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第五百零二章 你再怎么装都没用

在这一刻,昌王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暗中策划谋反的事,早已被父皇知晓了。

只是,父皇为了磨炼太子,没有揭穿这件事。

“父皇,你好狠的心!”

他面容狰狞地控诉道,“都是你的儿子,父皇为何要厚此薄彼?”

“再则,我比太子优秀那么多,所有人都认定我是皇位的继承人,父皇你却偏偏立了这个废物为太子。”

他积攒许久的怨恨爆发了,“父皇,你这是硬生生地在打我的脸,让我丢尽脸面。”

太子无语的翻了好几个白眼,真亏得昌王能说出这样一番“别致”的话来,他听着都恶心。

昌王从哪里看出,父皇有立他的想法?他又从哪儿看出,他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的?

父皇可从未说过,会从几个儿子中选一个继承人的。

以他对父皇的了解,父皇从几个儿子中选不出继承人,是会从皇室中选继承人的。‘

在父皇看来,谁坐上这个皇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对百姓好,是否能让江山社稷安稳。

“昌王,你是不是觉得,朕没了其他的儿子,你就一定是继承人?”盛帝不怒反笑。

昌王已是被愤怒支配了大脑,他怒指着太子,“不就是还有这个废物吗?”

“当初,若非我好心留这废墟一命,他又岂能当上太子。”

“是他抢走了本该属于我的位置。”

盛帝不疾不徐道,“朕早已在暗中相看皇室中的其他人,并非是要从朕的儿子中挑选出继承人来。”

“甚至,朕有想过立星光为太子,也从未想过立你,或者废定王,废逍遥王为太子,更没想过让废太子来继承皇位。”

昌王的脑子里“轰”的一声,呆呆地看着他,不敢相信他说的,“你说谎。”

他暴跳如雷,“你怎么可能将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拱手让给其他人……”

“为什么不能?”盛帝淡淡道,“对朕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朕的儿子继承皇位,而是由合格的人来继承皇位。”

“朕早就知道你们不是合格的继承人,因此一直没给你们封王,是要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再给你们封王的。”

“便是废太子,也是朕安排的挡箭牌罢了。”

“若朕真想从自己的儿子中立太子,会这么轻易地废了前太子吗?”

钟灵补充道,“昌王,皇上从一开始便知你们在暗中做的大多数事。”

“皇上给过你们很多次机会,可惜你们没有珍惜,反而还变本加厉。”

连太子都是,皇上在睿王拒绝让郑世子当太子后,才立的。

皇上是想看看,太子在成为储君后能否扛起大小事来。

若是不能,皇上是会废了太子的。

“不可能,不可能!”昌王无法接受这样,又哭又笑,“废定王他们都没了,父皇只剩下我这个优秀的儿子了,他不立我为太子,还能立谁为太子?”

“我好不容易才解决掉废定王几人,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可我没想到,父皇不立这么优秀的我为太子,却立了那个废物为太子。”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他有点儿疯疯癫癫的,“对了,只要那废物死了,我便能是太子了……”

“装够了吗?”盛帝用厌恶的眼神看他,“你以为,你用这一招便能活下来了?便能在暗中积聚力量了?”

“朕是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要说昌王受不了这么大的落差和打击正常的,要说他突然变得疯疯癫癫的,那是不可能的。

昌王的表情一顿,他嘶吼道,“父皇,你为什么不肯立我为太子?明明我比这废物优秀那么多。”

盛帝见他死不悔改,道,“因为朕早就知道你真正的为人。”

“你为人好大喜功,猜忌心重,还自私自利又恶毒。这些年,你利用废定王做了多少事,朕都一清二楚。”

昌王无法接受,“就因为这点点儿小事?”

“历朝历代夺嫡,谁不是这样?我只是更聪明一些,更会用些手段罢了。”

他真的接受不了,只因这点儿小事,父皇便这样对他。

“小事?”太子听不下去了,冷笑道,“若是有人这样对你……”

“谁敢这样对我?”昌王怒声道。

太子嗤笑道,“你看,只准你对旁人这般,还说是小事,我便是打个比喻,你便受不了了。”

“可见,你本身是个一个多自私多恶毒的人。若你这样的人真当了皇帝,对荣朝来说会是一个灾难的。”

昌王恨恨地盯着他,“你懂什么?”

“为君者,必须要心狠手辣,足够自私才行,否则会被他人所算计利用的。”

太子道,“不要用你的恶毒和自私,来玷污了为君者。”

“历朝历代的为君者中,除了昏君外,哪一个是自私自利心狠手毒的?”

“你到了这一步,还在为自己辩解,不就是想让父皇重拿轻放,让你有活命的机会。”

“你活下来了,才能继续搞事。”

被揭穿心思的昌王转头向盛帝磕头求饶,“父皇,我是你的儿子啊,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

某个城镇里,县衙的大门口,正在发放施粥。

县令负责主持大局,衙役和捕快们维持秩序,百姓们排队领取。

“都不要挤,不要抢。”县令高声道,“这些粥里面有一些泥土,你们喝的时候注意点儿。”

这是上面的意思,说是有了泥土的粥,才不会有那么多不该抢的人来抢。

他是知道镇上有少数大户人家的日子过得依旧不错,丝毫不受旱灾的影响的。

在旱灾来临后,他有找过这些人施粥,可这些人抬着架子,根本不愿意,还提了诸多的要求。

领粥的百姓哪里会在意这些,大口大口地喝着粥,有这么浓的粥喝已是不错了,他们不会在意那些的。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好几个地方。

……

这天,木宝宝一行人错过了进镇的时辰,落脚在了一座山里。

山里要凉快很多,还有树木遮挡太阳光。

木宝宝正在拔草,准备喂给牛吃时,听到了大哥哥啧了一声。

“只剩下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