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220章 南龚樰北朱霖的首次PK

魏明把梅琳达的信收好,从今天开始自己也算是在海外有资产的人了。

鸡蛋绝对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

他佩服那些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退路的人,但他从不会那么严格要求自己,当个俗人挺好的。

除了中午去教职工食堂吃了个饭,魏明今天一直在学校,因为他给梅琳达写的新童话故事已经到了尾声,都是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的。

今天他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搞定它。

而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还碰到了平安叔。

因为魏明太忙,回来之后叔侄俩还是第一次见面。

“我听小红说,你爸跑山东去了?”

“嗯,之前帮剧组养牛,现在牛要拍戏了,他也得陪着,我最近还收到了他的信,他说回头想养一头奶牛。”

“哈哈,这也算是施展所长了,养着玩呗,有你这个儿子他也不用奋斗了~”

是啊,魏明都羡慕老魏,他命真好。

“你婶子又带回了一些你的读者来信,你抽空取一下吧,挺多的,不过你现在应该也不怕没地儿放了。”

“是啊~”又买了个四合院,肯定够用了,不够再买。

魏明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又买房的事告诉平安叔,因为那里他也想安电话,可能还要利用北大的关系。

正要说呢,平安叔又道:“要不你到时候叫上小红和云云,她们俩来了之后你婶一直说要在家里请她们吃个饭。”

魏明道:“要不还是在我那里吃吧,顺便认个门。”

“认啥门啊,你忘啦,你婶去过。”魏平安哈哈笑道。

魏明:“我是说我新买的那个家。”

“啊?”平安叔的笑容戛然而止,“新,新买?”

“嗯,我心想手里攥着那么些美元也没啥用,所以之前小梅和彪子辞职要搞个体户,我就投了些钱,在西单弄了个服装店,但还剩不少,干脆又在故宫边上买了个四合院。”

“呃……”魏平安无言以对,魏解放何止不需要努力了,他下半辈子可以随意挥霍了啊!

这一刻魏平安都羡慕他解放哥了,也不知道喜子将来能不能有他明哥一半的出息。

“行吧,那什么时候去啊,我把喜乐从他们姥爷那里接回来。”

魏明道:“20号那家服装店就要正式开业了,可能会比较忙,而且房子我还没有正式拿到手,等手续弄清了,估计月底吧。”

“行,你们那家店搞得怎么样啊?”魏平安又关心道,他现在也是在搞创收,所以对做生意很上心。

魏明:“现在看应该没什么问题,第一天销售额就破千了,您和我婶也可以看逛逛,小梅肯定会给你们打个狠折的。”

之后魏明又告诉平安叔具体的地址,他欣慰地点点头记下了。

“其实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王选老师的那个项目今天又近了一步!”

“哦?”

原来今天他们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这个项目距离实际应用越来越近了。

到时候起码全国这么多出版社和印刷厂就足够北大大赚一笔了,这是很大一片市场,魏平安甚至还想到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赚外汇。

吃完饭回到图书馆,魏明用一个小时完成了最后一节,然后又花了两个小时从头看了一遍,相当满意。

离开图书馆前他把之前为了创作借阅的关于非洲的科普书籍以及莎翁《哈姆雷特》还了回去。

同时他又给小红借了一些经济方面的书籍。

负责借阅的林老师笑道:“小魏你什么时候入职我们图书馆啊?”

看来这件事图书馆的人都知道了。

魏明也笑:“估计要等我考上函授生了,到时候边工边读。”

“我们图书馆上下是热烈欢迎的,我们这里工作环境不比校刊社差,而且最近也进了一台复印机。”

“哦,是吗!”魏明开心不已,那以后就不用回校刊社借了。

中国是从78年开始引进国外复印机生产线的,如佳能、理光、小西六,算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第一波普及浪潮。

不过这种设备太贵了,十几万一台,哪怕是高校也很少。

但是真的方便啊,魏明的稿子需要一稿多投,而且自己还想留底,几万字,用手抄太费劲了,所以魏明现在每次写完都用校刊社的复印机复印一份,他原价照付就是了。

其实如果让小红给自己抄书的话,估计比复印机会便宜不少。

唉,想想复印机的价格,魏明叹息一声,自己还是不够有钱。

还有打字机也是写作者很需要的,那个倒是没那么贵,只不过现在的中文打字机便利性差的太多,还得再等几年,等四通的中文打字机面世,就可以入手一套了。

不过真正值得期待的还是个人电子计算机时代啊!

