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亦或者气运的关系?”姬仲父猜测的说道。
“都有,都有。”百晓生给他解释了一番。
势力不同于个人,个人的气运再大也多不过一个势力(玄黄不算)。
推演测算,其实就是推算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的前程或者危机,而前程和经历的危机就是气运来主导的。
“所以,我不能算,若是可以推算,您信不信我谛听楼会更强。”
“说的也是。”姬仲父赞同道。
这就是玄黄不愿意放开推演的原因,毕竟推演测算也是一门大道,一样可以直达高处。
但是修士们修为太低,自身根本难以深入命理之道。
若是达到四阶就不一样了,四阶丹田成为小世界,自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锚点。
不管是推算还是预言,等于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何况,我最近也有点麻烦,还要请教道友你呢。”百晓生道。
不关修为的问题,纯属个人经验和知识的问题。
走贷款修仙之路,百晓生是第一人,也是惟一的一个,没有道友,没有同行者。
交流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这个秘密还不能告诉人,要不是此前姬仲父点破了,百晓生都不敢和他交流。
“道友,但说无妨,只要我知道的一定会全部告知。”姬仲父道。
让这么一个推演大家欠自己人情,他是很满意的。
“是这样的……因为进入了稳定期,可发觉可定义的正在减少,我想要寻找更多的偿还方式,道友之前的世界中,可有这方面的经验?”
修士界进入了稳定期,代表能赚取的功德就少了。
功德得到的少了,他面临的贷款压力就大了。
“已经到了这么危急的情况吗?”姬仲父担忧的问道。
“没有,目前还行,但是进入三阶我会有很大的压力,不谋一时者不足谋一世,我是在未雨绸缪。”百晓生道。
“这样啊,吓我一跳。”姬仲父松了口气。
还以为百晓生正在面临困顿呢,原来是在为了将来打算。
百晓生就不是**,自然不会让自己面临那种局面,他贷款修仙,最是清楚欠账的压力,一直在提前计划。
“其实道友你已经足够优秀了,比我知晓的任何宏愿修士都要好,让我给你经验,我还真给不出。”姬仲父道。
虽然很想要这个人情,可是思索记忆发现,没有任何的办法。
他理解的宏愿修士,就是走贷款修仙的这种,都是很长时间才有进步的,哪像百晓生这么快速。
“宏愿修士,道友说说。”百晓生发现了问题。
“好的,所谓宏愿修士就是向天道许下承诺,达成目标后无债一身轻,同时得到应有的修为。但是所谓宏愿,都是不简单的事情,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谋划和布局,都需要大规模的行动。”
“什么谋划?什么行动?”百晓生继续问。
问的姬仲父一阵摇头:“问题就出在这,我的记忆都是天地圆满的宏愿,比如立誓清除一片瘴气沼泽,立誓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等,关键是此刻我们的世界不完整啊,你就是清理了一些危险地区也没功德啊。”
这么一说百晓生明白了。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此刻的天地还在进阶中,不是圆满完整的世界,所以很多能想到的功德,根本不成立。
比如什么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比如大毅力清理绝灵之地等等。
这个前提是天地圆满,不适合此刻的世界。
百晓生也想到了这一点,为什么不做,是有原因的。
这样做根本就没有功德气运。
天地都在衍变进化中,根本不是完整成熟的天道。
所以他才把定义、名称、传播等,作为换取功德的主要手段。
定义一个圣体,定义一个神胎,定义一门功法,定义一个名称。
传播玄黄的道法,传播玄黄的名字,传播修士的威名,传播各种定义后的内容。
等于是从头开始塑造一个修世界的一切。
把一种未知的超凡之气,给他一个称呼也是定义,把一种未知的灵草灵木,给他起一个名字也是定义。
等等。
把一些大城市划分大小,把一个势力区分大中小等,都是如此。
甚至给大中小势力确定明确的层次势力,也是定义。
就好比最早的时期,一个符号成了一个字,这就是气运。
如燧人取火,有巢氏的房子,缁衣氏的衣服。
“我明白道友说的缺点了。的确,没有完整的天道,的确不适合我这样的存在,若不是道主可怜我,绝不会有谛听楼。”
任何的推演测算,都是完整天地下的产物。
他的诞生就是传奇,玄黄若是不在,根本不可能有命理之法。
“道友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不要着急,天无绝人之路,或许转机很快就会出现了。”姬仲父安慰的说道。
但是,他说对了。
转机的确很快就来了。
原因还是来自动荡,动荡就是百晓生的高光时刻。
之所以觉得进入了稳定期,那是代表的真修主导的世界。
可从属修士的崛起,代表新的事物要出现了,这就是他的机会。
一个法脉的诞生,必然会出现新的知识和见解,只要把这些新的知识传播出去,就是最好的气运。
而且,新的势力出现,代表旧有的势力要重新划分,这都是百晓生的机会。
百晓生其实有个秘密没有对人说。
包括姬仲父他也没说。
那就是,他其实是期待从属修士崛起的。
他谛听楼是八大中人最少的一个,主要的人就两个,一个他一个高明,其他的都是编外人员。
少到忽略不计,也没有自己的地盘,因为根本不需要,只要各大主要地区设立一些情报点就行。
情报也不都是自己获取的。
所有的情报都来源于广大的修士,是修士们把情报卖给了谛听楼,然后谛听楼倒卖倒卖,成了最大的情报来源。
竞争者都没有。
一是信任问题,谛听楼是功德殿控制的存在,很多外界修士直接把谛听楼看成功德殿的部门。
这样的权威性,大家都敢把情报卖给谛听楼,谛听楼也给出了最合理的价格。
而且根本不用担心泄密,这么长时间了,一例都没有。
一例谛听阁泄密的都没有,主打一个安心。
不管什么样的情报,只要卖给了谛听楼,根本不用担心是你透露的。
第二。
除了兜售情报,百晓生还会推演测算,这是独门绝活。
除此之外,别无二家,玄黄只允许谛听楼这样,其他人根本没有推演的能力。
有了这两大前提,谛听楼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如此的不可撼动,就算今后神圣出世,也不会找它们的麻烦,甚至也会成为他们的顾客。
不说别的,和神圣暗中联手的异世界门派,你当他们的情报和消息来源哪来的?
