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宋:开局拯救绝美小姨子 第1230章:民风彪悍、山东绿林

燕然静静听着武松和鲁智深的讲述……很有意思。

他们所说的内容,有一些是燕然早就知道的。

也有一些过去读书时的疑惑,居然也慢慢在他们的话语间找到了答案……

“水泊梁山周围水面宽阔,港汊众多四通八达,因此不但易守难攻,而且山寨收到风声,想要撤退时也容易。”

鲁智深沉声说道:“上一次梁山上的晁盖。轻而易举被朝廷大军剿灭,其实有很多原因。”

“其中一条就是十万大军突然转道来此,无数战船团团包围,打了晁盖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当时梁山上的精兵强将都被宋江调走,就连分布在水泊梁山各处的哨探,也被宋江调去查看祝家庄的盘陀路。”

“因此哨探数量不足,才被官军所乘……”

说到这里,鲁智深叹了口气:

“现在回头想来,晁盖之死这件事里,很难说有没有宋江的阴谋设计。”

“但是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宋江一定会吸取上次的教训,对于梁山周围的哨探暗桩,也会非常在意!”

“所以不管咱们人数多少,只要有朝廷官兵接近梁山,一定会被宋江发现。”

“咱们当然不愁打不过他,但他要是铁了心要跑……还真难抓!”

听到这里燕然暗自点头,心说:这鲁智深不愧是当过西军武官的,果然在军事上还是有一些见地。

可惜他不爱带兵打仗,不然倒真想看看这位鲁智深大师。穿上一身大将的盔甲是什么模样!

而这时的鲁智深说完了,武松也接着说道:“另外这山东也不是什么等闲之地!”

“以水泊梁山所在的京西西路而言,因为此地贯通南北,是江南通往汴京的水陆咽喉,因此徭役极重,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此地民风刁悍,尚武斗狠,几乎村村都有教师教习武功,习练武艺的汉子也是数不胜数!”

“加上官兵压迫、盗匪横生、百姓也不免成帮结伙习武自保,时间长了,善良之人也难免生出劫掠的心思。”

“因此山东一带,号称大寨子三百六,小山头赛牛毛,沿途剪径的小贼、打劫的山匪更是不计其数。”

“统帅不妨想想,当初晁盖阮小七等人,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日日饮酒习武,只求个兄弟间日日快活,到后来还不是成了盗贼?”

“若不是他们劫夺生辰纲的事被白日鼠白胜给引发了,落得官兵追捕,被迫上了梁山……谁知道晁盖还是个强贼?”

“晁盖原本还是个保正,在外人看来,还当他是个好人呢!”

“像是这样十个八个相聚,看似渔人闲汉,实际上却是一群强盗的更是数不胜数。”

“他们今日可能还在家里喝酒吃肉,后日就在百里之外抢劫。之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任凭是谁也无法察觉……”

“因此在这山东一带,好人坏人,其实很难分得清楚。”

“说不准咱们还在打听消息呢,给咱们提供消息的人一转身,就跑到宋江那里报信儿去了!”

“明白!”燕然听到这里,也是微微点头。

刚刚鲁智深和武松,把山东一带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

等到他们说完,见到燕然神色如常,知道自己所说的这些,只怕小公爷心中早有准备。

不过这番话说出来,他俩终究还是放心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位英雄早已归心,彻底融入了燕然的体系……

而这时的燕然摆摆手,示意他们两个不忙走。

在这之后,他让庞晓梦去把王怜虎叫来。

等到王怜虎进来之后,燕然让他坐下,随后燕然将他刚刚正在看的那个册子,递给了王怜虎。

王怜虎拿过来一看,却是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燕然一眼。

他以为这是什么情报,结果却是普普通通,一册朝廷的邸报。

那么这邸报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朝廷的官方报纸……

一般来说,在地方官员和京师官场里,无论朝廷是嘉奖某地,或是审斥某个官员。

甚至是某个地方受灾,或是发生了什么大案,这些内容通常都会汇集在邸报上,分发给天下各地的官员阅读,让他们随时了解天下大事。

而这些邸报信息的收集,其实是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的。

这个部门最后还要把消息汇总,摘取其中有必要让大家知道的,才能颁行天下。

……说来可笑,最后负责审核的衙门就是枢密院,燕然的势力范围!

因此这些邸报还没发行,所有的消息燕然就全都知道了。

在王怜虎翻阅邸报的时候,燕然还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实际上这邸报也是分级的。也就是说州官能看的,县官未必可以看。而知府有权限看的,下面的官员可能完全看不得。

说起来这保密的层级还挺严密……但实际上保密的手段却完全是个笑话。

一册邸报,按照级别用纸捻子封订,不允许你看地方的就不许你拆!

但这纸捻子又不是什么加密系统,因此邸报在各地传送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地方官员都会全拆开来,当做新闻报纸看一遍……

这个笑话就是,有个地方的县官,拆开了上级才允许看的邸报。

结果一边看一边烤火的时候,被火星崩到上面,烧掉了一个角!

这一下可是天都塌了,这要是传送到下一站,谁还能看不出来这邸报被人拆开过,上面被烧糊了一块?

所以往回一查,就知道是谁私拆邸报,可不大不小也是个罪名!

结果这县官跟自己的师爷,把这事儿战战兢兢地说了之后。那师爷倒是干脆,把那烧掉了一点的邸报,整张扯下来,然后用纸捻子重新订装了事。

等到这邸报一站一站向上传送,过了好久之后都没人过来责问,这时那个县官才恍然大悟!

原来下一站的人,拆开之后发现少了一页,那下一站的人也不够权限看它啊!

所以他明知少了一页,也不敢往上汇报,只好一样用纸碾子装订之后,继续往上送……

就这样一步一步一直送到知府大人手里,等知府发现缺了一页,都已经过去十几二十站了,经手的人多了,谁能承认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