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红鸾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惶和急切。
“殿下!两位王妃!”红鸾快步走入,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压低声音急急禀报道:“宫外刚传来的紧急消息!有人在岷州看见了王上!”
殿内四女的目光瞬间全部聚焦在红鸾身上。南阳公主猛地站起身,急切问道:“驸马他如何?可还安好?”
红鸾喘了口气,脸上忧色更重,连忙回道:“回殿下,据目击者称,王上……王上他骑着一匹白马,正朝扈都方向而来。但是……但是他面色苍白如纸,周身气息微弱不堪,连坐在马背上都似乎有些摇晃,仿佛……仿佛受了极重的伤势!”
“什么?”
此言一出,南阳公主脸色霎时褪尽血色,身形微晃,若非璇玑公主在一旁扶住,几乎要站立不稳。纳兰若冰也是掩口低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就连一向清冷的贾纯元,眉头也紧紧蹙起。
“不可能!”璇玑公主却是第一个出声反驳,她柳眉倒竖,语气斩钉截铁,“王上何等修为?即便真的受了伤,以他的性情和手段,也绝不可能如此狼狈地显露于人前!这不合常理!”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继续分析道:“你们想想,若王上真的重伤至此,他首先要做的,必然是隐匿行踪,悄然潜回,或者寻一绝对安全之地疗伤,怎会如此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官道之上,还恰好让人看出气息微弱?这分明是欲盖弥彰!”
贾纯元清眸中闪过一丝了然,接口道:“璇玑姐姐所言有理。此乃示敌以弱。王上此举,恐怕意在……钓鱼。”
“钓鱼?”南阳公主喃喃重复,聪慧如她,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是啊,以赵穆的性格,若真的虚弱,只会藏得更深;唯有假装虚弱,才能将那些潜藏在暗处、对他心怀叵测的牛鬼蛇神,一举引出!
“可是……这也太冒险了!”纳兰若冰忍不住出声,语气中带着担忧,“万一……万一敌人势大,或者王上他真的……”
“没有万一。”璇玑公主打断她,眼神灼灼,正容道:“我们对王上,当有绝对的信心。他既然敢这么做,必然有万全的准备和后手。我们此刻要做的,不是自乱阵脚,而是稳住宫内,静观其变,绝不能成为他的拖累!”
南阳公主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重新坐直了身体。璇玑的分析如同定心丸,驱散了她方才瞬间的慌乱。是的,她应该相信他,相信他算无遗策。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赵穆“重伤濒死”、 “狼狈返京”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比之前任何传言都更迅猛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扈都,并向着更广阔的江湖席卷而去。
一时间,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闻风而动。
……
青州城西三十里外,落霞坡。
此地是进入扈都的必经之路之一,坡势平缓,林木稀疏,夕阳余晖映照下,本该是一片宁静景象。但此刻,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
坡顶,几名身着青色儒衫、头戴方巾的老者负手而立,衣袂在晚风中飘动,看似仙风道骨,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他们周身弥漫着淡淡的浩然正气,但若细察,便能发现那正气之下,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晦。为首者,乃是青松书院的山长,欧阳淳的密友之一。
“消息确认了?”青松山长沉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旁边一位老者摸着胡须,点头说道:“确认了,欧阳兄亲自传讯,绝不会错。赵穆此獠,倒行逆施,亵渎圣道,如今遭了地府报应,合该我等替天行道,为天下除此大害!”
另一人接口,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十分贪婪的说道:“若能趁机夺得他身上的至宝,我青松书院,未必不能成为新的儒道圣地!”
就在他们低声商议之际,不远处的树林阴影中,几道身影若隐若现。他们身着玄色劲装,胸口绣着北斗七星图案,气息沉凝,与周围环境几乎融为一体。这是摇光圣地的武者。
“书院那帮老酸丁也来了。”一个摇光圣地的杀手低声道,声音冰冷毫无感情。
“无妨,让他们先去试试深浅。赵穆若真重伤,杀了便是大功一件;若是假的……自有他们顶在前面。”领头者漠然回应,手中一柄薄如蝉翼的短剑在指尖无声翻转。
更远处,一座荒废的茶棚里,几名做寻常江湖客打扮的人正在默默擦拭兵刃。但他们虎口的老茧,以及眼中偶尔闪过的精光,显示出他们绝非普通武人。
若有见识广博者在此,定能认出他们乃是真武圣地的高手。
这些武道宗门,与赵穆素有旧怨,此时自然不会放过这等良机。
除了这些武道圣地、儒道书院,更有无数闻腥而动的江湖散修、杀手组织、乃至一些与赵穆有过节的世家高手,都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悄然汇聚向落霞坡,以及从官道至扈都的这段必经之路。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余晖将天边染成凄艳的血色。
官道的尽头,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白点。
那白点逐渐清晰,正是一匹神骏的白马。马背上,一道玄色身影端坐,正是赵穆!
只是,此刻的他,与往日那个气焰滔天、威压盖世的唐王判若两人。
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干裂,原本深邃如星海的眼眸此刻也显得有些黯淡涣散。他骑在马上的身形微微佻偻,仿佛随时都会坠下马来,周身那曾经令众生战栗的强横气息,此刻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几乎难以感知。
他策**速度并不快,甚至有些缓慢,马蹄声在寂静的黄昏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
落霞坡上,青松书院的山长眼中精光一闪,低喝道:“时机已到!诸位,随我诛此国贼,正我儒道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