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问剑台……
阳光透过两侧树影,拉出长长影子。
整整四百弟子,静立场中,也拉出长长影子,颇有一种军容鼎盛的感觉。
所有人看向前方的年轻人,眼中全是狂热。
如果说,第一次七日剑训之时,有人信,有人不信,就算是加入其中的,也是处于观望之中。
但现在,却没有一人,再有其他想法。
只有一个念想,希望跟紧一点少掌门……
少掌门随便指点几手,就能让自己少走二十年弯路。
不,不只是二十年。
很可能是一辈子。
就如猛虎坳二弟子陈荣,传专修贪狼枪法,往日里,自忖在同辈弟子中也算是佼佼之辈。
除了望天崖那个大天才岳灵风,以及本脉大师兄余青山之外,自己的枪法,已经算得上难寻敌手。
上阵杀敌,征战四方,也能打出威名,立下功勋,封妻荫子。
甚至,往常师兄弟互相称呼着,已经把【贪狼枪】的名头,悄悄的安在了他的头上。
结果呢。
上山以来,接连数战。
他发现,自己啥也不是。
不但打不过那些平日里名声与自己处于伯仲之间的师弟师妹,连排名一百开外的小弟子,都不见得能打过。
放眼望去,个个都是极其危险的高手。
这还怎么玩?
最难堪的是,比自己晚入门五六年,七八年之久的一些小老弟,曾经跟在**后面懵懂清纯如小绵羊一般的家伙,也能轻松把自己击败。
这已经不是丢不丢脸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生观念,都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
‘我这往常自豪的本事,在真正的高手看来,实在不值一提。越是学得深刻,越能体悟到枪法一道高深莫测有如大海重山……
有时候,跟对了人,比练对了功,做对了事更重要十倍百倍。’
不单陈荣这样想。
经过三天仔细教导之后,左三秋、王七山等两脉亲传全都看明白了。
自今日之后,天星宗将再也不同。
随着这批弟子分赴各方,紧守各地。
整个天星山脉不说固若金汤,至少,再有人胆敢轻犯,那就是自寻死路。
掌握这么强的一股力量在手中。
陆无病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他一手造就如此局面,当然不希望,这些人从此肆意妄为,自取毁灭。
“自古以来,武道修行一事,全看个人天姿悟性。一旦天赋比不上人,一辈子就只能屈居人下,毕生不能超越。对于这种现状,你们,服气吗?”
“不服气!”
数百弟子齐声怒喝。
修武之人,谁没有一个天下无敌的梦想?
又有谁不会为了自己的天赋低弱而痛苦难过?
往日里,看着那些天才之辈一骑绝尘,而自己终日苦修,却是进步极微。
想着一辈子就这么沉沦底层,养家糊口都是一个问题。谁不是彻夜难眠,睡难安寝?
谁都想有个天大机缘落在自己头上。
而如今,机缘就在眼前,就在自己身上……
陆无病长吸一口气,看着一张张锐气昂扬的脸,笑道:“我能做的不多,只能把你们的战力快速提升到如今这个地步,以获得防身保命之能。
但是,要想再进一步,或者再进数步,需要的就不是一些个精妙招数,而是深厚的底蕴。
如果说,前期第一阶段,就是向外求索,得到最强剑术,最强力量。
第二阶段,就是向内求,修心养身,苦修内功,琢磨剑术……
一月一年没进步,不要紧,只要积累足够,长年累月刻苦修行,迟早会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当然,真若是立下了赫赫功勋,我身为少掌门,也不是不可以强行帮你们一把,突破某个瓶颈,再次突飞猛进。”
陆无病这次说得很直白。
明言,刚开始的这些教导和指点,虽然见者有份……
但以后,却不会一直帮扶。
练到目前这个层次,有什么东西,要靠自己拼搏,靠自己积累了。
想要再次得到照顾,很好,拿功勋来换。
什么功勋?
