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不跟你说了,我去鸡场那边看看。”沈雪宁转身去了养鸡场。
她有一个养了几千只鸡的养鸡场,两年过去,养鸡场早就实现了循环养殖,并且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买鸡,还可以捡不少的鸡蛋。
养鸡场交给了张沫看着,她很称职,养鸡场没出过什么问题。
这次沈雪宁过去是因为张沫告诉她,养鸡场的鸡蛋不够了,问她是不是要增加一些养殖。
沈雪宁没有给她答复,说她看看再说。
养鸡场这边,工人正在山里捡鸡蛋。
工人在山里搭建了鸡窝,鸡窝里放着干爽的甘草,弄得舒舒服服的,母鸡都很喜欢在鸡窝里下蛋,因此不用漫山遍野**蛋。
不过工人会经常去山里巡视,总是能捡到鸡蛋,有时候还会看到抱窝的母鸡。
遇到这种抱窝的母鸡都会任由它们抱窝,正好补充鸡群的数量了。
不过想维持循环养殖,每个星期都会购入五百只小鸡,然后养大……
沈雪宁一过来便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还有公鸡打鸣的声音,山里都是鸡,显得十分热闹。
张沫看到沈雪宁到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事走过来:“沈总。”
沈雪宁对张沫点点头,神色温和:“你在电话里说鸡蛋不够了?”
张沫道:“对,应该是多开了一个火锅店的原因,而且最近有很多游客来买土鸡蛋,鸡蛋就有些紧缺了,你看要不要增加一些养殖?”
沈雪宁望了望整座山:“目前来说,以现在山峰的面积养现在数量的鸡是最合适的,要是再增加养鸡的话,这山的面积就不够了。”
张沫道:“那不增加养殖吗?我们的鸡和鸡蛋都畅销,不增加养殖的话我觉得挺可惜的。”
沈雪宁想了想:“想增加养殖的话需要扩大山的面积……”
张沫学着沈雪宁的样子看了看山:“要不再扩大一些养鸡场?”
沈雪宁沉默了一会儿:“旁边种着油茶树和花椒,要不把油茶树那座山给纳入到养鸡场里?”
张沫眼前一亮:“这可以啊,鸡群可以吃树下的草,鸡屎可以肥地,互相促进。”
沈雪宁思考,的确,浇灌油茶树的时候用的是**灵泉水的水,这些水很容易促进野草的生长,隔三差五就要请人去除草,虽然草都用来喂牛了,但这个人工费还是挺贵的。
张沫等着沈雪宁的决定,一直没说话。
沈雪宁想了几分钟,而后点了头:“我再合计合计,要是可以,我告诉你。”
张沫点点头:“好。”
沈雪宁转身下山了。
她现在要思考的就是扩大养殖更划算,还是不扩大更划算,但其实不用这么想,肯定是扩大了划算,毕竟她这里的东西都是不够卖的。
只思考了一个小时,沈雪宁就准备扩大养殖了,正好养猪场那边修建好了,有了人手。
沈雪宁跟张沫说了一声,随后就安排包工头他们去施工,把油茶树那个山头围起来,扩大成养鸡场。
同时还要扩大一些鸡舍,不然鸡多了没地方住。
食物那些有人专门负责,只需要提前说一声,他们自然会提前准备的。
养鸡这个团队已经成熟了,扩大养鸡场只需要添一些人就能正常运转起来——沈雪宁准备增加三个员工,其他不变。
沈雪宁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就上山去帮着采摘油茶籽,尽快把油菜籽采摘了,晾晒起来。
天气越来越凉,再往后就没有那么好的太阳了。
在采摘期间,发生了一件令沈雪宁高兴的事,那油菇居然又长起来了。
大家都知道,菇类长得都特别快,油菇也不例外,才过去两三天,油菇又长起来一大片。
秋季是油菇生长的季节,其他季节都不合适,所以有捡不完的油菇。
在捡到油菇的第二天,食堂和火锅店就推出了油菇,大家吃了之后,没多久食物榜单上就出现了油菇的名字,大家都说好吃。
于是沈雪宁安排了一部分来捡油菇,这么好的油菇,肯定是不能浪费了。
……
工厂里。
空地上全部晒满了油茶籽,连带着空气里也弥漫着茶籽的青涩味道。
沈雪宁跟工人一起回到了工厂,原因就是工厂把脱壳机送来了。
脱壳机跟打米机差不多大,因此随便哪个角落都可以放,沈雪宁来到工厂不久,对方就给沈雪宁打电话,说机器运到了。
工人把机器搬运到了工厂里,沈雪宁准备尝试一下。
一开始采摘回家的油茶籽已经晒得可以摇响了,正好可以用来尝试。
