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第69章 魔幻的一天

“我这个兄弟脾气不太好,虎起来连我都没招,哥几个别愣着了,赶紧吧。”

王川暗自苦笑。

二赖子这小子拆台绝对是一把好手。

不过人家说得也没毛病。

都打算黑吃黑了。

净扯这脱了裤子放屁的事。

这还真是干啥都不容易,劫道都没有那股匪气。

蹲在地上的几个人,纷纷用看精神病患者一样的目光,看着王川和二赖子。

咋地。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磨磨叽叽,是不是都不想活了!”

二赖子眼珠子一瞪,比王川更像活土匪。

见此情景,几人麻溜掏钱。

不一会,地上满是五颜六色的各种钱和票。

王川数了数。

粮票12斤,肉票3斤,布票,油票,若干。

至于各种钞票,加在一起也才八十多块。

随后,王川一个人走进屋。

躲在被窝里的女人瑟瑟发抖。

大气都不管喘。

王川懒得搭理她,找到大彪子的棉衣棉裤。

不错。

爆出了不少的“金币”

单是十元大团结就有五十二张。

零零散散的零钱加在一起,差不多有六百块。

一通翻箱倒柜,共获得手表三块,工业票二十来张,带过滤嘴的华子五包,购煤票两百斤,澡票五张,以及……

大粪票一百担。

“这帮犊子还真是生冷不忌,连特么这玩意都抢。”

王川走到院子里,顺手递给二赖子几张大粪票。

“这帮缺德操的,咋啥玩意都有。”

看着面额一百担的大粪票,二赖子好悬没崩住。

每年春耕前后,各公社,大队只为一件事情忙碌。

尽可能多地搞到大粪票。

大粪票的多与寡,直接关系着今年的粮食产量。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在这个化肥产能寥寥无几的年代。

百分之九十的耕地,用的都是农家肥。

“都把头抬起来。”

王川收起脸上笑容,冷冷道:“老子真替你们不值,七八个大老爷们,全身上下连一百块钱都凑不齐,再看看大彪子,单是兜里装的票子就有一千多块。”

“给这种卖命,你们到底图个啥?”

“不是五百多块吗?”

一名小弟插话道。

“人家说啥你就信啥,活该一辈子给人当长工。”

王川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接下来便要瓦解这个团伙。

大彪子被王川两枪废了双腿。

这帮好勇斗狠的盲流子但凡有点血性,也不会吭哧瘪肚的一点狠劲都没有。

可见。

这帮人都是酒肉朋友,为了一个利字聚在一起。

为利而聚,同样也能因利而散。

夸大从大彪子身上翻找出的财物,讽刺这帮人提着脑袋给大彪子卖命。

到头来。

大彪子吃肉,这帮人连口汤都喝不上。

自己在屋里搞破鞋,让他们几个守在外面当傻小子。

“谁要想给你们大哥报仇,尽管过来找我,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县城黑市马老大的二弟,马老二。”

“他是我兄弟马老三,听清楚了吗?”

众人大惊失色。

难怪面前的两个人这么尿性,合着是马老大的兄弟。

黑市最近出了个狠人。

外号就叫马老大。

联想到一些关于马老大狠辣的传闻。

再看看眼前两位爷,没跑了。

唯有一母同胞的兄弟,才有相同的狠劲。

至于他说的入伙。

自然是入马老大的伙。

“老三,我们走。”

王川转身就走,二赖子则是端着枪,一步步地向后退。

防范有人真的脑袋进水。

打算和二人磕一下。

“我说王川,你也太犊子了,马老大要是知道这事,非得和你翻车不可。”

回到停放自行车的位置,二赖子疯狂吐槽王川记仇。

“青峰,教你一句话,狗咬狗一嘴毛,甭管这群人最后会不会去找马老大报仇,老小子的名号算是彻底臭了。”

王川弯腰开锁,招呼二赖子上车。

战利品全都装在兽皮包里,回去以后再分钱票。

家里炕上,二赖子不住地咽着口水。

从小到大。

他就没见过这么多钱。

一张张刺眼的大团结,各种琳琅满目的票证。

娘咧。

哪怕在屯子里种一辈子地,也攒不下这么多钱啊……

“我从大彪子身上翻找出598元,几个瘪犊子身上是88元,二一添作五,这是343元,你数数看。”

王川将属于二赖子的报酬推了过去。

打猎是打猎,打人是打人。

分成可是不一样的。

二赖子朝手指尖吐了几口涂抹,喜滋滋地接过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这里一共有三块手表,你我各一块,至于剩下的一块……”

“你留着吧。”

二赖子顾不上别的,专心致志清点着属于自己的钱和票。

“你的心意我领了,一码归一码,这是一块金陵产的紫金山牌手表,我记得新表的价格大概要180元,这块表八成新,就算是160吧。”

亲兄弟明算账,该多少就是多少。

王川取出八张大团结推到二赖子面前。

这块紫金山牌手表就算是他买了。

转眼间。

二赖子手里的钱超过了400元。

“王川,你抽我一巴掌。”

“得咧。”

王川也不废话,当真甩了二赖子一巴掌。

“啪”的一声,二赖子半边脸通红。

“爹,我能挣钱了!我不是废物,你儿子有本事!!!”

二赖子捧着钱和票,扑通跪在父亲的遗照前。

王川撇撇嘴。

拿着黑吃黑获得的财物,告慰赖大叔在天英灵。

多少有点现实魔幻了。

多天后。

王川一大家子人扶老携幼,早早等在供销社门口。

除了王家和张家人。

二赖子也在队伍里排着。

供销社刚一开门,众人迅速走了进来。

再次出来。

人人肩上扛着一大包棉花。

“供销社到棉花了,赶紧回去取钱!”

“梁金泉总算是当了一回人,今年要是再买不到棉花,非得冻死几个不可,都别特么挤!有没有素质。”

“去你奶奶的,有素质就买不上棉花了!!”

眼瞅着众人的大包小裹地带着新棉花出来,街上的路上全都惊了。

你争我抢地往供销社里冲。

去年那场有史以来的寒冬,早已经深深印刻在当地人的脑子里。

冻死冻伤无数。

谁都怕今年腊月,再来一次快速降温。

一块写着棉花售罄四个字的小黑板。

提前让众人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冬。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