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扶 第189章 两两相望唯余失望

江月不由得轻叹一声,引得萧云笙看了她一眼,眼里包含了很多东西。

他今日很不同,平时那般少言少语,这会只顿了顿,便继续说着这屋子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我母亲在宫里日日鲜花汁水养着,一双手也从未做过刺绣,沾染过春水,从未吃过苦。

和我父亲相知没多久,我父亲便又出征,不久后传回我父亲在前线失踪生死不明,那时她正在准备先皇的祝祷礼,当即自请出宫。”

萧云笙说这话时,唇角的笑怎么看都透露着无奈。

“她不会骑马,其他人听到打仗早就拖家带口躲得远远的,偏她将全部积攒的钱财拿出来到底找了人驾马车带她去前线,最后几十里路实在无人敢靠近,便将自己和马捆在一起,沿着人家指着的方向连夜赶路。等到了营地,马累死了,她的手也勒的血肉模糊,也是从这儿以后,她再没抚过琴弦。”

江月忍不住泛酸。

即使没见过萧云笙的母亲,可只听着都能想象出一个鲜活的人,奋不顾身的模样,这样的女子活的像如同一捧烈火,让人忍不住心向往之。

“后来呢,后来如何了?”

江月忍不住出声催促他继续说。

有美在侧,又为他如此奋不顾身,两人心里又早就彼此欣赏,按戏文里该是郎有情妾有意的佳话才对,可为什么,最后就变了心。

还因为妾室闹的萧家被贬。

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江月心里翻涌了很多心思,悄悄去看萧云笙,他沉浸在回忆里,表情很淡,但手上攥着的拳头被捏出暴起的青筋,邪泄露了他心底的不平。

江月心里一疼,顿时为她的鲁莽有些不忍心,轻声问着:“将军,不如咱们先回去,日后再说。”

萧云笙缓过神,安抚的笑了笑,却缓缓摇头:

“前线的境况远比传进京中的要艰险,为保粮草,我父亲只身涉险引走敌军。”江月想起他一战成名,被百姓津津乐道至今的战役,也是只身犯险。

不愧是父子。

“一人难抵千军万马,他的失踪其实是被生擒了,但也万幸那些人知晓他的身份,暂时留了一命。”

“定然是他们知道萧府的名声,不敢轻举妄动。”

“不,他们是在谈判。”

萧云笙摇头,目光早就穿透了屋舍,放在那片战场上。

“以我父亲的头颅为筹码,谈放人的条件。”

“朝廷,定然会拿钱赎人吧……”

江月表情僵住了,若是从前她定会毫不犹豫自己的想法,但经过这次的事,她愈发看不懂了。

过去总说朝廷,说官家,勤政爱民,是个好皇帝。

可却对二皇子烧死那么多人毫不在意。

百姓的性命不重要,可这是将军,总也不会不在意吧。

“若被擒为人质,不能逃脱时,自刎才是归途。”

从萧云笙口中说的每个字都清清楚楚,甚至连情绪都没有,仿佛他说的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不相干的事。

自刎,会被后人歌颂。

若为了活命,成了辱没朝廷脸面的存在,失了气节会被世人辱骂百年。

萧云笙说的淡然,抽出怀里的**。

他用长枪,也用弓箭,却时时刻刻带着这**。

江月见过这**,之前对着傅蓉发誓便是这一柄,这会子突然反应过来,萧云笙日日带着,防身是第一,但最重要的,是怕他若有一日会沦为阶下囚,用来自刎,能不失了气节的活着。

“荒唐!”

江月站起身,一张小脸气成一团。

攥着袖子走了两圈,心里还是被堵的闷疼。

“为了守护百姓,国家已经牺牲了这么多,为什么想要活成倒成了罪!难道不该为了自己爹娘好好活着,不该为了自己的姓名活着么?”

