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扶苏嬴政百度云 第244章 机会和希望是最珍贵的

此处很大。赵惊鸿估摸,此处应有十万人。而后去了徭役所在处。那里要好很多。房屋整洁,也不透风。最关键的是,里面有灶炉,有晾晒衣服的,还有干净的被褥。这些都是徭役自己带来的。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就会离开。所以比刑徒要好得多。刑徒无家无产,甚至连命都不是自己的,只是苟活着而已。想到这里,赵惊鸿策马奔驰,朝着长城边上奔驰而去。很快,他就看到了一些刑徒。人很多,正在劳作。他们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脸上满是疲惫和悲苦之色。在寒风中,顶着严寒和饥饿痛苦,依然在坚持做工,因为稍有懈怠,便会迎来一阵鞭打。赵惊鸿深深看了他们一眼,一勒缰绳,转身朝着军营飞驰而去。等回到军营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赵惊鸿看到营地里,许多人正在搬运粮食,将粮食运往粮仓里去,看到扶苏,赵惊鸿走上去,“子房运来的粮食?”“是!一共一百万石,我觉得这个冬日的粮食应该不成问题了。”扶苏道。赵惊鸿摇头,“不!还不够,我觉得至少还需要一百万石!”“要这么多!”扶苏惊讶。赵惊鸿看了看四周,拉着扶苏往回走,“走!回去说!”回到扶苏书房门口,就有人递来一张缣帛。“是子房来信。”扶苏看了一眼,将信件递给赵惊鸿。赵惊鸿打开看了一眼,不由得嘴角露出笑意,又将信件递给扶苏。扶苏阅读了一遍,蹙眉道:“子房就如此相信鲁辙。”“你不信吗?”赵惊鸿盯着扶苏。扶苏想了想,摇头道:“我很喜欢鲁辙,但是在能力之上,我不太信任他。”当初鲁辙虽然拦路打劫,但却行义事。对于鲁辙的人品,扶苏是很相信的。而且鲁辙是投奔他的,属于他的亲信,他自然喜欢。但在能力上,他保持怀疑。毕竟鲁辙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真正上了战场,领导这么多人,可能真不行。赵惊鸿却笑着说道:“我倒是很信任他。”“为何?”扶苏询问。赵惊鸿道:“首先,鲁辙的人品过得去,这你承认吧?”“那是自然!”扶苏点头,“哪怕背负骂名,也要养活一村之人,若换成我,我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来这样的责任,做的亦不可能如他这般好。”赵惊鸿点头,“只要人品没问题,咱们就可以考虑其他的因素。”“鲁辙投奔咱们,所意为何?”赵惊鸿问。扶苏道:“自然是为了名利,为了他们村中之人的生死。”赵惊鸿点头,“这个世界上,希望是最可贵的东西。”“你且看那些刑徒,穿着最单薄的衣服,睡在四处漏风的房子里,四周满是大便的臭味,他们是看不到希望的,只是畏惧死亡而已,若看透了生死,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已然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生不如死了。”扶苏蹙眉看着赵惊鸿。赵惊鸿继续道:“所以说,希望是最重要的。如果给他们一点曙光,他们必然会以死相搏。”“鲁辙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要不是活不下去,也不可能行那绿林之事,你就是他们的希望,抓住你这个希望,他们自然是不会愿意放弃的。”“说难听点,他们就犹如饥饿之犬,饿狼也,看到食物,会疯了一样冲上去,不顾一切,不顾生死。”“咱们现在给了他们游骑兵的机会,让他们去杀胡人,他们为何不去做?”“他们若有机会,必然会拼死,不惜一切与胡人拼杀,拼出一个未来!拼出一个机会!”“就如子房所说,鲁辙性格沉稳,有谋略,擅长远所观,必成大事。所以,他们不是没做,应该是在谋划着什么。”“我相信他们,必然会有所作为的。”扶苏点头,“若依大哥所言,我也觉得应是如此,那就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赵惊鸿微微点头,拉了一个支踵跪坐下来。扶苏也跪坐在赵惊鸿跟前,盯着赵惊鸿问:“大哥今日似有不快。”“嗯!”赵惊鸿点头。“大哥因何事不快?可是因为刑徒?”扶苏又问。赵惊鸿微微点头。扶苏见状,询问:“可否告知愚弟?弟愿为其解忧。”赵惊鸿抬眸看向扶苏。四眸相对。一双眸子里充满了真挚。一双眸子里充满了哀愁和悲愤。赵惊鸿感受到扶苏眸中的真挚,缓缓道:“我要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耗费更多的粮食。”“何事?”扶苏询问。“人权!”赵惊鸿沉声道。此时此刻,让终于明白了那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含义了。当把人不当人的时候,也就是这些人跟你拼命的时候。也就是王朝覆灭的时候。人权?扶苏不明白了。人权何意?赵惊鸿看着扶苏道:“就是保障每个人都应该有相对应为人的权利,应该被如同人一般的对待。”扶苏更纳闷,“如今不是吗?”扶苏笑着说道:“如今,早就没有奴隶制了,大家都是大秦百姓,人人都有独立自主的权利。”赵惊鸿自然也知道这些。他所要求的人权,并非所谓的真正的人人平等,而不是把人当成畜生一般对待。当然,真正的畜生除外。“我想说的是,我想改善刑徒的生活环境,如今我们并没有将刑徒当**,至少那些六国战俘不应该被如此对待了。”赵惊鸿道。“若我们之间有民族仇恨,将他们全都扒皮抽筋了都不为过,但所谓六国,之前也不过是周朝子民。如今大秦一统,他们也是大秦子民。”“只是有了一个战俘的身份,就算是刑徒,也不应该当成畜生般对待。”“他们跟那些触犯刑法之人多有不同。”“另外,我并不是要你释放了他们,而是我今日去了医工处和刑徒居住处。”“所看所感,颇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