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的是真是假

木宝宝不是太懂这些,她转动小脑袋看向桑叶,“大哥哥,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桑叶垂眸望着她,轻声细语道,“是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的。”

“宝宝你是知道的,有好人也有坏人,还有一部分人很会伪装自己。”

“这种人平时装得很好很好,实则是心肠歹毒之人。”

木宝宝道,“废逍遥王!”

桑叶道,“对,就是废逍遥王那样的人。”

“所以宝宝不论是对人还是看事,都不能只看表面,要多看看再确定,知道了吗?”

木宝宝看一眼余白,对桑叶说道,“大哥哥的意思是,这个县令大人有可能说假话吗?”

“县令大人为什么要说假话?说真话不好吗?”

桑叶淡淡道,“因为,说真话有可能会死,说假话若是瞒天过海,是能活下来的。”

“天……海?”木宝宝听到一个新词,两眼冒圈圈,“大哥哥,这个词好难呀,我就记住了天和海。”

桑叶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教,仿若忘记了余白几人,“是瞒天过海。”

“简单说就是,欺骗他人来瞒住一些事。”

木宝宝慢慢地学,用了点儿时间才学会,“原来是这个意思。”

她双手托腮,奶乎乎地问余白,“县令大人,你有瞒天过海吗?”

余白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下官可以发誓,绝对没有瞒天过海,做过不该做的事。”

“这次我会关了城门,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

木宝宝道,“县令大人,不能施粥吗?”

“我看融都就有好多人施粥。”

她也是听奶奶说的,奶奶说有些大户人家会施粥做善事,这样能得到好名声。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靠施粥来得到好名声,好名声不是本来就有的吗?

余白长吁短叹道,“施粥过,可是……”

“不瞒两位贵人,”师爷开口了,“大人曾施粥过三次,每次都会有一群人哄抢。”

“一开始,是在村里过不下去日子来镇上的人,哄抢粥馒头这些,闹出了不小的事。”

“后来,是这些村里人告诉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便有越来越多的村里人来哄抢。”

“都说什么,是白送的,他们要多抢点儿,这样家里便能节约一笔银子。”

“三次后,大人便不再施粥,加上发生了那些不好的事,大人才命人关了城门的。”

这么大一串的话,对木宝宝来说要理解一会儿。

桑叶挑了下眉,“县令大人没向上级求助?”

“求助了,但上级不管,说是我自作自受。”余白自嘲道,“一年多前,我因不愿站在知府那边,得罪了他,没少被他穿小鞋。”

桑叶问道,“你的顶头上司知府是谁?”

余白道,“是涂州知府。”

桑叶有点儿意外,没想到会是涂州知府,这里是涂州所属的城镇?

他心道,花二少爷选的地方真是不一般。

“涂州知府要你做什么?”

余白面露犹豫,“桑大少爷,下官听闻知府大人在融都有靠山。”

“我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这里的百姓们着想,请恕下官不能说。”

在被知府大人穿小鞋后,他不是没想过办法解决,奈何办法都没用。

那时他才知,涂州知府在融都有靠山,所以才敢做这么多的事。

桑叶勾唇一笑,“县令大人不用担心,涂州知府很快就会活到头的。”

“你只管说。”

余白接收到师爷的眼神,到底是说了,“知府大人要我多加税,着重给商贾和铺子加税。”

“他说,其中的两成银子给我,其余的银子给他。”

其实,在某些偏远的地方,会有县令加一点点儿的税,揣进自己的荷包里。

只要不过了,上面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可他做不到这样。

“大哥哥,加税是什么?”木宝宝没接触过这块,家里人也没谁和她说过。

桑叶耐心解释道,“宝宝家以前种地收获后,是不是要交出去一部分?”

木宝宝道,“是要交出去一部分,我爷说这是规矩。”

桑叶道,“这是税的一种。”

“朝廷通过各种税来得到银子,从而用这些银子来做各种事,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好。”

“但是,税不能太高。要是税太高了,老百姓的日子没办法过。”

“你看,若是你家的收成,有八成以上都要上交,剩下的是不是不够你们一家吃喝的?”

这下,木宝宝懂了,她变得气鼓鼓,“这个知府好坏坏呀。”

“大哥哥,我们不能放过他,他让我们吃不上饭。”

桑叶无奈,“这不归咱们管,咱们是出来玩的,又不是出来办事的。”

木宝宝举起小爪爪,很认真地说道,“我奶说过,遇到不平的路要解决。”

桑叶,“……宝宝,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为什么要拔刀?刀很危险的。”

“这只是一种说法。是指遇到不平的事,要出力解决。”

“哦,不拔刀就好,拔刀太危险啦。”

桑叶揉了揉木宝宝的小脑袋,看向余白,“县令大人,此事我们可帮你转达。”

“至于这里的事,是否如你所说的那样,会有人来查清楚的。”

余白行了一礼,便与师爷几人离开了客栈。

出了客栈,他回头看了眼堂屋里的两人。

“大人?”师爷不解道。

余白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或许是这里命不该绝,才等来了郑世子一行人。”

“桑大少爷那话你听懂没?”

师爷道,“大人是说,知府大人快要玩完了?”

余白往阴凉的地方走,“恐怕不单单是如此。”

“桑大少爷可是桑家的弟子,便是在外游玩,也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很有可能,知府及其同党全会玩完,咱们这里还能得救。”

师爷欣喜,“大人,若真是这样,那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余白叹道,“希望吧。”

“到底,我做主关了城门。”

师爷宽慰道,“大人不要想太多,等来人查清楚了情况,定不会怪罪大人的。”

当初是真的没办法,有部分村民在镇上抢施粥的东西,又为祸镇上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