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南巡,如懿雀跃得像第一次跟皇上出巡一样,一路东张西望,连皇后富察琅嬅都忍不住多瞧了她两下,心下想着娴常在太久没伴驾出巡,憋太久快憋出毛病来了吧?
如懿自然察觉到了皇后那带着几分怜悯的打量,心头那点可怜的自尊像是被针轻轻扎了一下。
不对,我是要去断发祭祀去了的弘历和青樱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
到时候断发时过于高兴,到时候在船上发挥不好,未能展现入木三分的厉声质问怎么办?
如懿不愧是能通过体验来进入状态的人,她在马车里盘膝冥想了一会儿,迅速找回了上一世的心情。
路上用膳时,众人发现如懿脸上重新挂上一副“我很生气但我不说”的臭脸。
众人早已习惯了她的古怪性格,各自用膳,并未多加理会。
他们抵达杭州的那日是一个大晴天,湖光山色,杨柳拂堤,一派江南好风光。
如懿照旧带着宫人便装来到大街上,寻找那家她和弘历吃过的条头糕。
凭着记忆走到那个熟悉的位置,眼前的景象却让她一怔。
原本的糕点摊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卖水车部件的妇人,见到衣着华贵的人靠近,马上推销自家水车,专业团队,只要给够银两,一天就能给您的田地安水车。
如懿问起之前在这里卖条头糕的父子。
妇人回道:“您说的卖条头糕那家人?他们老家被水淹了才来这里的,桂铎老爷派了高徒去那治水,老家没水患还建了大城,他们一家回去了,听说盖大房子买了田,衣锦还乡羡慕死人了。”
如懿叹息道:“可惜,世人总想抓紧机会享受荣华快乐,而不是安安分分地做好一碟条头糕。算了,逝去的回忆难以寻回,也就不寻了。”
妇人原本还带着笑脸,听了这话顿时有些不悦,语气冷淡:“夫人您这话说的……好像他们就该一辈子在这里给您做条头糕似的。”
如懿不以为意,慢条斯理地打量着妇人那双因常年劳作而显得粗糙、没有任何饰物的手。
她转了转拇指上戴着的红玉扳指:“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他们条头糕做得好,就让他们做。”
“啊?”妇人不解。
如懿继续道:“不一定要大富大贵衣锦回乡,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说不定皇……有诗人会得感悟而题诗,流芳百世。”
妇人嗤笑道:“合着人家一辈子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就为了给你们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贵人提供几句酸诗的由头?我说夫人,您可真是盼不得人家一点好啊!”
“你要这么想,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懿撅起嘴唇,一副受了委屈又不屑辩解的模样。
妇人懒得再与她分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示意她莫要在此处耽误自己做生意。如懿碰了一鼻子灰,也觉得无趣,便带着小梨转身走了。
如懿边走边有些不满地开口:“也不晓得三宝那奴才去忙些什么了,一大清早就不见人影。”
小梨在旁赔笑道:“娴主儿,许是三宝公公在这杭州城里有什么远房亲戚,想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去探望探望吧。”
三宝确实很忙,他光知道京城出来的人在外地很威风,没想到自己一个不受宠常在的公公,来到杭州马上被豪绅巴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