一想到每一次将军上战场,每一次都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江月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下意识看向萧云笙的手。

她知道这双手上头每一处茧的薄厚,日日夜夜练习御敌,日日挥舞着长枪握着刀剑磨出来的。

她也是亲眼见过他那衣袍下数不胜数的旧伤。

没人比他更了解,被生擒后,萧老将军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

什么心境。

“萧老将军定然是逃出来对吧。”

江月都已经开始回想从前听的故事里,有什么是她没注意的,能从这些陌生的过往里找到百姓口中熟悉的版本。

没想到萧云笙露出一个古怪的笑。

“是逃出来,但,也丢尽了颜面。”

“朝中有人怕这些能让蛮夷重新整顿兵马,所以一直上书一拖再拖。更何况答应了这些,便是明晃晃的让步,所以朝中一大半的官员跪在御书房阻止官家答应。

身为将士,我自然明白答应,让步便是辱没朝廷的颜面……”

蛮子失去耐心毁了他父亲的手,让他再无力拉弓以他当年的宏图规划不出半年,蛮疆就被攻下,拿回大半的草原。

这是人人都心知肚明的事。

却无一人说出口。

萧云笙指尖捏碎了铜镜,鲜红的血液顺着他的指尖滴落在地上,妖冶刺目,让人心痛。

江月惊呼一声,急忙扯起衣袖按在伤口处。

低下头轻轻呼着气安抚着他的伤口。

好不容易包好了伤口,看着那伤口不出血江月放下心,撑着身子就想坐起来,却被一只温热的手掌按住了头揽在了怀里。

江月抬头对上他无声的黑眸,长睫轻轻颤动,竟然觉得莫名的心慌,急忙转过头不去看他,伸手想将他推远些。

挣扎了几下挣脱不开,又怕碰到他的伤口,只能佯装淡定催促着他继续说下去:“还没说完呢,你母亲,后来又做了什么。”

萧云笙忍了又忍,指尖微微捻动将想要捉住她长睫的心思压了下去。

明明那长睫没贴上他的手臂,但每一次眨眼都如同蝴蝶振翅,心不由自主都跟着轻轻颤抖,只觉得又痒又麻。

喉咙微滚,萧云笙将目光望着屋里的铜镜,几个呼吸才缓缓平息起了翻涌的欲望。

“什么都没有,是我母亲等不住了,悄悄换了最美的衣裙,带着琵琶就这么独自迎着数道利刃一步步走到了敌营。”

江月的手紧紧握着,连呼吸都忘了。

她自小听过,四面环绕的邻国,就属北方凶狠,那蛮夷还有着吃生肉喝热血的行径,行事没有法纪更是肆意妄为,将女子一贯当成牲口打骂。

她这些日子也亲眼所见那些蛮夷的荒诞放浪。

曾经有个放羊女走错了方向被那蛮夷抓走。

最后只剩下撕碎的衣物和一堆骸骨。

萧云笙的母亲亲就这么过去,无疑抱着羊入虎口必死的决心了。

许是江月太过紧绷,萧云笙没有回头却洞察一切,用手轻轻抚在她的手背上,用着轻柔的力道无声无息替她**紧绷的神经,防止抓伤自己。

“许是她样貌让人怜惜,没人将她放在眼里,又或是这场仗早就将人的心智折磨的麻木痛苦,遇到这么个新鲜事每个人都想看看她究竟要做什么,就这么让她毫发无损深入敌营,她一口气找到了那敌军将领面前,说是献艺,趁着蛮夷军中放荡欢笑时,把酒水里下了药,让他们昏睡时带着我父亲逃了出来。”

“相识三月,她和我父亲连面对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说话,论起关系更是无处谈起,可偏偏就是这样,她还真把人救出来了。”

江月眼睛瞪着圆圆,这些字不难理解,可拼凑在一起怎么都匪夷所思,萧云笙扶着额冲着她无声苦笑,对着这段过往有些哭笑不得。

他初次听到这段过往,也是这样的表情。

萧云笙过去不懂,更不信,但……

他低头看向江月,满头的乌发铺在他的膝上,莹玉般的小脸微微皱着眉,手无意识抓紧他衣摆,像是乖顺可爱的兔子,心里如同化成了一汪温热的春水,只剩下柔情。

自从遇到了江月。

“我母亲被带到关押我父亲的营帐里,见着他满身是血伤口化脓,昏昏沉沉早就没了意识,就这么背着他一步步走回边关。但我父亲从此也做不成武将了。”

