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耳目灵通,很快便知道了广西失守的事。她立即赶到了乾清宫,询问福临是怎么回事。
福临已经收拾好了心情,答道:“广西湖南一直缺粮饷,士气低迷,所以抵抗不住大西军。我已经打算从别的地方紧急调粮去了。再八百里加急拦住尼堪,让他转去支援广西。”
太后顿了顿,想开口教导,但又觉得不是时候。事情发展成这样,福临的压力定然不小。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她又怎么会不担心他?
她叹了口气,温声说道:“你心里有数就好。若有什么不懂的,多听叔王的意见。咱们娘俩在京城睡了九年安稳觉,没这么轻易被赶走。”
苏麻喇姑连忙笑着说:“太后娘娘,皇上心里有主意着呢。咱们也不用太着急。”
太后点了点头,又叮嘱道:“皇贵妃,你要照顾好皇上。”
文鸳连忙应了是。太后又让福临保重身体,接着便走了。
福临望着太后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握住文鸳的手,和她一起坐了下来。
文鸳挨过来靠着他,眨巴眨巴眼睛,娇娇地问道:“皇上,你饿不饿?”
福临便知道她饿了,于是点了点头。“饿了。我们一起用午膳吧?”
事已至此,慌张无用,他但并不打算逃避。福临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和文鸳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膳。
文鸳吃饱了就犯困,不过她没去歇晌,拉过椅子,坐在福临旁边,双手托腮,捧住有向下趋势的脑袋,手指撑着眼皮,陪着他一起写朱批。
她给不出什么有益的意见,但是颇有义气,打算在福临身边陪着他。
福临正在写诏令,准备召集议政王大臣议事。他不懂厮杀,不熟悉用兵之道,打算听一听郑亲王等人的意见。
文鸳也不懂打仗,揉了揉眼睛,软软地说:“不论皇上怎么做,我都支持。大不了咱们就跑回盛京去。”
他们的老家就在盛京,这也算是被人打回家了。虽然是有点丢脸,但好歹祖宗基业还在。
福临轻笑道:“还不到这个地步。”他侧头看着文鸳,感受到她的重量和温度,觉得很安心,斗志奋发,又开始埋头奋笔疾书。
文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福临抬起头才发现,他放下了笔,小心翼翼地将人抱了起来,安置到床上。
福临坐在床边,静静地望着她。他实在不敢想象,要是没有文鸳,他的日子会有多难熬?
她是他的心灯,她在他身边,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让他有条不紊地做事。
福临没有休息,马不停蹄地召集大臣,商讨下一步的做法。
郑亲王等人听说是大西军就觉得不足为惧。之前大西军节节败退,被赶到了云贵等地,不过是残党余部,有什么好警惕的?
所以他们给出的建议都是让尼堪转道领兵去广西,一举剿灭贼孽。
看这些经历沙场的王爷贝勒们都一副轻松的模样,福临便暗暗觉得是自己经历太少,所以才小题大做了。他将诏令加急送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