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920章 眼馋

诺曼底登陆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德军的强大,俄罗斯战场的失利并不是德军的无能所致,非战之罪。

俄罗斯不是法国,不会在面对危险时举手投降。

如果英美联军在德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在德国本土登陆,抢夺俄罗斯的胜利果实,猜猜俄罗斯人会怎么做?

艾森豪威尔知道丘吉尔想干什么。

英国人最理想的情况是,德国和俄罗斯两败俱伤,一个躺在坟墓里,一个躺在手术台上。

现在躺在手术台上的是法国,德国只是扭伤了脚踝,向手指破了皮的俄罗斯俯首称臣。

英国自己不争气,连基尔港的水兵都打不过,说是联合登陆,肯定和诺曼底一样,还是以美军为主。

艾森豪威尔要是同意,恐怕到时候就是俄德联军围殴美军的局面。

既然艾森豪威尔不同意,丘吉尔无奈之下,只能老老实实收拾行李,和小罗斯福一起到君士坦丁堡开会。

戴高乐比丘吉尔和小罗斯福更早抵达君士坦丁堡。

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对于法国来说,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

虽然自由法国是胜利国,维希法国却是战败国,戴高乐现在最担心的是,维希法国遭到俄罗斯的惩罚。

维希法国虽然没有以官方名义派出军队随德军一起进攻俄罗斯。

但是但却有数量众多的法国人主动加入德军,不仅参与了对俄罗斯的进攻,而且参与了德军和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的作战。

面对瓦西里的质问,戴高乐的解释很苍白:“我相信他们是被蒙蔽的,或者是受生活所迫,他们犯了错,理应受到惩罚,但是我希望,不要将惩罚范围扩大到无辜的法国人,希望您能理解,法国是迫不得已。”

“你们投降的时候还有70万可以作战的军队,你们还真的是迫不得已呢!”

瓦西里刻薄,痛恨法国人的首鼠两端。

“无论如何,法兰西作为胜利国,不应该受到惩罚。”

戴高乐态度坚决,既然意大利可以反复横跳,法国为什么不行?

瓦西里可以理解法国人的选择,但是不接受。

无论戴高乐如何解释,维希法国确实对俄罗斯造成了伤害。

既然有伤害,那就得付出代价。

瓦西里也不过分。

两法并存的时候,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部分支持维希法国,部分支持自由法国。

俄罗斯可以不要支持自由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维希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就笑纳了。

比如法属东印度。

当着戴高乐的面,乔治什么都没说。

送走戴高乐,乔治才开始和瓦西里讨论这个问题。

乔治不想要法属东印度。

乔治也不想要法属西非。

乔治希望法国的海外殖民地,遵照“**”原则,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

“我们能得到什么?”

瓦西里傻眼,合着俄罗斯牺牲这么大,付出这么多,什么都不要。

你不是战神,你是天使!

“我们将得到整个世界——”

乔治的胃口之大,超出瓦西里的想象。

俄罗斯的面积已经够大了,继续扩张对于俄罗斯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乔治希望俄罗斯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人。

希望俄罗斯人在世界各地都能得到当地人的欢迎。

希望那些遵循“**”原则获得独立地位的国家,对俄罗斯心存感激。

希望俄罗斯的商品能够畅销全世界。

如果逼迫法国将法属东印度割让给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和昂撒匪帮又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时空的英美凭借自己的话语权,对俄罗斯极尽污蔑之能事,不仅柏林是他们打下的,集中营也是他们找到的,好像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报复德国人,只制造了卡廷森林惨案。

现在话语权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乔治也不会污蔑英国和美国,只把英国人和美国人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干的事都说一遍,功过任人评说。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

“不如我们联合德国,把英国人和美国人干掉算了!”

瓦西里不想这么麻烦。

乔治不想说话。

俄罗斯的陆军和空军确实实力强大。

就俄罗斯海军那几艘军舰,拿什么打过大西洋?

不吹不黑,且不说76天一艘航空母舰的美国。

以俄罗斯海军的实力,连皇家海军都打不过。

“法国殖民地**,英国呢?”

瓦西里承认,乔治的描述,对他更具诱惑力。

“英国如果不同意,就等着接受全世界的指责吧!”

乔治冷笑。

有些事,不是你不想干,就可以不干的。

英国就算不同意,能保得住海外殖民地吗?

或者直白点,印度还能给英国创造多大利益。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早已入不敷出,如果不是历代首相担不起骂名,英国早就把印度放生了。

印度人自以为“非暴力不合作”是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王炸。

现实却是俄罗斯在获得对欧亚大陆的绝对控制力之后,英国已经失去了实施大陆均衡政策的基础,对于印度的人力资源,不再像以前那么迫切了。

以前英国需要印度的人力资源撑门面,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尊严。

两次世界大战充分证明了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如果印度连最后一点人力资源的优势都丧失殆尽,印度就是英国的鸡肋。

俄罗斯在北非积累了丰富的输出经验,如果英国不想体面,不想让海外殖民地**,俄罗斯可以帮助英国人体面。

丘吉尔确实如乔治所料,对乔治要求的**不屑一顾。

这是英国的内政。

历来只有英国干涉他国的内政,什么时候轮到俄罗斯干涉英国内政了?

小罗斯福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希望丘吉尔慎重考虑乔治的意见。

“没有任何国家能强迫英国做不愿意做的事。”

丘吉尔转头去找戴高乐,希望和法国再次结盟,对抗俄罗斯的压力。

“首相阁下,我决定响应大公的号召,允许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在**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命运。”

戴高乐的决定,出乎丘吉尔的意料之外。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

丘吉尔一脸凶狠。

“首相阁下,这和你无关。”

戴高乐冷淡,对于和英国结盟没有丝毫兴趣。

对于结盟这件事,戴高乐深恶痛绝,如果法国没有和英国结盟,法国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也不能全怪英国。

毕竟当时法国也想洗刷普法战争战败,给德国带来的耻辱,所以英法当时结盟是一拍即合。

英法结盟是为了对抗德国。

丘吉尔提议结盟,却是为了对抗俄罗斯。

除非戴高乐疯了,戴高乐才会这么做。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