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齐使结束了对“秦罗之争”的围观后,
他终于决定返回故土。
“出海至今,已经有三年了。”
“我乘坐的船只,也经受了足够的风浪,想来是可以远航至深海的。”
齐使对着前来送行的,他在秦国认识的朋友们说:
“齐秦两国,都是经历了战国烽烟的古老国家。”
“秦国开拓了域外这么广大的土地,不曾让诸夏的威名堕落,这是很让我钦佩的。”
“现在,也该轮到齐国,为诸夏的扩张做贡献了。”
“不管风浪如何巨大恐怖,齐人终将在海上扬起风帆,传播诸夏的荣光!”
他的朋友们听后,纷纷发出赞叹,“这是很远大的志向。”
“难怪吴国占据那么肥沃的土地,却不能与齐国在海上争锋。”
吴国的情况,
秦人通过跟汉朝的往来,以及国中某些神出鬼没的消息灵通人士,是有所了解的。
对齐国欺负吴国一事,他们更是支持。
毕竟吴国的作风,
比起当年商周之时吴太伯“断发纹身”还要让诸夏君子们鄙夷。
毕竟前者只是因为根基不稳,从而采取的无奈之举,等到后面,也恢复了诸夏的文质彬彬。
但吴国却是在击败统治了吕宋的众多蛮夷土邦后,主动选择了沉沦。
这怎么会得到立足域外,时刻都警醒自己,不能忘记祖先,不能抛弃根本的秦人认可呢?
所以,
在秦人看来,齐国如果能够将吴国吞并,那还是一件维护诸夏颜面的好事。
当然,
如果齐国强大之后,能凭借自己那强大又灵活的水师,给汉朝添堵一二,更会让秦人感到高兴!
谁让听到汉朝这个死对头逐渐强盛的消息,
会让秦国感觉打了败仗还要难受呢!
齐使不知道秦人那阴暗扭曲的内心想法,对秦人的称赞,他只是露出了骄傲的微笑。
然后,
齐国的使团登上船只,沿着大河一路驶向入海处的港口。
而何博,则是充当起了这段路程的热心船夫,免费为齐使摇动起了船桨。
他对齐使说,“我划船,是出了名的快!”
“而且你曾替我实现过愿望,现在就让我报答你的帮助,为你送行吧!”
齐使当然不会拒绝。
他站立在船头,迎着河面上吹来的微风,目光扫过两岸的风景。
有许多人在河岸旁走动,或垂钓或洗衣。
距离较远一些,
还可以看到有眉目深刻的异族人,牵着骆驼、马匹或者牛羊路过。
这是齐国无法拥有的风景。
“所以说,还是要多出来走动,见一见世面。”
齐使忽然发出了离别的感慨,“如果一直闭塞在海岛之上,又怎能知道天地之大,世情之丰呢?”
何博笑呵呵的问他,“那你之后还会出海吗?”
“会的!”
“那我先前给你的玉佩,还请好好保留吧。”
“就让我借此蹭一蹭你的旅途,见识一下遥远海域的风景。”
齐使没有拒绝。
等到了港口,登上海船,齐使同何博道别。
他有些不舍,
但何博却眨着眼睛对他说,“总有相逢的时候,你何必悲伤呢?”
“你有这样的心力,还不如祈祷自己,不要在路过夏国时,又被抓走关到大牢里喂老鼠。”
齐使无奈的说,“夏国的皇帝,还能接见我,并命令臣子关押我吗?”
在安都城的时候,
齐使并没有一心向西,
若有条件,他会向别人打听夏国的消息,了解后者近来如何。
他的本意,
是出于诸夏亲昵,希望夏国能够从动乱中走出,恢复稳定。
可惜,
夏国在经历了两年的动乱后,丝毫没有太平的迹象。
东边的诸侯残党听说皇帝身死异国后,当即拥立了藏身民间的诸侯子嗣,宣称先太子的血脉,才是夏国当之无愧的主人!
而国都之中,由于皇帝死前并没有立下太子,所以又是一番争权夺利,许久后才定下由皇帝年幼的,连启蒙的年纪都没有到的嫡长子继位。
夏国就此分裂为东夏和西夏,并为“谁是正统”,展开了剧烈的争斗。
齐使觉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谁会关心自己这个路过的使臣。
毕竟夏国上有皇位争夺赛,中有世家大修庄园坞堡割据地方,下有太平道率领流民起义,整个国家都乱成一锅粥了。
哪里还有精力,浪费在会见外使这样的小事上?
“告辞了!”
转身走上海船,齐使对着岸上的何博招了招手。
有海风吹起,将风帆吹得满满涨涨。
随后,
大船渐渐的远离,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
又在海上漂泊了许久,
甚至经历数次惊险至极的风浪,齐使总算成功回到了齐国。
他向齐王吕鹏汇报这次出使的经历,并将自己书写的记录,呈交给君主。
吕鹏安静的听他说完,然后瞪着自己老花的眼睛,仔细的翻阅起了那份厚重的文书。
许久之后,
他很是感动的对齐使说,“真是辛苦你了!”
“有你这样的臣子在,齐国怎么会不强盛呢?”
被夏国扣押凌辱,也不肯低头,这是齐国的“苏武”啊!
齐使只谦逊的回道,“维护国家的尊严,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吕鹏欣慰的点了点头,“不骄不躁,这是君子的品行。”
“但寡人却不能因为你是君子,便以方欺之!”
“忠诚就应该得到奖励!”
他挥了挥手,为齐使赐下大量的财宝和田地,并提拔他担任国中要职。
但齐使拒绝了这项赏赐。
他对吕鹏叩拜道,“臣有航行于海上的志向,希望大王可以成全。”
吕鹏有些惊讶他的选择。
航海,
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更何况之后的海途,吕鹏是要派人向东边的荒芜海域进发的。
比起沿着海岸线,就可以到达秦夏,乃至于罗**航行路线,其难度要远远超出。
所以,
吕鹏只想效仿当初齐王建派人开拓东瀛的旧例,选择几个不受重视的年轻贵族作为领袖,在从国中招募勇士成为船员,去大洋深处探路。
像齐使这样的人物,
他是希望留在朝堂,以为下一代齐王肱骨的。
于是,
吕鹏试着说服对方,让他放弃冒险的想法。
可齐使的意志很坚定。
“人生在世,怎么能不追求名留青史,启迪后人的伟业呢?”
“而且大王时常教诲我们,要想繁荣齐国,就要勇于闯荡!”
“我怎么能因为恐惧危险,舍不得自己的性命,而违背您的教导呢?”
吕鹏听了,便感慨着说:
“寡人哪能再阻止你呢?”
“汉朝的张骞开拓了西域,你要为我齐国去开拓海疆了。”
“希望你可以得到鬼神的庇护,平安渡过一切风浪,到达大海的尽头。”
齐使叩首道,“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