把机器通电,再把油茶籽用铲子铲入入料口。
机器一阵轰隆隆的运转,茶籽仁和面上的青壳就被分离了,而且分离得很干净,看起来很不错。
让机器脱壳了一个多小时,机器都运转得挺好,沈雪宁就给付了尾款。
双方都很高兴。
机器继续给油茶籽脱壳,轰隆隆的声音响彻了大半个工厂。
沈宝宏在一旁拍摄,看着运转良好的机器,感叹道:“真的是科技改变生活,要不是你去搜索,我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机器。”
沈雪宁道:“不说你,我也不知道,不过真挺好用的,以后脱壳方面没烦恼了。”
沈宝宏道:“现在真是什么都有得卖啊。”
沈雪宁点点头:“是啊,只要有钱,就算没有,都可以定制。”
沈宝宏非常赞同:“这个定制真的很美好,你可以写程序,让人定制一样独特的机器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沈雪宁看了眼沈宝宏,不置可否。
……
油茶树山。
安装鸡围栏和采摘油茶籽同时进行,几天之后,油茶籽采摘完了,鸡围栏也安装了一半,进度还算可以。
沈雪宁巡视了一下山头,而后下了山,去了工厂的榨油车间。
一开始采摘脱壳的油茶籽晒干了,可以用来榨油了,沈雪宁去了工厂,装了一些油茶籽送去了榨油车间。
这里有一个专门负责榨油的工人,沈雪宁把油茶籽送过来之后,他就开始了榨油工序。
在榨油之前,油茶籽需要放到一个机器里去炒熟,炒熟之后再进行榨油。
以前是人工来炒,但人工太慢了,根本无法满足工厂的需求,于是现在都是机器炒。
在炒的时候,机器也会把油茶籽里面的渣滓给排除掉,确保炒好之后是干净的。
炒制没一会儿后,沈雪宁就闻到了清新的油茶籽香气。
“好香。”沈宝宏嗅了嗅空气。
“是挺香啊。”沈雪宁也闻了一下,附和道。
“用来炒菜是不是很好吃?”沈宝宏一脸期待。
“那肯定的啊。”沈雪宁想起一件事,“你不是要为我做一顿饭,你可以用这个茶油来试试。”
“抱歉,你不提我都要忘了,我明天就做,你想吃什么?”沈宝宏有些不好意思。
“你做拿手好菜就是。”沈雪宁不挑。
“那我晚上计划一下菜单,明天给你做一桌菜。”沈宝宏许诺。
“行。”沈雪宁期待。
油茶籽在机器里炒熟之后,工人转移到了榨油机里,开启机器,很快就有清亮的油流出来,汇集到下面的铁桶里。
沈宝宏道:“油出来就更香了。”
沈雪宁道:“一会儿你拿一桶油回去,留着我们自己家吃。”
沈宝宏点点头,应道:“好。”
……
第一批跑山猪崽已经适应了环境,第二批跑山猪崽今天又运来了。
沈雪宁在门口主持着大局,把小猪仔一个个卸下来,放到猪圈里去,先喂水,喂食物,关上半天,先适应适应再放出来。
卸猪仔的时候,小猪不停地叫唤着,把第一批小猪给吸引来了不少。
大家就觉得,沈雪宁养的动物似乎都更聪明,更有灵性一些。
沈雪宁担心小猪仔拦着路,她让牧羊犬来把小猪仔给赶走了,不然真的可能踩着它们。
把路让出来,卸货就更快了,一卡车的小猪仔半个多小时就卸完了。
这些小猪仔都是养在野外的,性子十分野,进入猪圈后,不停得跑来跑去,精神旺盛极了。
直到工人给它们喂食物,它们才安静下来,看它们大口大口喝水的样子,应该是口渴了。
沈雪宁站在围栏外看着它们吃东西:“黑乎乎的,但长得胖,看起来还挺可爱的。”
沈宝宏道:“现在小,看着还可以,等长大了就不可爱了。”
沈雪宁看了眼沈宝宏,但没有说什么。
郑文等工人去拿了一些白菜叶子回来,然后把白菜叶子洒在猪圈里,让小猪仔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那边已经在煮猪食了。
工人没有收到具体运猪来的通知,因此一切只能即刻准备,这就有些忙碌了。
沈雪宁见工人实在太忙了,于是去忙着一起准备,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
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又到了一天里下班的时间,沈宝宏去工厂提了一桶油回了家里。
他给沈雪宁打电话:“现在时间还早,要不我今天给你做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