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叶上师道:“虽不想承认,但这的确是秦国孩童启蒙之书,秦人不可能将他们最先进的典籍送于我等。”
是啊,以秦人对摩叶上师等人的防范,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拿到秦国最先进的典籍,能让他们带回的都是秦人认为比较粗浅,即便流传出去,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的典籍。
然而,就算是秦人眼中比较粗浅的孩童启蒙之书,对他们来说,也先进性十足。
他们所认为先进珍贵,一般人轻易不可学得的算学知识,在秦国竟然孩童便可学。
这种剧烈的落差感让房间内所有人沉默,他们手中所拿的木牍似乎在无声告诉他们:你们孔雀国啊,跟秦国相比,差远了!
实在太打击人了,众人心中生出浓浓的挫败感,随后便是沮丧、悲观等复杂的情绪。
摩叶上师没在乎众人的沉默,继续道:“秦人将这些启蒙之书称为‘教材’,据说是那位李念公子与秦国百家学者共同编纂。”
“据闻李念公子有惊世之才,深得秦皇器重,我等在秦国的遭遇可能与之有关,可惜我等在秦国时未能得见那位公子。”
耽摩栗底城市长将手中的木牍放下,抬起头:“那些秦人来时也提到过那位李念公子,其究竟何许人?”
摩叶上师道:“对那位李念公子,我等所知也不多。听闻其是秦皇之婿,秦国重臣,秦国很多事都与之有关,纸、蒸汽机、璆琳等物皆为其所制,秦国孩童的启蒙之书也是他和百家学者编纂。”
“我等在秦国是还听过一事,据说那位李念公子曾因匈奴的王子冒犯他的未婚妻,便一怒杀了匈奴王子!”
要是李念在这,定会相当无语:这破事都传到孔雀国了?是不是以后得传遍世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冒顿那厮真不是我杀的!
听到李念因为未婚妻而杀了匈奴王子,一贵族问道:“那匈奴不是和秦国交好?那李念杀了他们王子,匈奴人就没报还回去?”
摩叶上师道:“匈奴国确实与秦国交好,据我所知,匈奴人似乎未曾向秦人追究此事。”
这名提问的贵族道:“想必是怕了秦国,不敢追究。匈奴国也是群胆小之辈,其等王子被杀,也不敢向秦人报还。由此亦可见秦国霸道蛮横,其国虽强,却不如吾国懂理知礼。”
摩叶上师不理会这名贵族贬秦抬孔雀,又道:“那位李念公子在秦国影响力极大,便是秦皇,也常听纳谏言,我等不能在秦国不得随意出行,不得随意与人交流,被迫随秦军观战,恐与之有关。”
一耽摩栗底官员道:“上师,你等在秦国究竟遭了何等对待?”
摩叶上师再度叹了口气:“我等在秦国如同被囚禁,被严格看管,未得允准,不得外出,亦不能与人说话,虽不缺吃喝,可与囚禁何异?”
“初时,我还疑惑秦人为何如此待我等?后来才想明白,秦人是要防止我等和人接触,让我等不能在秦国传播我佛大法。”
摩叶上师又道:“而据闻那位李念公子曾到过吾国,对吾国深有了解,若不是他在限制阻止我等,又是何人?可他既然到过吾国,当知晓我佛大法乃慈悲度人之法,何以如此防备?”
这时,一耽摩栗底贵族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奇妙的想法:“秦国那位李念公子曾到过吾国,其很可能在吾国某处得了吾国先贤所留先进学识技艺,然后带回秦国,使秦国强盛。”
这名贵族越说越觉得他这想法可能就是事实:“他之所以防范阻止上师,不敢与上师相见,是其作为窃贼,见主人到来,担忧被主人识破。秦国现今所用学识技艺实则出于吾国,本是吾国先贤留于吾等,却被秦人李念窃走!”
那李念敢来他们孔雀国,当面向他们证明没有窃取他们先贤的技艺知识?
