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29章:政斗无处不在

次日,政事堂。

“迎帝入邺,不过锦上添花尔!”

随着戏志才表达了自家的看法后,魏哲便下令此议到此为止。

众文武皆知戏志才乃是心腹中的心腹,很多时候都代表着魏哲的态度。

于是某些人此刻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就此作罢。

只是作为首倡者的郭图却还是不死心,当晚夜入魏府竟然劝魏哲若不迎奉天子就该早除之,以免天子被他人利用,与邺城对立。

这回魏哲听罢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对其严声斥责,并罚其闭门读书半年,期间不得再参与幕府议事。

郭图闻言这才慌忙拜倒在地,惶恐告罪,怏怏而返。

只是看着郭图仓皇的背影,魏哲的眼中却闪过一丝莫名之色。

其实他私下里并非没有考虑过郭图说的那种办法。

没办法,天子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已经渐渐变得碍手碍脚了。

如果让其他人获得了天子的大义,确实能对他平定天下造成一定阻碍。

所以他不迎奉天子,最好也别让其他人掌控天子。

可如何做到这点呢?

貌似让刘协驾崩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要知道刘协尚无子嗣,唯一的亲兄弟又被董卓给毒死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天子忽然驾崩,那么长安朝廷必然崩溃。

纵然他们再寻一个宗室子嗣继承大统,以朝廷仅剩不多的威望也不可能做到。

说句老实话,当魏哲心底冒出这个念头时他确实狠狠的心动了。

然而反复思量再三之后,他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

即便魏哲有九成九的把握可以暗杀掉小皇帝,但意外终究是不可控的。

弑君的嫌疑一旦沾染上,那么证据什么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当世人就算不敢说,后世也会探寻小皇帝为什么不明不白的死去。

届时魏哲恐怕会像司马昭一样,终身都背上弑君的罪名。

而他自己都弑君了,日后纵然开国称帝又如何要求臣子忠君不二呢?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

难不成也要后人来上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若是这样那魏哲纵然死了也要羞愧得无地自容。

所以这招看似聪明,实际上却一招臭棋。

与他获取的收益相比,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即便只有万分之一消息泄露的可能,魏哲也不愿意去赌。

阴谋终究是见不得光的。

他宁愿辛苦一点用阳谋光明正大的赢,也不愿用阴谋来投机取巧。

此刻魏哲甚至有些怀疑郭图的用心了。

这厮连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都愿意帮他去办,难道真是因为忠诚?

亦或者他只是想要赌一把,让自家手中掌握一些筹码?

念及此处魏哲忽然摆了摆手,便见一个平平无奇的仆役从暗处走了出来。

“去,查查这些时日郭图都见过何人,谈了什么。”

“喏!”那人说罢便悄然离去。

作为行人司的探子,他自然是有特殊门路的。

如今魏哲终于有些理解朱家皇帝的快乐了,原来锦衣卫是这么好用。

眼下悬镜司就好比御史台,行人司就好比锦衣卫。

一些隐秘的任务,魏哲基本上都是交由行人司完成。

除了没有锦衣卫诏狱之外,行人司如今的手段是越来越像锦衣卫了。

……

次日,郭府。

书房之中,只见郭图满脸颓然之色。

“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辛评闻言却眼神坚定的摇头道:

“我决不会看错,魏公非甘居人下之辈,他是汉高那样的人物。让他向长安朝堂的小皇帝臣服,这决不可能!”

“那为何如此?”郭图咬牙道:“我等都如此推心置腹了,还不能证明自己的忠心吗?”

说起来这回郭图还真不是居心不良,只是私心重了点罢了。

没办法,他实在太想进步了。

如果说他先前向魏哲投降还只是无可奈何,那现在就是真的看好魏哲了。

眼下就算是袁绍复生,郭图都能帮着魏哲再补上一刀。

毕竟随着魏哲连下兖、徐二州,大汉十三州他已占据近半。

若论人口魏哲治下百姓更是将近有两千万人之巨。

如此庞大的基业,就算是魏哲不想当皇帝他麾下这些文武也不会答应。

郭图只是自私了点,他又不傻。

好不容易上了魏哲的车,他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往下跳。

但对于他来说仅仅不跳车是不够了,郭图还想往车前面挪挪位置。

为此他不惜呼朋唤友,试图增加他们颍川士族在邺城幕府中的分量。

额~这招倒是有点效果。

赵俨、杜袭、繁钦三人的加入确实加强了颍川一派的实力。

但可惜的是荀攸压根懒得理会郭图的那点小算盘,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做派。

简单来说,就是荀攸不想和他们这些虫豸搅和在一起,也用不着和他们抱团。

仅凭自身才能,荀攸就已经能让魏哲委以重任了。

而这让郭图很是受伤,这才折腾出了这么一出。

要知道郭图这段时间翻烂了史书才想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妙招。

他也知道急功近利些,但这招也确实能起到作用。

仅此一点,就足以让郭图冒险一试了。

要知道他本来就是降臣,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比不上那些辽东元从。

如果不剑走偏锋,那么这辈子他估计都要被这些辽东元从压在身下。

其实若换一位急躁点的主公,郭图说不定都已经成功了。

可惜他遇上的是魏哲这个稳如老狗的家伙,一点也不着急。

于是郭图情急之下昨晚才会向魏哲提出那样惊世骇俗的建议。

当然,这种悖逆之言郭图自然没有对辛评等人提起,他只是将魏哲对自己的惩戒告诉了众人,让众人明白魏哲确实无心迎奉天子。

而在得知郭图被禁锢在府半年的惩罚后,杜袭、繁钦两人也不禁有些失望。

毕竟如果魏哲选择“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们这些颍川士人的统战价值必然会随之暴涨,谁让他们党人多,能影响天下舆论呢。

片刻之后,繁钦忍不住有些烦躁的扯开衣领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如干脆劝进算了!”

此言一出,郭图、辛评两人顿时愣在当场,连杜袭都呆住了。

繁钦见状顿觉失言,连忙摆手道:“我就随便说说……”

不想他话音未落,辛评便眼神一亮道:

“不,此法甚好,正合其时。”

说着辛评甚至忍不住兴奋的站起来来回踱步道:

“功大莫如劝进,此乃从龙第一功也!”

“即便魏公推辞,我等的态度也必然会被魏公记住。”

“日后魏公称帝开国,作为首倡者焉能无功?”

见他这么一说,郭图也反应过来,眼神亢奋。

“不错,即便魏公推辞,拒绝称帝,我等亦可先进奉王号。”

“如果能助魏公定下王号,说不得便能顺势定下国号。”

“若国号由我等所出,我等颍川士人自然可后来居上,与那辽东元从平起平坐,共分从龙之功。”

闻听此言,杜袭与繁钦终于反应过来,一时满脸喜色。

于是乎刚刚还献策受挫的郭图等人,转眼又开始斗志昂扬的准备再立新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