那就不用明说了,知道的都知道。
此言一出,底下四百弟子,全都打了鸡血一般的嗷嗷叫,并且,想着怎么下山去建功立业,为少掌门开疆拓土……
这些人又不是傻瓜。
当然知道要怎么做。
就算是十岁出头的一些小弟子,有些人没听明白,也会被旁边的老大哥指点。
“啥,不知道什么叫功勋?那就别多想了,苦修内功剑术,听少掌门指令行事即可。”
“当然,少掌门平日里安排下来的事务可能不会太多,大家也不一定都能抢到机会。
没机会的时候,就尽力为门派出力,争夺地盘,斩杀敌人,收罗财物资源……”
陆无病花费了三天时间,将新来的两百八十余新弟子的气血生机激发。
并教导这些弟子,在短时间之内,依葫芦画瓢的,把【龙筋虎骨拳】全都修练到熟练境,陡增五六百斤力道。
换句话说,他在极短时间之内,让所有四百余弟子,最差都成为一个千斤大力士。
再配合内力,放在江湖上,就不说剑术层次,单论力量体魄,也算是踏入二流高手境界。
更狠的是。
他在此基础之上,对一些只修到九品八品境界剑术的弟子,授其精通境【流光剑式】;
对一些修到七品、六品境界内力的亲传弟子,授其大成境【流光剑式】。
倒不是有心分出亲疏……
而是因为,大成境界的【流光剑式】消耗内力有些多,内力不够雄厚者,支撑不起。
就算能全力运转剑术,也会在一两剑之中,就把内力全都耗尽。
同时,因为内力不足,发挥不出完全战力。
但无论如何。
在场就算是拖尾巴的小弟子,运用只通一条经脉的九品初段修为,用出精通境【流光剑式】,在江湖中也算是很拿得出手。
面对当初一个人就逼得江州陆家上下终日揣揣难安的东海剑派五弟子路中癸这等人物,也能在三剑之内,取其性命。
就算是面对顾中廷麾下最强大弟子长河剑魏中明那个刀疤脸,也能战个旗鼓相当,胜率还比较大。
这样的高手,在场的就有三百多个。
更有四十余个,本身就修到七品以上,出手大成剑式,个个都能与当初的江南四大公子别一别苗头。
顶尖的几个弟子,甚至尤有胜之。
这样一股极其强横的力量,用得好了,会在这个天下掀起何等巨大的风浪,陆无病不敢说。
但是,对于眼前的天星宗危局,对于江湖中的一些风风雨雨,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什么三峰合派,什么魔门入侵,什么两国交兵……
对他们来说,只是等闲。
再历练一段时间,等这些人全都成长起来。
陆无病就将掌握一支,令整个天下震撼的力量。
“接下来,天星宗大开山门,把以往丢失的地盘,全都一一收回。向外开拓一事,就由余师兄领兵出手,厉师叔押阵。”
陆无病目光看向余青山。
这位本来就是天生绝世猛将胚子,不但力量奇大,耐打耐扛,更是意志坚韧,百折不挠……甚至脑袋后面,还长着反骨。
但凡这种人物,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能混得风生水起。
用他来开拓进取,再合适不过。
用得好了,就是一柄天下无双的利剑。
用不好,就会割伤到自己。
但是,陆无病又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所谓【主公】,他本身就可以随意压制对方,随时可取对方性命,甚至还掌握着让对方实力取得再次进步的法门。
一点也不担心这家伙怀有二心。
死命用他就是。
“谨尊少掌门命令,赴汤蹈火,万死莫辞。”
余青山身上少了一些暴躁乖戾之气。
此时看去,就见此人拄枪静立,如同一座雄伟山岳,气息渊停。
显然,战力大进的同时,他的性情也历练得沉稳许多。
打磨掉了心底傲气,心灵深处有了敬畏,这样就很好……
能不敬畏吗?
余青山表面上信心满满,说着好听话。
内心深处,却是颇为忐忑,看向陆无病的目光,全是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样的妖孽啊?’