萧云笙还保持方才环抱着她的姿势望过来,轻咳一声别过头,柔美的眼瞳带着羞意只盯着一旁跳动的烛火。

“可我记得,萧老将军,还执掌军营了数十年,哦!想来,定是夫人在宫里久了,知晓他们不会寒了忠勇之辈的心。”

这话若是宫里任何一个人听了,都只会笑话她的痴傻。

萧云笙面上飞快闪过一丝讥讽但没有回答,只淡淡岔开了话:“我母亲在军营那几日,求了营里能见到的人,一个个哀求他们在做的请愿伞上签字然后托人快马送回到宫里。”

“有了军中人的请求,朝廷答应了条件,没让我父亲被贬。”

提起的心终于落了地,但眼眶却早就难耐的通红一片。

这故事说出来,只是一瞬间的事儿,可在那时,萧云笙的母亲亲每一刻都是在惊恐和不安里度过的。

江月时而皱眉,时而叹气哀伤。

灵动的眼睛将她内心所有情绪展露无疑,随着萧云笙话里的往事起起伏伏。

她不知晓自己的样貌在烛火下更加灵动,天生的柔媚却保持着一分憨直的傻气,让人想要蹂躏在怀里狠狠欺负。

喉头滚了又滚,萧云笙嗓音沙哑的不像话。

突然冷不丁问了毫不相干的一句话:“你可会不在意名分嫁给一个不知生死的男子?”

原还在悄悄抹泪的动作楞在原地,只觉得莫名其妙。

但他语气认真,江月也正色起来。

很淡的笑了笑。

“您难道忘了,我是怎么进的萧家。”

“我们这种人,哪里有什么选择。”

若是当初有的选,谁也不会愿意被当成物件一样被人买卖。

萧云笙眼眸一颤,声音愈发低哑痛楚:“抱歉,都是我不好。”

江月听着他的歉意,心里一动,急忙摇头。

“这是奴婢的命,怎么怪也落不到您的头上。”

还在愣神,便被急切的揽在怀里。

“日后再也不会了。”

头顶传来萧云笙带着轻颤的低喃,既像对她的承诺,又像对他自己的强调。

鼻息里扑面而来的青草气息安抚了她不安的情绪,平日她定会害羞想要挣脱。

但也许是这夜色正好,烛火不足以照出她的羞涩和脆弱,江月可以任由自己贪恋不舍这个怀抱,没有萧家,没有太子,没有乌月镇的大火,只有她和眼前莫名其妙和她命运搅和在一起的人。

江月将头完全埋在萧云笙的臂弯中,所以没看到萧云笙眼底的后悔自责。

两人都不愿意打破此刻的温情,一旁的烛火又爆了几个火花。

江月睁开眼睛,美眸里明明是一片涟漪可深处却更多是坚韧,这承诺很动听,让她几乎就要不顾一切的答应相信。

可江月向来不愿让自己成为任何人背负的枷锁。

轻声开口,岔开了话题:“后来呢,是不是回京后他们就成亲了?”

没等来江月的回应,萧云笙沉默了片刻。

重新开口,继续说着没说完的故事:

“萧家人接到我父亲时,他依旧重伤昏迷。但我母亲从那日后便消失在人间,恰逢太后病逝,举国哀悼,没人记得曾有过一个戏子,更没人知晓有人冲进大营,做了这些事才换回我父亲。

又过了七日,上官府送出一顶小轿径直进了萧府同还昏迷的父亲完了婚。”

江月有些意外。

这才明白萧云笙为何刚才问她那个问题。

她如今也知晓了一些京中女眷和门第高低。

若真论起来,上官府里曾出过两代皇后,如今的上官老爷更是三朝元老。

当年,若是上官家愿意,萧府主母是可以直接进宫册封贵妃的。

连大婚的仪式都没举办,更是连萧侯爷能否醒来都不确定,也愿意这么嫁进来,定然是早就心悦他许久,才愿意如此委屈。

但这样,又辜负了另一个女子……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