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8章 大灾袭来,再次操控(求月票)

事情的发展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天下时局或会有变,但冥冥之中的天灾却早已注定。.

炎兴十六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让大汉的发展戛然而止。

——冀州、兖州、三辅;

多地的旱灾仿佛是按下了暂停键,让大汉勇往无前的势头突然便停滞了下来。

当然,这种程度上的旱灾虽然能够影响到大汉。

但还不足以致命。

有着诸葛亮、张华、羊祜等一众人在朝;

在加上大汉当前的底蕴,以及吏治上的清明。

赈灾工作进行的十分平稳。

这场灾害没有对大汉造成半点的影响,光是动用于各方的粮仓便足以平定,四方丝毫不乱。

但事情的发展自然是不会如此简单。

在原本历史之中。

乱世的精彩与混乱隐去了当时天灾的事实。

但东汉末年人口的大规模衰减,天灾仍是其中不可免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在炎兴十七年;

——大灾持续,甚至还蔓延到了更多的州郡。

兖州、三辅旱灾未止;江东之地连日阴雨,终是使得长江决堤,爆发了大洪水。

这一次的天灾终是对大汉造成了威胁。

封建王朝的国力哪怕在怎么强盛。

但在生产力的限制之下,这种接连不断且蔓延极广的灾害仍是足以致命。

最关键的是——

大汉这些年来的人口大规模增长,更是让这次天灾的难民多了不知道多少。

但如今大汉庙堂上这些人的能力也不是吹出来的。

昔年顾熙赈灾的例子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范本。

虽然时移世易,当前的局势相比于当初已经完全变了。

但对于这些有才能的人而言。

他们完全可以根据顾熙昔年赈灾时所用的一切,来制定出更为适合现在的方略。

开仓平定粮价;

利用大汉这些年来的底蕴稳住大局。

甚至更是采用了汉武帝时期以工代赈的方案,在一边救济灾民的同时一边赈灾。

诸葛亮并没有选择修改制度。

虽然在这种局势之下,修改那些个利民的制度会让朝廷减少很大的压力。

但当一个制度已经彻底实行下去后,再突然取消就会面对人心上的离散。

稳住人心亦是赈灾上最为严峻的一个要素。

只要人心不散。

那灾害所能够造成的影响,便不足以彻底影响到社稷的核心。

这一年的艰难远超前年。

诸葛亮就像是成为了当初的顾熙一般,日夜都在担忧着赈灾之事。

顾氏第七代子弟更是纷纷赶往四方,一边紧盯着赈灾具体细节的同时,一边利用顾氏的影响来稳定民心。

保证大汉的根本不出现大乱。

也好在如今的大汉正在冉冉升起之时。

若是换做桓灵时期;

这种灾害所带来的反噬绝对瞬间便会立刻冲散大汉的一切。

诸葛亮下令百官节俭。

甚至就连刘禅这个平日里不问朝政的皇帝都受到了影响,效仿起了大汉历代仁慈的先帝,起到了表率作用。

这一年虽然过得极为艰难。

但在大汉的底蕴之下,四方的局势仍是没有出现大乱。

不过对于这天灾到底还会不会持续下去,所有人的态度都是十分谨慎。

有人建议刘禅应该效仿顾熙于洛水河畔举行祭祀;

甚至是要改元。

不过诸葛亮却回绝了这个提议。

毕竟这是安抚人心上的招数。

若是行祭改元之后,天灾仍旧如此,那这一直不散的人心定会动摇。

这才是诸葛亮目前最为担忧的情况。

对于诸葛亮。

刘禅现在可谓是言听计从,自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事情也并未出乎诸葛亮的预料;

——炎兴十八年。

天灾继续。

这一年的天灾规模虽然与十七年时相差不大,但经历过两年的消耗之后,相同规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却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朝野巨变。

一股难以想象的阴霾逐渐降临在了大汉头上。

持续三年的天灾唤醒了所有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那是听先辈传下来的记忆——和熹皇后邓绥时期所经历的天灾!

