提上日程了吧?如今两家虽然依旧交好,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碍于官家的诏书才会妥协,日后不知会不会因此有了芥蒂,说起来,还是有些对不住他。”

陈婉约表情复杂。

“小姐你又多想了,咱们家虽算不上门第显赫,可国朝宽容,即便是商贾照样可以登科考取功名,小姐跟大公子都生得好看,也是不少显赫人家都抢着跟咱们家结亲呢,甭管是娶了小姐还是嫁给大公子,那也都是日后要跟着享福的,小姐切莫要妄自菲薄了。”

小荷打小陪伴陈婉约左右,两人一同长大,除了主仆之情,还有姐妹之谊,看着自家小姐患得患失的模样,小荷是打心眼儿里心疼。

“小荷,明日我要去府前迎客。”

陈婉约突然扭过头,正在认真梳头的小荷吓了一跳。

回过神来,才面带担忧地慌忙说道:

“小姐万万不可,自古以来,男女婚嫁之事,哪有女子抛头露面的道理?不光小荷觉得荒唐,老爷也定是不会同意的。”

陈婉约眼神坚定。

“早晚要见人的,明日的场面,宋先生应是从未见过,况且他一人在陈家无亲无故,上下都不熟悉,下人们也都不认识,想必难免会应付不来,万一有人为难,若是出了岔子,不仅父亲脸上无光,宋先生心底也定是不好受,此事归根结底是因我而起,我应该出面为父亲分忧。”

陈婉约似乎心意已决。

——咚咚咚

门外响起敲门声,小荷闻声前去开门。

陈临差人送来一张平安符。

陈婉约见到小荷递过来的平安符,默不作声。

父亲,

到现在还在为自己担忧。

————

东京城,陈家小姐大婚。

要说今个儿的场面,许久未见哪家公子小姐有过这般风头了,倒不是没那个能力,通常这些世家门阀心里都有着自己的一杆秤,太过张扬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反倒是陈家反其道而行之,恐怕这消息传不出东京城似的。

今个陈家显得格外繁华热闹。

陈家府邸,早已被各式各样的喜庆物件装饰得富丽堂皇。府邸大门上挂着红绸结,门楣上镶嵌着金色的囍字样,阳光照得格外扎眼。府邸内,喜庆的红绸点缀着每个角角落落,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府邸映照得喜气洋洋。

这一日,陈家各个儿下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干活格外卖劲儿。且不说是自己小姐的新婚之日,自家小姐平日里本就待他们不薄,单是这日子里收的赏钱,就足够笑得合不拢嘴。

虽说是少了寻常男子家里娶妻时候接亲的流程,但陈家前后几条街仍然是蹭了陈家大喜日子的热闹,围观的百姓熙熙攘攘,陈家也不小气,前后街上但凡凑热闹的,大都多少抢到了陈家撒的的喜钱。

宋青柏一大早便换了陈家送来的婚嫁衣裳,随后跟着陈家安排的人走流程。

这位前几日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宋先生没想过此生竟会有自己的婚礼,更没想过自己的娘子真的会是她。

待宋青柏跟着陈府下人到外头时,陈婉约与小荷早已盛装等候。

虽说是也见过别家结亲,但今日见到这场景,宋青柏还真有些多少不习惯,知道世家门阀婚嫁排场大,心里早有准备,但亲眼见到,又是另一码事。

陈家作为东京城首屈一指的大商贾,本就有些人脉,如今有了曾家这层关系,再加上这是官家钦点的媒头,各方达官显贵自是纷纷前来祝贺,府邸门前门后,熙熙攘攘。

宋青柏听从安排,与陈婉约一起前院迎客。

说起来,这俩人今日当真才算是第一次正儿八经面面而视,前些日子还甚至恍若两个世界一般的二人今日便要结为夫妻,若是说不感觉奇怪那怕是俩人自个儿都不信。

但东京城传闻中对这感人肺腑爱情故事的女主描述倒是不曾骗人,陈婉约当真是婉约如水,眉宇之间透露出淡淡的娴静,双眸中**清澈的温柔,肌肤若雪,唇色如玫瑰花瓣一般,今日身穿大红色的华服,头戴金丝玉簪,耳畔垂着珍珠耳坠,比往日里增添了几分高贵的气质,这模样,还真是能让东京城那些个公子哥神魂颠倒。