一天打自己三顿,顿顿不重样,打得心中绝望倒也罢了。
自己屁颠颠献上去的【大日琉璃金身】,他在一日之内,就炼到大成境,微微超出自己所在的境界。
三日之后,直接琉璃身圆满,全身圆融无漏……
以自己的力量,一枪击中,连个白印都没刺出来。如同刺到极其滑溜的钢板之上一般,力量一触及,就已经偏了。
更别提那狂猛至极的反震力道。
他怀疑,这种横练琉璃身,就算是面对攻城弩正面击中,也能正面扛住不受伤,反而会把那巨大的弩箭给震碎。
剑术和力量先不去说。
余青山怀疑,一旦与这位少掌门师弟生死对拼,对方站在那里,自己累得吐血,都打不破他的金身防御。
这么一个人,如果发起狂来,十个自己放在一块也不够他杀。
就算领着千军万马,也挡不住他的斩首战术。
面对这种情况,余青山哪里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除了听从命令,搏一个前程似锦,他也没别的想法了。
好在,余青山这人,从小到大,目标也只是想着立功封侯,光宗耀祖。
跟谁不是跟?一旦有人能让他心悦诚服,死心塌地的效力,也不是不可以。
没见站在一旁远处,偷偷听着的义父厉飞鹰,也收起了自己的一切谋算,老老实实的听从命令吗。
人,有时候得学会认命。
还得安慰自己,让心情好起来,欢欢喜喜的迎接自己的天命。
……
“至于各地财源开拓,就劳沈师兄多多费心,若有不解的地方,问一问沈师叔。”
“放心,不瞒少掌门,我沈家这些年来,收拢了不少干才。治理地方或许还力有不济,只是管理一些产业,做些来往利润之事,却是不难。”
沈万剑这次倒是没耍宝,他真的严肃起来,还是很能让人信任的。
城外那支太平军。
据陆无病所知,除了一个老得几乎不怎么动弹的师叔祖方太平之外,日常练兵、后勤。以及行军打仗,清理匪寇全是沈万剑一手操劳。
他管理得很不错。
把这支三千人的兵马,整得井井有条,战力不俗。
关键的是,这么一支力量,竟然还能隐藏在山间沃野之中,让官府的人抓不到影子。
这就不简单了。
证明这小子善于跟外人打交道,与各方的关系,都处理得不错。
才会有那么人,暗暗的帮助他。
平时嘻嘻哈哈不着调的表现,也许只是沈万剑的一些掩饰,让人不会怀疑到他头上。
至于脑子是否灵活,是否擅出奇谋?对陆无病来说,反而不重要。
真正脑子聪慧的沈心竹,在做一些实事的时候,反倒没有沈万剑这么好使。
有些时候,看着就像一个憨小子,没什么心机的人,才更会得到众人信任。
领兵如此,做生意同样如此。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沈万剑身后,有着沈连城这个老油条看着。
此人能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在天星宗没落的当口,仍然搞出如此大的家业来,手段心性可以值得信任。
“至于师父师娘那里,自然是定海神针。
接下来,当广收弟子,寻访良才……
如今宗门资源不缺,是时候恢复八百亲传,三千弟子的当年盛况了。”
陆无病向着天星殿方向,拱了拱手。
这次,连师父师娘都安排了。
看得欧阳正捋须苦笑,正容道:“可!”