饶是再怎么稳定的人心,在这种情况之下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都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原本大汉的朝堂一片欣欣向荣,所有人都渴望着能够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伟业。

但现在——所有人都想着该如何安稳的渡过此次的天灾。

邓绥时期的天灾可不仅仅只有百姓们知道。

他们这些个读书人对于当初那一场大劫难所造成的影响,则是更加的心知肚明。

虽然没有人愿意相信那种灾害会重新降临九州。

但他们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局势愈发严峻。

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整个大汉的方略,废除掉激励生育的策略,并同时减少边军的开销。

——重启军屯之策。

军屯之策是一把双刃剑。

此策在天下稳定之后便已经被顾琛废除掉了。

因为四方镇守将军的权力本就不低,将粮草之事交至于人,则是更加考验四方将军们的忠心。

也好在当前的四方将军们都是顾琛所培养出来的精锐。

对大汉;对顾琛;

这些人的忠心还是可以值得人放心的。

边疆稳定,军心不散。

那便可以保证整个大汉的基本盘。

对此,自是不会有人在意。

真正让百姓们在乎的是废除的鼓励生育之策。

其实这也是诸葛亮无奈的选择。

这个举措要在正常年间,便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在这种大灾之年。

终是有人会选择为了生存而多多生子,来减少赋税,甚至包括那些没有受灾之地的百姓都会如此。

大汉的赋税已经算是极低了。

诸葛亮必须要避免这种行为成为常态。

随着此事传开,天下各地对此非议不断。

大汉的民心瞬间便浮动了起来。

因为对于百姓们而言,朝廷此举便足以说明朝廷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

不得已——

诸葛亮在一边赈灾的情况下,只得上奏让刘禅改元。

改元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在百姓们没有完全失去希望之前,此举能大大增加百姓们面对天灾时的自信心。

炎兴十八年,七月;

刘禅于洛阳宣布改元“延康”。

寓意——大汉繁荣持续。

其实对于百姓们而言,他们自然是期待着刘禅能够于洛水祭祀。

谶纬迷信始终都是宽抚人心最好用的办法。

但这是朝廷的最后一道保险。

以诸葛亮的性格,就不可能拿民心来赌。

若是祭祀之后天灾仍旧不断,百姓们只会觉着大汉丧事了天命,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他绝不会轻易冒险。

赈灾持续不断。

饶是大汉的底蕴再怎么深,但在持续入不敷出的情况之下,当今的局势也是愈发险峻。

诸葛亮只能更为细心的做出各种规划。

这才稳住了四方逐渐动荡的人心。

但饶是他再怎么努力也终是无法改变大汉当前严峻的局势。

但就在这种时候,邓艾再一次的站了出来。

他屯田的本事再次震惊到了所有人。

来自蜀地的反哺大大减少了大汉朝廷上的压力。

可天灾又怎会如此简单的结束?

饶是朝廷再怎么尽力,但这种天灾也免不了死人。

虽然如今的大汉对于瘟疫已经有了详细的策略,但生活在四方的百姓也终是有人不知此事。

瘟疫悄无声息的在大汉蔓延了起来。

也好在顾氏第七代子弟在外。

他们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其中的危机,随后直接进行了大规模的隔离,这才阻止了瘟疫大规模的蔓延。

顾氏当前处理瘟疫的方式绝对可称之为天下之最。

无论是顾熙亦或是顾琛。

都给顾氏子弟留下了极多的可用手段。

可对于当前大汉而言,真正致命的难题是天灾会何时结束。

哪怕朝廷扔就在持续不断地赈灾。

但只要天灾不断,那么人心终有崩坏之时,而朝廷也终会有一天被完全拖垮。

延康元年;

灾害持续不断。

多年天灾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在这一年重现,蝗灾再次蔓延江东之地。

诸葛亮终是不得不用出所有手段。

先于六月亲自陪同刘禅,于洛水行祭,安稳人心。

同时间,他也是用出了顾熙昔年所用的手段。

——先是放出各种神迹的消息。

随后更是在各地建筑粮仓,向无数的难民表明朝廷仍有赈灾的能力。

诸葛亮的内政手段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完全彰显了出来。

他改良驿站制度。

减少运量期间所消耗的粮草。

铸造木牛流马,更为方便的从蜀地运量。

随后再根据各州受灾的轻重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赈灾方略,竭力的控制好一切。

他所做的一切,丝毫都不弱于昔年的顾熙。

——不!