在感慨和畅想中,魏明离开了校刊社,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再寄出去吧。

等他回到家小红她们俩还没回来,估计是新人还没到位,魏明随意地打开电视机,看完新闻又看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节目是这个月新设的,由国家气象局的预报员每天赶到中央电视台演播间录制,过几年才会换成央视的主持人,并渐渐变成大家熟悉的模样。

当小红她们回来后,第一时间也是问他:“哥,你看天气预报了吗,明天下雨吗?”

听到是大晴天她们就放心了,下雨不仅出行不方便,而且也会影响服装店的销售业绩。

“哥,今天文化哥让我收钱管账,你猜今天卖了多少!”

“应该还是过千了吧?”

“一千三百八十六!”小红得意地报出一个准确数字,比第一天还多。

通常开业第一天,哪怕是试营业,销售额都会更高一些,而现在销售额越做越多,应该是购物模式得到了顾客的认可,甚至可能已经开始口口相传了。

魏明表现的很平静,什么时候销售额到了五位数,他可能才会激动一下。

“哥,今天我听到顾客议论什么《庐山恋》,说是那部电影特别好看,而且我们的衣服跟女主角穿的一模一样。”小红又道。

魏明:“对啊,咱们的女装就是根据那部电影来的,肯定一模一样啊。”

“那电影是不是很好看啊?”魏红一脸期冀。

云云在旁道:“文化哥说明天就会有两个新的导购员加入,我们可以提前下班了,所以小红想看那部电影。”

小红期待地点点头,长这么大她还没在电影院看过电影呢,有限的几次观影经历都是在村里看的露天电影。

魏明:“哦,这样啊,还是值得一看的,你们想看啊,那行,明天我帮你们搞两张票。”

正好他也要去找卫师傅验收海报了。

“哥你不看吗?我们一起看吧。”小红道。

魏明:“哦,我已经看过了。”

有陪她俩看电影的时间自己陪陪霖姐不好吗。

第二天中午魏明跑了一趟大观楼,白天看电影的队伍竟然都排出老远,《庐山恋》确实火了,最近看报纸也经常看到相关报道,哪怕是跟电影没关系的报纸。

他先是走后门拿了两张票,然后来到卫师傅的工作间。

此时的卫师傅正在创作《庐山恋》的海报,而且是同时创作两幅,另外还有一家电影院也找他画,现在《庐山恋》这么火,一幅海报能用几个月呢。

魏明看了一眼两位姐姐的巨幅海报:“看着不像啊。”

卫师傅不语,只是默默把两幅画吊了起来,让魏明往后站。

“哎呀,像!太像了!把两位模特的神韵都照顾到了,卫师傅技艺精湛啊!”

卫师傅:“到时候就按照这个高度来悬挂就行。”

魏明爽快付了尾款。

今天还不能挂起来,魏明把海报送到了梅文化那里,让他在19号打烊之后再挂,到时候海报和招牌一起亮相。

“还有鞭炮准备好了吗?”

梅文化:“放心吧,妥妥的!”

然后魏明把票给了小红她们就走了。

梅文化羡慕地看着那两张票,他也好想好想跟云云去看电影,听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可惜这个店根本离不了自己。

自己不在柜台管账的话就要多招一个人,现在除了小红外已经有五个导购员了,暂时不宜再增加人手了。

~

同一时间,魔都。

龚樰看着龚莹手上的票也是无奈一笑。

“今天临时需要加拍一场夜戏,所以晚上我不能陪你看电影了,”龚樰对妹妹道,“要不你找嫂子或者大姐看吧。”

“嫂子和大哥,大姐和姐夫早就看了。”龚莹叹了口气,“那我就找别人看吧。”

“嗯,现在电影这么火,听说很多人排队都买不到票,你在电影院随口一喊,说不定还能加价卖出去呢。”龚樰笑道。

龚莹嘟着嘴:“那我不成黄牛了吗。”

其实龚樰也很想看的,身在魔都,比燕京人能更感受到《庐山恋》的热度,妈妈现在都开始叫爸爸找裁缝做几件张渝在电影里的衣服了。

还有郭楷敏,这家伙在剧组里愈发聒噪嘚瑟了,其实这部电影主要红的是张渝,但郭楷敏毕竟也是男主角嘛,他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就是这几天张芝华心情不太好,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张渝亲了她男朋友,她现在整天都泛着醋酸味。

所以龚樰暗下决心,为了不让小魏变成张芝华这样,以后自己可不能拍这种亲热戏。

想到亲热,她又忍不住想到了小魏那可以上教科书的吻技,哎呀,不能再想了。

目送妹妹离开后,龚樰回到上影厂,进门的时候大爷叫住她。

“小龚啊,有你的包裹,燕京来的,你走的时候记得拿一下。”

“啊,我现在拿吧。”她知道肯定是小魏的,根本等不到下班了。

在正式开拍之前她打开包裹瞅了一眼,是衣服,《庐山恋》里女主角穿的衣服!