自然也是来自谛听楼。
他们已经是谛听楼的顾客了。
姬仲父和他讨论未来的敌人,他根本不在意的。
好在,姬仲父也不在意这些,而是在意小世界的减少,两人都不是因为敌人相聚的。
“抱歉了,帮不到道友。”姬仲父最后说道。
“无妨。”话音一转:“至于道友担心的小世界数量减少的危机,我认为道友可以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姬仲父问道。
“没错,虽然异世界的门派可以修行,但是能修行的终归是少数,我不信一个偌大的异世界生灵,都有资格可以修行。那些不能修行的,祖上没有阔过的,就是道友你的目标,你去招揽他们啊。”
百晓生给出了主意,其实很简单的一个点子。
为什么姬仲父等想不到,这就说到秉性了。
每个势力也是有自己的秉性的。
小世界联盟怎么建立的?
根本没有主动过,是一群领主自然而然的抱团取暖,然后就诞生了。
自那以后,根本没有主动出击过,一旦一个新的小世界出现,就会主动的加入他们,换取保护,换取成长的时间。
所以小世界习惯了这种方式。
忘了,还可以主动出击,主动去找小世界。
“豁然开朗,醍醐灌顶啊,老朽都犯了这惯性错误啊!”
姬仲父忽然间恍然大悟。
对啊,人员减少,加入的减少,自己可以主动出击啊。
好简单的问题。
“不过道友也要注意点,毕竟法不轻传,你懂得。”百晓生提醒道。
“我懂,我懂,我会取舍的,而且我还有其他的法呢。”姬仲父表示明白。
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就是所有的修士不约而同的开始自私起来。
开始有意的控制玄黄道法的传播。
这不是一个人这么做,不是一个势力这么做,是所有势力所有人都在这么做。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个大家都知道。
可是,前人登山,登上后把山路封死了,也是存在的。
他们就在做这样的事情。
也不算真的自私,而是回归了一个正常世界的正途。
控制法的传播,需要经过严酷的考验,才有学法的机缘。
百晓生这个提醒再说:你别为了增加领主,破坏了大家都遵守的这个默契,若是那样,大家可就不高兴了,会犯众怒的。
姬仲父很快领会,表示自己懂。
绝对会控制的,而且还有其他的法,不一定都给三大无敌法。
最重要的,他不会来者不拒的,只是挑选有天赋的的,不会大面积的传播的。
“你懂就好,这样还能瓦解异世界门派,算是提前和未来的敌人较量了一下,好处很多。”
“没错。”
这真是未来的敌人,都不是最先面对的。
最先面对的是从属修士,异世界的门派还早呢,他们要成为自己的对手,至少要等到真修和从属修士一决胜负之后。
甚至,若是和从属修士竞争败了,这个敌人还能成为道友的。
是可以转换的。
两人都得到了答案,同时也没有得到最佳的答案。
可效果是不错的,都很满意的离去。
其他六家各自亲近的,都如同两人一样嬉嬉笑笑的谈论了一番。
和四超面临的压力根本不一样。
————
“若不是内部问题,所谓从属修士我不觉得是个问题,只能说山雨欲来,问题赶到一块了。”
儒门,一直来的第一大势力。
四超中的第一势力。
道佛武追赶了这么多年,一直追不上,儒门一直稳居天下第一势力之称。
越是这样的第一,面临的考验就越大。
如同树大招风,树大了,阻拦的风就越大。
儒门的会议中,很多高层心烦意乱,却又很倔强的说道。
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知道怎么解决,都清楚,可就是解决不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知道只要自己团结一心,不分裂,就无惧任何的敌人和挑战。
可这个太难做到了,根本做不到啊。
又是一次不愉快的讨论后,无处发泄的高层们,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这是实话,儒门要是团结,根本不惧任何的敌人。
四超中三家足够强了吧?
几十年了,三家合纵连横的,很多时候三家抱团,一样拿儒门没有太多的办法。
三超都如此,从属修士亦或者神圣,难道比这三家强十倍吗?
人心是很复杂的,不可以定义的。
弱小的时候大家抱团,成就了第一势力。
可强大了反而不团结了。
都无法说清楚谁是主谋,因为根本没有主谋。
是既定的必然。
这个必然很是无解,虽然叫儒门,可内部有很多的派系,是理念的不同,理念不同等于修行之心就不同。
心都不一样了,如何能长久聚合。
不分开的代价,比分开的代价还要大的,这点大家很明白。
一个势力若是有了根本的理念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拆分,否则矛盾会越来越大。
“好了,按计划行事就可,天塌不下来,一路走来腥风血雨,处处挑战,不要避讳这些,我们应该感谢这些苦难和挑战,没有它们,就没有此刻的我们,内部的分化而已,难道今后就不是儒门中人了,难道今后不认我我这个掌教了?”
颜来一锤定音的说道。
大家淡然的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