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赚钱的门路很多。
可不要什么成本,捞钱还快的那只有偏门生意。
魏子俊现在让魏英鹏他们做的这种事。
那自然是偏门生意。
还是特别丧良心的一种。
但这并不是他首创。
他学别人的。
大概是千禧年的时候。
当时魏子俊和一个亿万富豪合作。
双方一起在龙刚区搞 Ktv洗脚城。
那老哥有天喝醉酒,和魏子俊聊起了发家经历。
这位老哥说他刚来鹏城找工作,通过观察发现了个捞钱路子。
老哥当时撺掇了两个要好的同乡。
三人找来一张破桌子,写了一份招工启示的大字报。
这位老哥还大批量印刷了很多空白简历,并在现场虚拟了一个待遇极佳的招工信息。
不仅工作轻松,工资还高,最吸引人的是包吃住。
求职者们见到这样的待遇,都蜂拥过来排着队应聘。
但这家工厂不仅非常规范,而且要求也很严格,只接受简历报名,符合标准再电话通知面试。
如果想应聘但又没有简历的话,那也没关系,现场就有标准的空白简历:每份两元,只收现金。
用两块钱就能买一个高薪工作的机会,对于那些求职者而言,几乎无人能抗拒。
当然也有人准备好简历来应聘的,但是不好意思,这家工厂只认自家模板的简历。
你想应聘就得按标准来,买不买?
不买赶紧让开,后面大堆人急着买呢。
这时候基本都会掏钱出来,买完趴在桌角填写信息就行。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模式。
这位老哥回忆说,当时只收现金,一天下来的收入几乎没有低于五千元以下的,求职旺季的时候一天能有三、四万元的纯收入。
而印刷简历的那些成本,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老哥说,他当时那张破桌子前面永远围着一大堆人。
有人买简历,有人填简历,还有人在问工作细节。
他们的主要工作除了介绍这份虚拟的工作之外,就是收钱和扔简历
魏子俊听了当时简直叹为观止。
魏子俊还问老哥,问他们这么干难道就不怕出问题,没有出问题?
老哥说哪有机会出问题。
当时的求职者也没有什么维权意识。
而且两块钱的东西,完全没人较真。
偶尔有几个转天回来问结果的,一句“等电话通知”就可以打发了。
那时候招聘市场供需两旺。
通常过几天这些人就都找到工作,去厂里报到了。
老哥说他们搞了两年多。
一直到后来,鹏城这边的人才市场开始正规起来后。
他们才收手。
但几个人两年下来,每个人都捞了一百多万。
第一桶金足足的。
魏子俊如今重生回来。
他不想重走原来的老路。
可受他的忽悠也好,召唤也好,影响也好。
接下来家里边来他这边工作、混饭吃的家乡人会越来越多。
他不能永远只靠收保护费和赚黑钱。
可是走正行开工厂什么的。
目前却没有那么多本金。
时间还这么短。
他就想到了这个法子。
今日一试。
确实很丧良心。
但也真**捞钱很快。
那……那接下来自然是扩大规模!
不一定要局限在保安北路的人才市场。
完全可以在全鹏城其他地方展开。
比如八达岭本地就有个小广场。
平时有很多工厂在那边招聘。
这种类似的地方现在深市很多,只要是工厂聚集的地方几乎都有。
魏子俊人多,完全可以四散出击。
这也是魏子俊为什么要教魏英鹏他们的原因。
等他们学会后。
再让他们带着人,四五个人一组分散捞钱。
先把第一桶金赚到再说。
至于丧良心,不道德什么的……
这年头,比他们更丧良心更不道德的人多了去。
因此发家致富,甚至摇身一变,成为地方**座上宾的不要太多!
就那位姓黄的,魏子俊的潮汕老乡,后来连续三年登顶全国首富的黄先生。
最开始就是靠“无税进口”电器起家的!
可以说这年代能起家的。大哥不要笑二哥,二哥也不许笑三哥。
不能说天下乌鸦全部一样黑。
但99%一样黑是没问题的。
再退一亿步讲。
魏子俊觉得让魏英鹏他们去卖简历。
总比让他们上街去砍人抢地盘,去收保护费要强吧。
当然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在一九九二年二月份的尾声。
壬申猴年正月也快结束的时候。
魏子俊带着林心怡,登上从鹏城前往魔都的飞机。
这个年代坐飞机,可没有以后那么方便。
想要坐飞机,在这个年代首先需要县团级别单位开的介绍信才有资格买票。
机票也并非后来的一张小卡片。或者更先进的直接用身份证就行。
此时的飞机票,更像是一本小册子:
机票上有封皮,印着航空公司的名字,打开后有旅客联、财务联、结算联。
这些都是手写的,封底则印有旅客须知等等内容。
而且因为全人工,所以即使是国内短途航班,也必须提前好几个钟头到机场。
介绍信魏子俊自然是有办法搞到的。
主要是因为他在鹏城。
鹏城乃改革开放先锋地。
这里许多的工厂主、老板们,还有隔壁港商们都有坐飞机出差的需求。
魏子俊又和八达岭街道办的主任很熟。
后来魏子俊去坐牢,已经退休的主任也没能得个好。
魏子俊现在让主任帮忙搞封介绍信,买两张飞机票并不难。
二月二十九号,天刚蒙蒙亮。
飞机缓缓在虹桥机场降落。
虽然有介绍信可以买票,可这年代飞机起飞时间根本没得选!
或者说想要选,那就又要等几天。
魏子俊昨晚晚上十二点左右过去准备坐飞机的。
折腾到四点飞机才起飞。
到这边天都亮了。
魏子俊带着林心怡出了机场。
“嘿,师傅!”魏子俊站在路边,拦了一辆亮着‘空车’牌子的出租车,“劳驾,去东湖宾馆。”
等出租车载着两人,到了东湖宾馆的时候。
这座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四星级宾馆,在早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的模样,让林心怡惊叹了一阵。
同样让她惊叹的,还有**的价格。
“住一天,就要380块钱啊?”
一直等两人都走进了宾馆的双床房,林心怡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刚才在前台,她怕自己大惊小怪会给魏子俊丢脸。
所以这句话一直憋在嗓子眼,到了房间里才终于吐露出来。
“这还是便宜的,还有一两千块一个晚上的哩。”
进了房间,把行李放好,没怎么停留魏子俊就带着林心怡出来。
他虽然是过来做事的,但既然来都来了。
今天是周日,昨晚在机场和飞机上睡了很久。
现在很精神。
那就顺便领略一下1992年的魔都。
虽然林心怡一路逛的津津有味,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可是对于魏子俊而言,眼前的一切实在难以让他提起什么精神。
他很是失望。
不说日后繁华的外滩,和高楼林立的浦东新区。这时候的魔都,就连盘旋交错的立交桥都看不到一座。
1992的魔都,还没有后世那样的满地高楼的繁华。
这时候的魔都还多以平矮楼房为主,偶有些比较奢华的建筑,也是租界时期殖民者们和**时期的权贵们遗留下来的。
别说日后那些如同钢铁森林般的摩天大楼,就是连魔都的名片建筑——魔都东方明珠电视塔,这时候都还正在兴建当中。
眼前的魔都,看起来更像是后世某些七八线的小城市。
想到这,魏子俊不得不感慨一句。
国内真的是用十几年,就完成了欧美殖民国家几十甚至上百年才做到的成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