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陈默负责的渡河项目明线 —— ERP系统和高斯数据库,就是华兴在第三层和第四层需要自主研发和替换的关键。
而华兴内部的争论,反对者的核心观点其实更多集中在希望能集中火力,优先做芯片和操作系统,先让第一层和第二层完成渡河。
或者说是反对陈默渡河的高管更多是不愿意看到华兴四条线同时并进。
“不,你完全错了!”徐平的话把陈默从回忆中拉了出来,他语气异常肯定,甚至带着几分激赏。
“恰恰相反!老郑和我,当时看到你那篇帖子,不是觉得可笑,而是感到震惊,甚至是惊喜!”
他放下茶杯,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陈默,仿佛要再次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不凡。
“你说得对,公司层面的确早在201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并开始秘密布局所谓的‘逃生计划’。”
徐平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像是在分享重大秘密。
“但你要知道,在那个时期,那种层级的战略担忧和决策,是绝对不能轻易对外言说的。
一方面容易引发内部不必要的恐慌和战略误判,另一方面也更会过早暴露我们的战略意图,招致更猛烈的打压。
我们只能在绝对的静默中,极其坚决地推进各项准备。”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有力。
“你,陈默,当时仅仅是一个四级部门经理,凭借有限的公开信息和自己独立的思考研判,就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远方的风险,并且有胆量在公司内网发出那样直接而尖锐的预警。
这份超越职级的战略眼光和难得的勇气,是极其罕见的。
这证明了什么?
这证明公司选拔你、培养你,完全没有看错人!
证明在华兴的中坚干部队伍里,已经涌现出能够深刻理解公司战略、具备全球视野和危机意识的帅才。
这比拿下任何一个大订单,都更让我和老郑感到欣慰和振奋。”
陈默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能感受到徐平话语中的真诚与重量。
虽然他拥有重生的先知,但此刻,他更多地是以一个华兴人的身份,感受到一种被深刻理解和认可的共鸣。
他没想到的是,徐平接下来要告诉他的,将是华兴成长史上最核心且最隐秘的篇章。
徐平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为一个宏大的叙事拉开序幕。
他需要让陈默,这位他极其看重的接班人,更深刻地理解华兴一路走来的逻辑与根基。
“你帖子里的那些担忧,我们感同身受,并且,我们经历得更早、更深刻、更直接。”
徐平的语调变得沉缓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很多看似孤立的事件,如果你把它们串联起来,就会清晰地看到一条完整的针对华国高科技领军企业的漫长阻击和打压的战线。
而我们华兴,正是这条战线上最早的前哨,也是最坚定的堡垒。”
他稍作停顿,用镊子夹起茶杯,在开水中再次烫过,然后重新沏上两道热茶。
袅袅茶香似乎为接下来的故事增添了一抹历史的醇厚与苦涩。
“你应该听过蝴蝶效应吧?
蝴蝶效应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阐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丑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徐平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目光变得深邃。
“如果今天,我们要去解析最终席卷华兴的那场超级风暴,那么,最初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很可能就是一桩仅有200万美元的收购案。”
陈默的神情完全专注起来,他知道,正题开始了。
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像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奇宝宝。
“这桩收购案,在当时看来,实在是不起眼到了极点。”徐平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开始娓娓道来。
“事情的起因,是华兴的容错服务器项目。
为了提升竞争力,我们于2010年5月,决定斥资200万美元,收购一家位于丑国旧金山湾区的初创科技企业——三叶系统公司。”
“我们的目的非常纯粹且简单:
就是购买他们旗下那套针对X86服务器的I/O虚拟化解决方案,叫做V-8000的产权和技术。
当时的三叶系统,规模很小,总共也就几十名员工。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我们接收了其中的16名技术工程师。”
“然而,就是这样一笔小小的纯粹商业技术收购,却彻底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徐平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峻的嘲笑。
“丑国**将其无限上纲上线,直接定性为‘国家安全问题’。
他们的理由听起来无比荒谬,却又带着某种战略上的‘精准’:
他们认为,三叶系统的这项核心专利技术,如果被应用于华兴的容错机项目,特别是用于高端处理器的互联,将有可能使华国获得独立构建小型机乃至大型机的能力。
这是丑国绝对无法容忍的,他们必须阻止这项技术被应用于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其他关键领域。”
“彼时的华兴,主营业务依然集中在通信设备领域。
但我们向IT产业进军的战略意图和初步能力,已经被丑国**及其情报机构敏锐地捕捉并锁定。
他们的嗅觉之灵敏、行动之果断、出手之狠辣,完全超出了常规的商业竞争范畴,让我们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降维打击’。”
关于华兴决心进军IT产业的核心决策过程,外界公开的资料一直少之又少,显得非常神秘。”
徐平继续说着,同时从身后的书架上精准地抽出一个文件夹,递到陈默面前。
陈默看到封面上印着“华司投决字〔2011〕025号”的字样,以及《关于操作系统、关系型数据库和处理器业务的决议》的标题,落款处正是徐平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