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林宝珠掏出一个铜板给梅氏。
梅氏愣愣的接过,她没睡醒吧?
“梅大娘,你们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想搭个车。”
“巳,巳时初。”
林宝珠在心里合计了一下,离巳时初还有三个小时,时间足够了:“成,那到时候我直接来这里等你们。”
梅氏:……她咋就说出去了?
林宝珠直接去了集市,没急着买肉,她先找到了一家不大的豆腐作坊。
她来得早,作坊刚开门,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豆制品,豆腐豆干豆泡……
“旁边那些是别人预定了的,能卖的都在这,你看看要点啥?”这家作坊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招待她的是妻子。
像这种作坊平时会零卖,但主要还是给别人提供货源。
尤其现在农忙,乡下人没空来镇上,货郎们就会挑着豆腐上各个村里叫卖,卖多少拿多少货,不用担心有太大的亏损。
“我不是来买豆腐的……”
“来拿货?”妇人是个爽利的性子,不等林宝珠说完就接着道:“那你得等上一两个时辰了,这些我要留着散卖,不然回头老客上门买不到得说我。”
林宝珠默:“也不是,我是想问问你这里有没有豆渣卖。”
“你买那玩意干啥?一股豆腥味又不好吃。”妇人古怪的上下打量了林宝珠一番,这穿着也不像吃不起饭的啊。
估计又是驴粪蛋子面上光。
她伸手一指院子角落的几个大桶:“都在那,你要的话自己去装,不用钱。”
林宝珠:“我全部都要。”
妇人张了张嘴:“那么些你吃得完吗?这东西可不兴多吃啊,到时候肚子涨得屙不出屎难受的是自己。”
林宝珠汗颜:“我有别的用处。”
妇人见劝说无果也不劝了:“三文钱全给你。”
“我再加三文钱,能给我送上门吗?”
她看到院子里有驴子。
妇人:……这怕是个**吧,六文钱拿去买肉吃不香吗?
(**)林宝珠直接付了三文钱做定金,剩下一半等送到了再付。
若第二天还要,结钱的时候也得把定金给了。
豆渣的事情敲定,林宝珠转回集市肉摊买肉。
猪肉十五文一斤,她买了三斤,看到旁边篓子里有猪大骨。
“猪大骨怎么卖?”
这里的猪大骨不像她前世那般还挂着肉,每根骨头都被屠夫剔得干干净净,跟狗啃过的差不了多少。
没办法,骨头压秤又不能吃,卖贵了没人要,卖便宜了屠夫觉得吃亏,干脆就剔干净当添头送。
客人拿回去放锅里一煮还能冒点油花,总能念你一声好。
“不用钱,送你两根。”屠夫大气道。
林宝珠:“我全部要。”
屠夫:……
最后林宝珠花十文钱把一堆骨头包圆了。
再次收获了一个看**的眼神。
林宝珠在县城忙活的时候,林家地里也很热闹。
“阿奶,我爹又在偷懒。”
“林大郎!”冯氏挥着藤条就过来了。
“娘,我没偷懒,二妞看错了。”林大郎狡辩。
“我没看错,本来一锄头下去就能挖起来的,爹你每次都要两三次,这多浪费时间啊。”二妞说得理直气壮。
林大郎:这什么破闺女啊。
这边二妞喊完,那边三毛又嚷嚷起来“五叔在偷懒”。
停下来捶了捶腰的林五郎:……
这边动静太大,村民们看足了笑话的同时又觉惊奇。
这都第四天了吧?林家人这场戏咋还没做完?
而且做戏用得着这么认真吗?大家稻子都还没收完呢,他们家就开始整地了。
显得他们连林家懒货还不如,气人。
一个老汉抹了把汗,对跟在后面拾稻穗的孙子道:“狗蛋,你回去跟你奶说中午我们不回去吃饭了,让她把饭送来地里。”
老汉的孙子震惊:“阿爷,不用吧,咱们又不是收不完。”
“我怎么安排就怎么干,屁话那么多。”
差不多的对话发生在各家的地里。
林宝珠到家的时候,林家人还在干活,她先把猪大骨处理了放锅里炖着,又给晾晒在院子里的稻谷翻好面才拿了锄头下地。
“小姑,小姑,你买肉了吗?”二妞眼尖第一个看见她,撒丫子朝她跑来。
“买了,还买了猪大骨,中午有骨头汤喝。”
骨头有啥好吃的?
二妞撇撇嘴,不过有肉就行,她又乐得朝林家人喊。
“阿爷阿奶,小姑买肉了,咱们家今儿吃肉……”
这一嗓子,不说半个村子,至少在这一片地里的人是都听见了。
“呸,吃个肉而已,跟谁没吃过似的。”秋婶子啐了一口:“也就林家那群……”
不等她说完,林老五吼道:“你再给老子说一句试试?”
这贼婆娘,嫌他命长是吧?
秋婶子吓了一跳,不服气的撇了撇嘴,她就是控制不住嘴有什么办法?
不过想起昨夜闹的那场,到底没敢再说。
又忙了一个多时辰,林宝珠和陈氏先回家做饭。
赵氏看林宝珠又只叫陈氏没叫自己,脸色很是难看。
二妞:“奶,我娘站着不动。”
赵氏:……
中午林宝珠做了一大盆白菜炖五花肉,但让大家抢得最欢的还是那锅炖了近两个时辰的骨头汤。
奶白色的汤泡饭鲜得人舌头都想吞掉,骨头砸开,吸溜一下,满嘴都是油。
以前咋没发现猪大骨这么好吃呢?
就连顾时这个天天被冯氏说是小鸟胃的人都多添了一碗饭。
“一会四郎去把这些骨头挖个坑埋了?”冯氏咂摸咂摸嘴,骨头虽然好吃,但被人知道了肯定又得笑话他们。
林四郎抬起头,一脸不解:“为啥是我?”
林二郎撇了眼他面前堆成小山高的骨头:“还能为啥,因为你吃得最多。”
林四郎:你们吃得慢怪我咯?
林宝珠等大家都吃完了,开口道:“娘,我想养鸡。”
“养呗,你想养几只?”
冯氏算是看出来了,闺女现在不想他们再靠着大哥家,也就没再说什么养鸡累人废粮的话。
再累还能有种地累不成!
“先养一百只吧。”一只鸡仔三文钱,一百只就是三钱银子。
“噗——“林五郎喷了满桌饭粒,“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