秦怀英也是应道:“无病徒儿尽管放心,跑腿的事情,就交给师娘了。”
声音远远传到问剑台上,所有弟子心神剧震。
心中全都明白。
眼前的少掌门,几乎是一手独断,于天星宗大权在握,就连掌门师尊都已经全力支持。
自己这些人,万万不可再有其他想法。
否则,下场会很凄惨。
果然,陆无病谢过师父师娘之后,话音一转又道:“我天星宗门规虽然不算森严,有些事犯了,可以打一打板子就过去。但是,有些规条,却是万万犯不得。
若是有欺师灭祖、背叛宗门、阴谋陷害,手足相残。,师父师娘那里容得下,我这里却是容不下的。
轻则废掉武功,打成废人,重则当场斩杀,不论是何等身份,过往有何等功绩。”
这话一出,问剑台上,登时一片清冷肃杀。
众弟子只觉心头泛起寒意。
就连余青山都感觉头皮微微发冷,心想,少掌门师弟好大的杀气。
想到日前听闻的一则消息,他心中一凛,再不敢多想,立时轰然应诺。
就连上山八年,与众师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的伍云冲,都被他亲手杀了。
而且,余青山还听说,那位望天崖三师兄,曾经在江州城内,与陆无病结伴逃亡,一路生死并肩。
关系可以说亲厚得很。
这样的人都杀了。
还有什么人不能杀?
站在人群后面的六师兄袁飞,则是缩了缩脑袋,听出了陆无病话里的寒凉之意。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给自己做思想建设,心想大师兄对不住了,我不是不想帮你,实在是这位小师弟太过邪门。
他的剑法武功太过厉害,我假意投诚,伏低做小,也是想探点情报。
庆幸的是,小师弟正如大师兄所言,对门派是真的没有什么坏心,只要是不当面触犯他,心胸气度十分宽广。
我只是赔礼道歉,他就揭过了往日的一些小过节,竟然也不藏私,还把剑法和拳术,认真的传授下来。
这种做法,让袁飞都感觉有些无所适从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三日以来的进步速度,比起八九年的勤苦修练还要快。
战力的增幅,更是疯了一般。
由此,也就觉得当日的种种做法,到底是何等可笑。
以至于,这三日以来,袁飞一次也没去过后山,只是吩咐了亲近老仆送饭。
并且,还递了纸条,明里暗里旁敲侧击着,让大师兄忘却前事,认真修行。
‘大师兄啊大师兄,你千万别犯傻,争一争风头,吃一吃飞醋也就罢了,千千万万不要心存怨怼,对他有什么不利的举动。
我可不想每年清明多去祭奠一人……”
若是没经历过这次筋骨磨练、剑术提升,袁飞还对大师兄有着一些信心。
此时,却是什么信心也没有了。
只觉得这位小师弟,比起自己一直敬若高山的师父,还要强大,还要危险许多。
也许,在他的带领之下,天星宗真的能再次兴旺,甚至,超越过往全盛之时。
当初就算瀚海祖师还在那会,也没有说,能用出此等神奇手段,能让诸弟子一朝领悟,省去数十年功夫,得到如此强横实力啊。
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这种提升方式,并不是消耗潜力,而是一种引领。
就如【龙筋虎骨拳】的修习,当小师弟运用神奇针术刺穴之时,体内会涌现浩然力量,冲刷各大要穴,引动大筋震颤。那种感觉,让人直接印到心灵深处。
平常修习外家拳法硬功之时,最难的点不是学不会,而是练不到。
常人身体气血有限,摧动起来,就显得力不从心。
别说运筋锻骨,连二十四大筋所在位置,都极难探查得到。
非得让身体一点点增强,让气血一点点推进,才能渗透筋骨,潜移默化之下改易体魄。
这种做法,就像是盲人摸象,练到哪里算哪里。
而陆无病的做法,就是在所有人的心里,画出大象的图谱来,标出大筋和骨骼方位,更是带携着弟子们修练数遍。
就算是最傻的弟子,也能跟着练上几遍,死死记住。然后,身体自然而然的获得提升。
甚至,他们修练完了,还不会让身体亏损,就像是吃了十全大补药一般。力量无中生有,越来越强。
这种练法,无论是谁,只要经历过,就永远无法忘记。
接下来也简单,照着这个模式,一直修练下去,注意食补,迟早会让自己的体魄练得如铁似钢,换血强脏,生出血罡。
换句话说,少掌门已经把所有关窍都点明了。
并用奇异能量贯通所有筋络所在……
以后只要照着修练,剩下的全是水磨功夫。
故老数千年来,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这么教授武功。
生似每个人的身体,都被刀子剖开,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一根筋络,每块骨头,每一分血液,都在他的眼里无所遁形。
然后,各自安排停当,怎么走血,怎么开脉,怎么通筋锻骨,都标记了顺序……
‘医家就有这么厉害吗?为何前人未曾想过?’