并不是全部,都是魏明挑选的适合雪姐气质的。

他估计魔都应该没那么快出现模仿的《庐山恋》女装,所以他赶紧给雪姐送过去一些,让她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龚樰心中欢喜,打算回家之后再给他修书一封。

而龚莹来到大光明影院后,看到队伍已经排到了路上,她正要看的这场已经没有空座了,排队的人都是等晚场或者明天的票。

她也是一大早抢的票,却被姐姐放了鸽子。

正想着该怎么开口把多余的票卖出去,就听到有人喊自己:“莹姐?”

然后龚莹就在长队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阿龙啊!”龚莹笑道,“你是在排《庐山恋》吗?”

“嗯。”

“自己看?”

“嗯。”

龚莹当即把他拉了出来:“算你运气好,姐姐请你看电影。”

“啊?”

“走吧,我多一张票。”

阿龙迈着内八步跟着:“莹姐你的脚没事了吧?”

“歇了两天就好了,不碍事的。”

虽然她这么说,不过看完电影之后柳如龙坚决要把她送回家:“天黑了,不安全。”

“行吧。”龚莹答应了,反正也不是第一回了,而且路上两人也能聊聊电影里的剧情。

只不过当他们在弄堂口被龚莹大哥龚徐看到了,这就很尴尬了。

龚徐就审犯人似的问柳如龙多大了,什么地方的人。

弄得龚莹很尴尬:“大哥,我们没有在谈朋友,阿龙就是一个普通朋友。”

阿龙:“对,普通朋友,我们就是刚看完《庐山恋》,我担心天黑不安全。”

好家伙,还刚看完电影,还是《庐山恋》!实锤没跑了。

龚徐笑道:“你大姐和大姐夫被我撞到的时候也不承认,小伙子要不要上去坐坐啊。”

“不了大哥,我怕赶不上末班车,我先走了。”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的阿龙吓得落荒而逃,不过事后他复盘,觉得自己有什么可害怕啊,该害怕的应该是阿明啊。

龚徐和龚莹回到家后,龚徐立即向父母汇报了小妹的普通朋友阿龙这件事,而且龚樰已经回来了,眼睛瞪圆默默吃瓜。

听到都一起看电影了,父母也误会了,当即问儿子那小伙子的情况,他们也希望24岁的小女儿能早点解决人生大事,给二姑娘打个样儿。

龚莹:“好,我自己来回答,首先他是外地人,河北的。”

一听这个,父母兴奋的情绪顿时大打折扣,外地人啊。

龚莹继续道:“而且只有19岁,没有正式工作。”

“什么!”老父亲直接站了起来,觉得差五岁,年龄差的太多了。

龚莹松了口气,这下子她耳朵根子总算安静了。

只是默默吃瓜的龚樰神色也暗淡下来,五岁爸爸都接受不了,那八岁岂不是更难。

龚莹也意识到了这点,晚上睡觉的时候努力安慰姐姐。

“小魏比阿龙优秀太多了,爸妈在他面前根本没有挑剔的资本啊,你就放心吧。”

龚樰总算露出了一抹笑意:“看在你这么嘴甜的份上,我今天带了几件衣服回来,你挑一件吧。”

“啊?”龚莹开始翻,“这,这都是张渝在电影里穿过的衣服啊!”

龚樰:“这可不是道具服,是小魏寄给我的,是他们服装店在卖的新衣服。”

“哎呀,小魏可真聪明,他肯定能赚大钱!”龚莹道,“我选这件。”

龚樰心道,应该吧,小魏说过,将来赚了钱在魔都给自己买个老洋房。

只是为什么要在魔都买呢,难道他愿意跟自己留在魔都?