有着顾熙的经验在,诸葛亮现在甚至是已经都超越了顾熙。

在这种大规模的天灾之下。

他能稳住整体的局势,便足以说明他的不凡。

有着当初那种连续不断地天灾经历在,这一次的人心离散只会变得更加容易。

能够做成这一切,便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紧张之意也是愈发浓郁。

——果然!

事情的发展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顾易也不能确定这会不会是历史修正再次出手,毕竟原本历史之中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天灾。

但他能够确定的是,这一次天灾所造成的影响定会极大。

他不得不出手了。

之前未曾选择出手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着诸葛亮等一众名垂青史的人物在,赈灾之事并不需要顾琛。

要是连这种配置都不能解决天灾的话。

哪怕就算是他出手,除非是真的能嫌起一场工业革命,不然的话也定是枉然。

可跨越时代的难度又岂会是那般轻松的?

但现在则不同——

虽然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大汉内部。

但顾易真正关注的还是外部的威胁。

时间不会留情,当初顾琛所留下的大将们已经不在年轻了。

虽然如今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顾易也不能断定他们的寿命还剩下多久。

但他也必须要做准备。

大汉的天灾,注定会削弱大汉的整体实力,让大汉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而四方的蛮夷绝对会在这种时期变强;

——甚至是重新一统!

届时若是大汉衰弱,历史便会重新再走倒车,回归到原本的发展之中。

这是顾易不能接受的!

以顾琛对那些蛮夷的所作所为来看。

但凡历史重归根本,那顾氏定会面对致命的威胁。

——当礼乐完全崩坏的时候,可就不会有人去在乎顾氏于民间的声望了。

若是当真一切回归老路。

顾氏的声望都不能算是顾氏的护身符了,而是催命符。

包括还有顾氏内部的危机。

无论如何,顾易这一次都必须要解决掉一切。

没有半分的犹豫,顾易直接在心中唤出了“家族信息”四个大字。

短暂的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并未选择更加优秀一些的第七代子弟。

而还是选择了顾烨。

第七代子弟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而第八代正是冉冉升起之时。

这才是根本原因。

游戏的提示瞬间便在顾易眼前闪了出来。

【是否确定立刻操控角色?】

【消耗成就点:300000。】

看着眼前的这道提示,顾易这一次立刻便选择了确定。

——他没得选择。

虽然以现在顾易的成就点来看。

他完全可以通过抽奖,将系统的幸运值抽满,最起码都能获得一个天级道具,或许可以彻底解决这次的天灾。

但这其中亦是有着不确定性。

而且最关键的是——

于顾易而言,他需要重振顾氏的人心,从根本上解决掉因为天下大乱所造成的影响。

眼前的提示如梦幻泡影般瞬间破碎。

刹那间,顾易周遭的画面猛地模糊起来。

他只觉视角飞速下沉,原本第三人称那能够俯瞰万物的“上帝视角”,转瞬之间便切换回了第一人称视角。

与此同时,仿若汹涌潮水般的记忆排山倒海般涌来,顾烨从呱呱坠地到如今十四载岁月的所有记忆,裹挟着每一处细枝末节,迅速被顾易吸纳、消化。

眼前漆黑一片,仿若置身无尽深渊。

也不知熬过了多久,就在顾易感觉时光停滞之时,朝阳缓缓升起,第一缕曙光穿透窗棂,悄然洒入房内。

伴随着床榻上的顾烨悠悠转醒,缓缓睁开双眼。

顾易眼前的一切画面在这一刻迅速凝实、清晰起来。

终于,天亮了……

“炎兴十六年夏四月,兖州河济断流,三辅自春徂秋不雨,赤地千里。

京兆尹奏:“扶风、冯翊麦禾尽槁,民掘鼠罗雀以食,道殣相望。”

七月丁未,太白经天,太史奏:“火德失序,咎在亢阳。”

十七年春正月,三辅复旱,昆明池竭。

三月庚子,江东霖雨五十日,江都县蛟龙斗于曲阿,丹阳、吴郡田庐漂没。

五月壬寅,长江决广陵堰,涛入城郭,会稽太守沉官牒于洪波。

是日建康地大震,钟山鸣三日乃止。

秋七月,并州雁门地坼二里,黑水涌出,腥不可近。

八月丙辰,凉州武威郡廪丘山崩,压民舍三百区。

时疫气自淮北起,青州北海郡十日间殁者二千余人,户皆悬素,哭声震野。”

——《炎汉书.五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