袁飞脑中闪过这个问题,立即又觉得自己可笑,这其实并不是“医家”辅助修行厉害,而是陆无病本人厉害。
如果说,修练【龙筋虎骨拳】之时,那种把人当成木偶般组合操纵的方式,还可以理解。
强行【灌入流光剑式】的方式,以袁飞的见识,就万万理解不了。
以他贫瘠的想像力,所能想像到最强的教导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领悟,全都讲给弟子听。
再细致入微的纠正弟子们的所有错漏之处,让剑法趋向完美。
也就是说,以天长日久的勤苦修行,让弟子从生疏到熟练,再到精通,直至大成。
也就是熟能生巧,巧中生慧。
然后,得到灵光一点。由此掌控剑法入微,让剑法达成完美。
整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省不得的。
但到了陆无病这,就完全打破了常识。
他是把一式剑法的真意,直接灌入每个人的脑海,让人记住这种感觉。
感觉这东西,就是很不讲道理的一件事情。
就算不理解,感觉到了,也就会了。
就如一个人,明明没练过拳法,也没练过力气,真到了生死危机,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也很可能爆发出如同老虎般的力量,豹子般的速度。
这就是感觉来了。
冥冥中自有天意,指挥着一切。
包括自己在内,袁飞认为,在场所有弟子,没有一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出剑,怎么发力,怎么把内力和气血完美融合在一块,调动全身力量刺出那一剑的。
但只要记住那种感觉,心念一动,剑就出去了。
快得不但别人看不清。
连他们自己也看不清。
无论掌握还是没掌握,反正,这剑是真的,剑法也是真的。
流光剑真的如同流光闪现。
出手与敌拼杀之时,用得就像是自己练了数十年一样。
这样也就够了。
袁飞想来想去的,最后想不明白,也只能把这事当成【神迹】。
真正的天才,当引领整个时代,能人所不能。
如自己这等庸人,还是不要多想了。
再多的思考,也只能是引人发笑而已。
就如少掌门亲口所说,你不要去多想,想了也没用。
只要持久坚持的练这一剑,待内功精深体魄强大,练到千遍万遍,十万百万遍。
自然而然,就可让身体和精神全都记住这种感觉。
无论什么剑式,全都可以达到同样境界。
这就是一法通,万法明。
由简入繁,突飞猛进……
从这一刻开始,所谓天赋姿质,再也不是阻碍常人进步的天堑,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直接跨越的小土坡。
也从这一刻开始,让所有弟子的命运从此改变。
无疑是逆天改命。
这样的少掌门,谁能不喜欢,谁敢不敬重?
只要有人说半个不字,很可能身后就会攻来数百柄利剑,死无葬身之地吧。
袁飞看着正前方那个年轻人,不知为何,就感觉对方脸上竟然有着盈盈神光,有如高坐云端的神佛,让人看不真切,又仿佛看到了一切。
……
“这是什么手段?三百八十个二流,四十三个一流……”
程良玉的伤势早就被治好了,如今英气勃发,站在一旁观摩。
因为她是客人,父母本来就是上一任长老弟子,倒也没人真把她当成外人排斥。
虽然没有正式归入主脉,陆无病也不会教她剑术,也不会赶她离开。
这三天来。
她一直看着。
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陆无病这种教法,是在瞎胡闹,不求甚解。
真把人当木偶般操纵,等于是牺牲了所有人的创造力和灵气……
教出来的弟子,也必然会招式死板,难当大用。
结果呢。
三天过去。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哪有什么死板不死板?