想到这龚樰心头又是一片火热。

~

到了十九号,把导购员都送走后,梅文化又叫人搭梯子把海报挂上去。

完成之后他看着两位嫂子,心想绝了,就凭这两大美人都不知道能吸引多少顾客呢。

尤其是女顾客,穿了那么多年单调的蓝绿色,看到两位美女穿着时尚的衣服能这么漂亮,肯定也想试试穿在自己身上什么样吧。

所以梅文化提前跟制衣厂说过了,这两套衣服他定的数量是最多的。

今天小红因为下班早,没有把当天营业额带给魏明,梅文化是真想让明哥知道,今天店里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块了!

所以他们每个月减掉所有开支和成本,纯利润恐怕要超过两万了!

要不是头上戴着紧箍咒,他肯定在店里安排十个导购员,再安排一个店长,一个会计,彻底把自己解放出来做更重要的事。

一想到《庐山恋》在全国大城市都火了,但东方新天地却只能在燕京卖那些衣服他就心痛。

多么广阔的商机啊,浪费个屁的了。

20号是星期天,也是每个星期西单商业街最热闹的时候。

平时对东方新天地关心不够的魏明今天也要过去帮忙,要不然真担心忙不过来。

经过这么多天时间,《庐山恋》发酵的也差不多了,在燕京有数以万计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看过了。

而西单新开了一家很特别的服装店,不仅款式新,而且可以和服装零距离接触的消息也通过前几天顾客的嘴口口相传,具备了一定知名度。

早上七点钟魏明骑车带着两个妹妹就到了东方新天地,此时街上还没什么人,但只要有人路过都会驻足欣赏龚樰和朱霖两人的海报照片。

一是够大。

二是够美。

魏红都震惊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呢,那么老远就看到了!”

云云仰望着:“好美啊!”两位姐姐宛若神女降世。

魏红突然反应过来:“诶,另一个不是朱霖姐姐啊!”

一开始她还以为都是朱霖呢,但仔细一看,这分明是两个人。

“另一个也是我朋友。”魏明看着海报道,两人的海报是面对面的,就像是看着对方,在海报中间是他们的招牌,之前一直蒙着,现在还没揭晓。

店里面除了梅文化外,还有四个穿着统一**的正式员工,以及四个穿着便装的临时工,而正式员工也在试用期。

她们都是20来岁的年轻女孩,梅文化在选择的时候特意选了颜值高一些的,看着和气一些的。

当然,跟云云比都差点意思,云云的亲和力在店里是有目共睹的,哪怕她话不多,但依然是销冠。

一共10个导购员,应该够用了,梅文化作为经理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魏明安慰他:“放轻松,可能没那么多人,说不定销售额跟昨天差不多呢,昨天多少来着。”

“两千呢。”他小声道。

魏明:“今天争取干到三千。”

还没到开店时间,外面已经围了不少人,主要还是两张巨幅海报吸引过来的,其中不少都是附近店面的工作人员。

最近这家新邻居可是很出风头的,不少人都逛过,体验也相当好,今天总算要正式开业了。

因为他们都不是做服装的,所以对这家店的态度还是比较欢迎的,多吸引一些客人,他们没准也能跟着获利。

而且就算抢走他们的生意又如何呢,都是公家买卖,生意好又不给自己涨工资,生意少自己还轻松呢。

不多一会儿彪妈也来了,今天还有一个剪彩仪式,由她和梅文化进行,魏明毕竟是公众人物,选择减少曝光,以免占用公共资源。

八点一到,小红和云云分别点着了两挂红色鞭炮,威力不大,但响数多,而且爆开之后落了一地红纸,也显得喜庆。

然后梅文化、彪妈以及一位街道领导一起完成了剪彩,这位领导是一直很支持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分担就业压力,可惜梅文化胆子小,不敢迈太大的步子。

因为一旦形成不好的舆论风潮,领导搞不好会第一个对他下手来自保。

之后招牌揭开,“东方新天地”五个大字出自吴作人先生,魏明给了润笔费的。

开业之后,除了全场八折的字样外,又多了一行“两件七折!”

也就是说只要同时买两件衣服就能打七折,甚至都不需要买衣服,帽子、围巾、鞋子、皮带、墨镜都可以。

“这个优惠只限一天!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哦!”梅文化大喊一声,然后开门放顾客进去。

毕竟是正式开张的第一天,梅文化要把“东方新天地”的招牌彻底打响,所以也舍得给顾客让利。

明哥说有3000销售额就可以了,但他不这么看,他觉得能达到5000!

听到这么大的让利,有些顾客已经动心想买两件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立即回家拉邻居朋友过来一起买。

两个人假装一个人,不也是七折吗!

……

(今天保底,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