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几人十分赞同这话,皆是欢喜地看着这场雨。
“下雨就好了。”上官全伸出手接了点雨水,大大地笑着,“有了雨水,庄稼才能生长。”
经过这段时间的游历,他才真正明白老百姓过的日子,才明白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花韵坐在牛车边缘的地方,看着这场雨,“希望多下几场雨,光是一场雨是不够的。”
郑星光用扇子给自己和木宝宝扇着风,别看下雨了,可依旧很热。
木宝宝一个小姑娘,不好在这么多大男人面前换衣裳,木平平只能给她擦一擦。
好在这天气热,不担心会伤寒。
“确实是一场雨不够。”木平平说道,“干旱了这么几个月,得多下几场雨,地里才能浸透。”
“若是地里不浸透,庄稼还是活不了的。”
桑叶几人又学到了,原来种地还有这些学问。
“咱们先进村?”桑叶问道。
木平平指了他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并未卖,咱们打扫打扫便能住。”
车夫架着牛车,往他指的方向走。
村里是泥地,雨水一多就变成了泥地,幸好这会儿雨水还没完全浸透地面,牛车能很好地走。
一进村,便看到好些孩子在雨里跑来跑去,还有不少大人都在那淋雨。
每一个人皆是很开心。
“盼了几个月的雨,可算是落下来了。我只希望,这场雨多下一会儿,浸透了地,咱们才好重新栽种。”
“我看这场雨是要下一阵儿的,不是阵雨。”
“这场雨再不下来,村里的水井都要没水了。”
“嗳,那是谁家的牛车啊?还是两辆,好生气派。”有村民注意到了两辆牛车,“你们看,还有护卫。”
这下子,在外淋雨的村里人都注意到了这两辆牛车。
“是好气派的牛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气派的牛车。”
“会不会是镇上来的?时不时便有镇上的大户人家,来咱们村子,想让孩子在咱们村的私塾上学。”
就在这时,木平平从牛车里伸出一个头来,和村里人打招呼。
“各位叔叔婶婶,我是平平,我和妹妹回来看看。”
先打好招呼,免得出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
木平平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在融都这么久的时间,又在外游历了许久,他已是褪去了庄稼汉家小子的那种感觉,给人一种大家族子弟的感觉。
村里人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木平平,都愣了下。
“是平平啊。我都没想到,这孩子会回来看看,当初我想着这一家子是不会回来了。”
“融都果然养人。你们瞧瞧,如今的平平多俊俏多有气质。”
“平平,你和宝宝回来住多久?”
木平平笑着道,“住不了几日,就是顺路回来看看。”
“外面下着雨,我们先回家收拾收拾,得空了再和各位聊一聊。”
村里人都是看到马车里有几个俊俏的公子哥的,还有之前在村里住过的小公子。
“你家什么东西都没有,我给你拿桶拿抹布。”
“我拿点菜肉和米面这些,平平你们看看还缺不缺什么。”
“我去和村长说一声。”
村里人都各自去拿东西了,也有去通知村长的。
“相对来说,还是杏子村要哦舒服一些。”郑星光有些怀念的说道。
“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和算计,更没有那些腌臜的事。”
村里人相对要淳朴一些,便是有小算计也不是要人命的那种。
桑叶三人都是第一次来杏子村,暂时发表不了意见。
木宝宝奶乎乎地说道,“是的,村里人要好很多的。”
“小哥哥,咱们赶紧回去,晚点儿就不好走啦。”
前脚,木宝宝一行人到了家门口。
后脚,村长几人便带着不少东西和钥匙来了。
村长赶紧将大门打开了,又将钥匙递给了木平平:“平平,你和宝宝离开时再把钥匙给我。”
“这些日子,我时不时就让儿孙来你家打扫打扫,在堂屋住上两日。”
“这房子啊,得时不时有人住才行。若是长时间没人住了,很快就会坏的。”
拿着东西的村里人,自发开始帮忙收拾。
有帮忙卸下牛车上的东西的,也有收拾屋里屋外的。
护卫们也忙碌了起来。
木宝宝一行人和村长站在屋檐下聊天。
堂屋还未收拾出来,这会儿满是灰尘。
“村长,真是不好意思,我们突然回来。”木平平歉意道。
村长佯怒,“平平,你说这话,我可不爱听。”
“这里是你们的家,你们想何时回来便何时回来,哪有这样说的。”
“再说了,若非你们一家心善,村里不会有私塾,村里人的日子也不会过得这么好。”
他习惯性地想旱烟,又在看到几个贵公子后止住了念头,“就拿你家的烤肉来说,村里那几家赚得可不少。”
虽然是木家出烤肉料,这几家每个月要给一部分银子给木家,可这几家赚的也不少。
新房建了,时不时便能吃上一顿肉,还能扯上一身新衣。
村里不知多少人羡慕这几家,后悔的更在少数,还有很多想和这几家一块做生意,或者是结亲的。
这几家也是清醒的,结亲选好人品的,一块做生意那是不可能的。
桑叶几人不参与这个话题,站在那看下雨。
木宝宝拉着郑星光这里溜达溜达,那里溜达溜达,时不时帮点儿小忙,得到了村里人的夸赞,乐滋滋的。
木平平脸上的笑意不变,“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对了村长,村里的私塾如何了?”
村长明白他这是不愿意多说这件事,便顺着他的话说,“很不错。”
“我按照程先生说的,村里的私塾男女孩子都收,但要看人品,且在私塾里闹事的一律赶出去。”
“连镇上有几家大户人家,都将孩子送到私塾来了,县令大人对私塾也颇有照顾。”
其实,他也明白,县令大人对私塾颇有照顾,是看在程先生和邓大夫的面上,是想走他俩的关系。
木平平也是清楚这些弯弯道道的,“私塾里可有孩子学得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