如若不敢,那就是李念偷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知识技艺。
而且,以秦人衣装打扮及那位李念的才华,若真到过他们孔雀国,应该会有传闻留下,可他们从未听过,更证明他是偷了他们先贤所留的知识技艺,不敢大肆声张,又偷偷溜回了秦国。
秦国会变强都是因为那李念偷了他们的东西,本来该他们才是天下第一强国!
摩叶上师道:“秦人强盛并非是从近期开始,其在百年前便是强国。这次归来,我等也带回了秦国史书!”
其实,大秦的史书还在编修,在李念的提议下,准备将秦朝建立前的华夏历史梳理一遍,三皇五帝、夏商周、秦一统六国都统统写入史书中。
但这个工程量极大,短时间里根本搞不完,所以摩叶上师带回的史书并不是真的大秦华夏史书,而是李念和诸子百家之人、大秦文武加始皇帝合力编纂给学生上课用的简版史书。
总不能给学生上历史课时,连课本都没有,让授课的师者自由发挥。
摩叶上师从另一口木箱里拿出大撂木牍分发给众人,“这是秦国史书,诸位且看!”
众人接过后观阅起来,随即一看一个不吱声,秦国来历悠久,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一点也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胜过。
这是简版史书,自然没法将所有历史事件详细记述,但依旧能从中看出秦国所属的文明是怎样一个辉煌璀璨的文明。
秦已存世五百年之久,而他们孔雀国,从月护王到现在才仅仅一百来年。
当然,这只是孔雀王朝的存世时间,不代表他们所属的文明,若论及文明,佛陀生于四百多年前,文明则更久。
但若这样相比,秦国也可继续往前追溯,秦人的祖先伯益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人,还跟夏启为了王位争斗过,要是再往前,便是更远的三皇五帝之时。
看到秦已存世五百多年,耽摩栗底众人心中震惊,五百年多的国,比佛陀还要古老。
秦也并非一直这么强,其在最初时只是周所封的一个小国,其变强大是在一百多年前的一次变革,出了一个叫“商鞅”的人,其让秦国发生变革,从而强盛。
那李念到过他们孔雀国,可以猜想他从他们国内偷了学识技艺回来,但总不能说这百年前的商鞅也来偷过吧?
一僧侣放下看完的木牍,叹道:“摩叶师兄,这秦国存世竟有这般之久,其国立时,佛陀都尚未出世!”
这话又让房内陷入沉默,他们好像从什么地方都不如秦人,比学识,秦国的比他们先进,比军事,秦国比他们更强,比历史,秦国比他们更悠久……感觉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被秦国碾压!
摩叶上师道:“秦国会如此之强,也和秦人有关,国由人成,有怎样之人,才有怎样之国,而秦国人相当可怕。”
“秦人与吾国之民大不同,秦人尚武勇猛,他们不畏惧上战场杀敌,反而视之为一种荣耀,秦国也有律法让其等可通过在战场杀敌获得功劳,得以赏赐官职、田亩或房屋。”
听到这,一些耽摩栗底官员、贵族神情沉重起来,这秦人听着就像是猛兽,而他们国内的民众……不说被驯养成了温顺小绵羊,但也绝对没秦国人这般尚武勇猛。
若是两国发生纷争,双方的军队遇到,秦国的士卒勇武善战,他们的士卒却温和不伤生,他们必定会一触即溃,且秦人的武器装备还胜过他们。
好像让民众变得温和不生事,也不是一件好事,虽对内治理很有用,可失去了血性,在面对强大的外敌时,便很难与之对抗。
摩叶上师继续道:“秦人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有着奋勇向前的意志,他们相信秦国会变得更强,他们会变得更好,他们愿意为之而努力去做,将秦国变得更为强盛。”
这才是可怕的地方,有着奋勇向前意志的秦人会推动秦国继续向上攀升,而秦国本就已经很强,还不断变强,那会到何等地步?