原本连自己一剑也挡不下的菜鸡,竟然一个个变得凶猛如虎狼。
剑光一动,呼啸来去。
就算以她如今的本事,也感觉极难应付。
而且,这些人的剑术,虽然只会一招,但却绝无滞碍。
身形游走之间本能出剑,竟然灵动至极。
“我这十来年,剑法是白练了吗?”
听着陆无病在前面训话。
程良玉眼神恍惚,心里升起巨大的挫败感。
要是早一点来到天星宗,是不是自己爹娘也不会死?
不对,要是早点前来,这位少掌门还没入门,也没什么用。
只能说,时也,命也。
想到自己刚来之时,还大言不惭的说,只要夺回明心堂,分出五成利润给天星宗本脉的话,她脸上就有些火烧。
对方有这等本事,又怎么看得上区区一个明心堂?
把资源全拿在手中不好吗?
再贪心一点,把自己斩杀当场,再挥兵攻去东海郡,什么资源收拢不了?
想到这里,程良玉沉默了下来。
她觉得,自己真的有必要,改变一下态度。
天星宗大兴在即,重新归附听从号令,也没什么不好。
……
“走吧,程师姐你路熟,头前领路。来的时候怎么走的,如今回去,也走同样的道路?”
陆无病安排好诸弟子的修习,又送走沈连城和厉飞鹰两支大队人马下山,接下来,自然是处理程良玉的事情。
明心堂的恩怨一点也不重要。
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插手东海郡商业的理由。
他关心的,从来都是那些紫焰贝心。
剑术方面,随着每天一千剑的修行,缓缓进步着,剑意也在一步步纯化。
但是,修为进展方面,却是不那么尽如人意。
两天一个窍穴,在旁人看来,已经快得如同坐飞机。
在他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他恨不得早一点百脉俱通,练成先天真气。
如此,自己的战力,又会翻着倍增涨。
同时,最重要的还是。
紫焰贝心炼出来的紫心丹,对自己的精神纯化,精神力增长,很有帮助。
能够以极大效率压制住【元灵剑法】的暴戾情绪。
治标也是治。
只要药物足够,控制得当,这门剑谱的后遗症,当不至于复发。
等到寻找到【形】字印的全篇图谱,应该基本上能解决脑内异变的毛病。
【天道酬勤】命格,厉害就厉害在没有上限,一直练一直进步。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命格的局限性也是有的。
如果没有现成的法门,推导不出新的东西。
尤其是如【形】字印这种涉及到天地奥秘的高深法门,并不能无中生有,悟出头部的图印走向。
陆无病此时身体脖子以下各部分,就算让人破了横练金身,也基本上称得上一声不死之躯……
受伤之后,很快可以恢复。
但头部就不行。
没有印图生成,就算把生机输送过去,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好像自己的脑袋,并不存在于【天地人】一体的生机网络之内。
这就有些难堪。
“等忙完了宗派的事情,无论如何,也得走上一趟京城。”
“哪怕是把京师翻过来,也得寻到这个印图无缺版本。”
好在,陆无病也不是完全没有方向……
他记得老爹陆长风曾经说过,当年祖父居于京师行医之时,很有写日记的习惯。
在京师旧宅之中,应该找得到。
当时的祖父也是刚刚成名,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他打听的消息,走过的道路,或者遇到的挫折,都能给自己很大启发。
当然,京师所在,藏龙卧虎。
姬家主事者,又是凉薄不堪的性子……一旦得知天星宗少掌门入京,恐怕会玩出种种手段。
姬九凤本身就是天下可数的大高手。
传闻中,皇室之中,还有一个深藏不露的【凤王】,是天下八王之一。
这老家伙一直未死,隐藏于深宫。
自己如今的实力虽然不错。
但是,想要面对这种高手,那还差得很远很远。
得多多准备一下。
收拾心情。
陆无病也不遮掩行踪,带着程良玉和林文静两人,三骑踢踏,下山直奔东海而去。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