今日之前陈婉约对宋先生的印象停留在这些年的想象里,即便是那晚瞧见了宋先生的轮廓也只觉是个颇有才气的寒门男子,倒不是说对模样儿没有太过期待,而是与这么多年的心心念念相比,模样如何,似乎真的不太重要。

可今日初见,一身红衣,面庞清秀精致,通过这些日子的修养,身子也不似受伤时那般柔弱,双眸清澈明亮,眉宇间流露出温文尔雅,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憋了半天挤出来一句,你来了。

见二人场面有些尴尬,小荷出面告诉宋先生,今日无需多做什么,跟在小姐一旁便是,宋青柏来之前其实也愁不知道怎么办,听了小荷这话自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二人门口迎客,面对外人,陈婉约没了先前的拘谨,始终从容不迫,落落大方,言谈间流露出大家闺秀的风范,让众人都心里不禁赞叹。小荷说,小姐平日里其实话不多,也不喜这抛头露面的事儿,今日只是担忧宋先生,才会这般。小荷一番话,让宋青柏对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妻子的陈家小姐又多了一份敬意。

“权知开封府事,王臻王大人莅临赠贺——”

门口报礼小厮高声吆喝。

闻言陈婉约慌忙朝前走了几步迎接,一旁的小荷提醒宋青柏也往前跟上。

来人年纪看起来与陈家老爷相当,精神头很好,正是那晚的绯衣官老爷,权知开封府的王臻,只是相比于那晚,今个整个人多了几分慈眉善目。

陈府对来人颇为敬重,倒不是说这王臻官有多大,相比于曾家在朝堂之上遍布门生,一个孤身一人的从三品在曾家面前也是说不上什么大官,但这位王臻正好知的是开封一府,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且不说堂堂天子门前知府长官能够在如今局势下亲自登门赠贺已是给了极大的面子,单论平日里这位知府大人的勤政为民,尽职尽责,陈家也是打心眼儿里敬重。

更别提那晚之时,这位知府大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能够放过陈婉约几人,这情分,陈婉约也是记在心里的。

“王世伯。”

陈婉约恭恭敬敬朝面前这位知府大人作揖行礼。

“好好好,郎才女貌。”

应是受了大喜日子氛围的感染,这位知府大人也是笑盈盈的说道。

王臻作为开封府长官,对于一个盐商千金的婚礼,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亲自登门,今日前来,是因为原本多多少少那日之后其实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后来听闻宫里官家亲自下诏赐下这门婚事,便更是心里有些冒汗了,庆幸那天自己听了姓韩那小子的话,再加上正好也收到了陈府的请柬,思来想去,这趟还是要来。

一是卖陈家一个面子,算是给出了个日后不打算交恶的态度,二是自那晚之后便再未见过姓韩那小子露面,案子其中有些地方拿不准,看那日的情形,想必与这陈家关系匪浅,今日来此定当能遇上那小子。

“王世伯过奖了,不敢怠慢了王世伯,请里面落座吧。”

一番寒暄过后陈婉约便示意一旁伺候的下人引路,王臻客随主便。

直到王臻身影入门之时,跟在其后的一个身影才唯唯诺诺的走到门前。

唯唯诺诺这人,正是有些心虚的韩序。

陈家小姐与宋先生的大婚,韩序自然是要来的,只是到了门前瞧见那知府大人的身形,韩序才想起来差点忘了这一茬,那晚之事本就是权宜之计骗过了这知府大人,寻思着以后跟这开封府尽量不打照面便是了,哪曾想今个便在这碰到了。

这陈家什么时候跟开封府关系这般好了?

“韩公子不是与那知府大人相识?怎么方才......”

瞧见来人是韩公子,陈婉约慌忙携众人上前迎去,对于这位成全自己与宋先生的最大功臣,陈婉约是当真满心感激的。

只是陈婉约的话音还未落,便瞧见眼前的韩公子慌忙做了个嘘声的手势。

一旁的小荷也是跟着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最后还是不怎么讲话的宋青柏缓缓张口:

“想必韩公子自是有他的难处,既然如此......”

宋青柏刚张口说了半句,门口便又传来小厮吆喝的声音。

“应天府谢家公子,赠礼东海夜光珠一颗,楠木多宝格一对,青玉各式佩四件、白玉各式佩四件、水晶各式佩两件、金珀各式佩两件珍珠手串、翡翠手串、珊瑚手串、沉香手......”

陈婉约脸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