秦国已经强盛过他们孔雀国了,可还在被千万秦人推动变得更加强盛,会将他们孔雀国抛到更后,两国的差距会大到令人绝望。
摩叶上师分享了他们在大秦的见闻:“秦虽强盛,却也有破落贫穷之处,并非人人都能穿华丽的衣,吃到美味的食物。”
这话让房内众人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从摩叶上师的讲述以及给他们看的那些东西中,大秦给他们的压迫感实在太强了,从各个方面都压倒性强过他们孔雀国。
现今听到秦国也有贫民,也并非人人能穿好吃饱,让他们这才感觉秦国终究还是一人间之国,也有短板缺陷。
但摩叶上师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稍微松的那口气又紧了回去,比之前紧得还要厉害。
只听摩叶上师道:“我等在进入秦国时,曾见到秦国那些贫穷的村落,那里的秦人身形干瘦,身上所着之衣也破旧不堪,能看出他们平时的生活不算好。”
摩叶上师所讲的地方是原本的六国之地,只是他们区分不出六国民众和秦人,当然也不需区分,六国尽归秦,如今天下皆为秦人。
“然而,尽管生活贫苦,这些秦人却满是信心、斗志,认为他们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等我们离开秦国,再次经过那些村子时,村里多了不少新房,当地秦人的身形也壮硕起来,所穿衣物也好了许多。”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摩叶上师讲,房内众人都已明白,秦人的生活在变得更好,秦国在不断变强!
“从我们入秦到离秦,这些秦人生活变好了不少,而他们生活变好,即是秦国在变得更强盛繁荣。只要秦人奋勇向前的意志不变,那秦国便会一直强大。”
没人说话,摩叶上师也不在乎,继续讲道:“秦人的制度与政令也是其强大之因。像诸位之前所见,秦国的学者给民众讲学便是其中之一,秦人为让更多民众能读书识字,特意设立了这种制度。”
“秦人还设立了一名为‘咸阳大考’的考核之制,只要有才能,都可参加咸阳大考,若在咸阳大考中成绩优异,将成为大秦官吏。秦国是聚贤而为官,反观吾国……”
摩叶上师摇了摇头,没顺着“反观吾国”往下讲,而是道:“据闻咸阳大考最优者被称为‘状元’,次优者为‘榜眼’,再优者为‘探花’,其等之名会被传告于秦国所有地方,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其等还会在咸阳城中跨马游街,得秦皇赐宴,那是何等荣耀、荣幸,因而参加咸阳的大考贤才极多,秦国能从中选拔优秀者或为官或为学者。”
“秦人还设立了学宫,专门招收天资聪慧的幼童,将其等培养为秦国日后能用的贤才,长此以往下去,秦国会出很多贤才,他们又会推动秦国发展,使之更为强盛!”
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培养人才壮大国家,国家壮大后又培养出更多人才。
听得房内众人心情更是复杂,与秦国相比,他们孔雀国委实太多,但实际上,摩叶上师所讲也是有谬误的。
像六英学宫,目前根本没法放开招生,只能让各地输送当地聪慧的孩童。
为了鼓励各地官吏遴选聪慧孩童送至咸阳,李念还特意将之作为地方官吏的一项政绩,也即是你选的孩童越多、越聪慧,也给你算进政绩中去。
这番话讲完后,摩叶上师觉得有些口渴,本想让人送些水来,却想到在离开大秦前,秦人送了他一些茶叶。
看了眼房内众人,摩叶上师道:“离开秦国时,我曾向秦人讨要一物,此物在秦国颇为珍贵,本以为秦人不会与我,未想秦人竟送了我一些,今日便分享于诸位。”
众人都以为摩叶上师又要拿什么东西来展现秦国有多强,却看他郑重其事地从一口木箱中拿出一只精致的木盒,小心翼翼地将之打开。
有离得近的人看到那盒内装的好像是些干枯的叶子,不禁心生疑惑:摩叶上师要将这种干枯的叶子分享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