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894章 大伯一家来接

冯正明几乎是和京城来的客人前后脚,带着妻子和女儿再次离开泉城,南下回到了沪城。

当然,这次南下沪城,冯正明不光是和妻子一起带着女儿。

还把爷爷和司徒爷爷两位老爷子也一起带着南下。

这次倒不是冯正明非要带着两个爷爷了。

是在沪城已经稳定下来的大伯,希望接两位爷爷到沪城住一段时间。

也算是这些年他在海外没有尽孝,现在回到国内,在沪城也算是安定下来了,自己可以尽一尽孝心。

乘坐在南下的火车上,本来旅途多少是有些乏味的。

可是因为有已经可以下地走的小丫头在,两位爷爷这一趟旅途倒是欢乐多多。

小丫头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略有些倔犟地自己努力走着。

哪怕是因为突然摇晃,自己没站稳来了个**蹲,也是不哭不闹。

自己再次爬起来,依旧是要自己在火车上走。

这一幕看得火车上好多人都乐得不行。

小丫头从爸爸身边,摇摇晃晃往太爷爷那边走。

妈妈想要伸手扶,她还不让妈妈扶她。

就这么摇摇晃晃迈着小碎步,走到太爷爷的面前。

小手一下子扑在太爷爷的腿上。

“哎呦,太爷的小宝贝哦,小心,小心点。”

听到太爷爷的话,小丫头抬起头看向太爷爷,小脸上对太爷爷露出笑容来。

司徒太爷爷在旁边看着,笑呵呵给出评价。

“这丫头还真有股子倔强的劲头,是不是有点像是她太奶奶。”

被这么一说,太爷爷低头盯着小丫头。

刚好和小丫头对视。

这一刻,还真的是恍惚间,有一种看到小丫头太奶奶的眼神的感觉。

太爷爷笑着把小丫头抱起来。

“我们家的小暖悠像太奶奶就对了,长大了也是个漂亮的女强人。”

司徒太爷爷跟着笑起来,紧接着他问冯正明。

“正明啊,这丫头的名字怎么一变再变呢?”

冯正明笑了起来,给司徒爷爷解释了一下。

“最早的‘瑶瑶’是孩子姥姥起的,后来‘桐桐’是太爷爷起的小名,上户口的时候需要一个大名,我和她妈妈一起商量过后,起了现在的冯暖悠。”

罗晴接过话:“我们希望她能一生过得温暖悠然,不要像是爸爸一样辛苦。”

冯正明跟着又说:“也是我现在有了温暖的家,生活也悠然自得,希望女儿以后也能这样。”

冯宗嘏点头:“冯暖悠,是个好名字。”

司徒爷爷仔细琢磨一番,也是点头认可:“很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小丫头似乎听懂了大家夸奖自己的名字好,挥舞小手开心在太爷爷怀里笑起来。

这一路火车上,有了这么一个小丫头,真的是让大家都觉得很欢乐。

连带着车厢里的其他乘客,很多人也都被小丫头带的心情大好。

在枯燥和未知萦绕心头的旅途中。

冯暖悠就仿佛是一抹七彩的云朵,带给大家一份轻松和愉悦。

火车抵达沪城,冯正明抱着女儿提着行李。

和妻子一起领着两位爷爷下车。

走出火车站,看到站口外等候的大伯一家。

见到两位老爷子,大伯一家赶紧迎上前。

“爸、司徒伯伯。”

大伯冯国峰笑着对冯正明说:“正明这一路辛苦你了。”

冯正明笑着回应:“不辛苦,有爷爷和司徒爷爷一起,我们反倒是轻松一些,不用一直看着小丫头了。”

大伯家的儿子冯宇成又长高了不少。

见到冯正明,他立刻高兴主动打招呼:“大哥好。”

冯正明微笑回应:“宇成长高了啊,看来还是我们国内的饭菜更养人。”

大伯母李云清笑着点头:“真是,在国外的时候,他吃东西一直不行,回来之后口味也变好了,真是我们国内的饭菜更好吃。”

冯宇成马上说:“是大哥餐厅里的菜好吃。”

冯国峰听到笑起来:“你好意思说,你这一阵天天去你哥的餐厅里吃,把那当成食堂了,你还带着同学过去吃。”

冯正明听了很高兴:“那敢情好,帮我的店做宣传了。”

李云清有些不好意思:“不能总去,他去又不花钱,让你亏本了。”

罗晴立刻站出来:“伯母,宇成弟弟还是小孩子,能吃多少啊?吃不了几个钱的,哪就能让我们亏本?”

冯正明点头:“对啊,大伯母你就让弟弟去吃,带着同学去吃也行,要是在一家店吃腻了,那就去我们在西餐馆街上那家店吃。”

冯宇成听了顿时两眼放光:“哥,我真的可以去你那家店吃吗?”

冯正明:“当然可以啊,那是我们自己家的店,你去吃就是。”

大伯冯国峰听了忍不住提醒儿子。

“你大哥是客气,你不要随便带同学跑去吃。”

这次爷爷冯宗嘏也开口:“没关系,宇成啊,爷爷做主了,你要去吃就去吃,到时候爷爷给你哥补上。”

冯正明笑着看向爷爷:“爷,这哪里能让你补啊?我现在也不缺那点钱。”

司徒爷爷笑呵呵:“好了好了,你们这一家子,怎么尽说两家话?”

被司徒爷爷这样一说,大家顿时全都笑了。

一行人走出火车站。

大伯冯国峰自然不像是冯正明,可以随随便便买个好车开。

冯国峰还是和妻子一起,分别招手叫了两辆出租车。

对此冯正明也没有去干涉。

他知道,大伯在沪城是有工作的,所以肯定不能过分的扎眼。

所以大伯宁可自己花钱打车,也不会让单位安排车。

上了出租车,冯正明还是遵从大伯的安排,先跟着一起去大伯他们家。

路上,小丫头冯暖悠很乖巧坐在爸爸的腿上。

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小丫头颇有一种看惯了不奇怪的感觉。

两辆出租车行驶到大伯一家在沪城的住处。

是沪城这边机关家属院,是给大伯一家安排的住处。

冯正明他们一起下车,罗晴在丈夫耳边轻声说了句。

“大伯他们住的地方,怎么跟我们在泉城住的房子很像?”

冯正明笑着低声回应:“都是家属院,肯定会像啊。”

在行李都拿下来,冯正明把女儿让妻子抱着,他把所有的行李都给拿上。

一行人在门岗登记了之后,一起走进了家属院里。

没走多远,就遇上不少人主动跟大伯一家人打招呼。

大伯也都客客气气跟回应对方,并且介绍起冯宗嘏和司徒爷爷。

对冯国峰接老父亲过来住,家属院里其他家倒也不奇怪。

但是当冯国峰介绍冯正明的时候,很快让不少家属院里的人有些惊讶。

“嚯,这位是我们的全国烹饪状元吧?”

“对对,应该是呢,名字一样,长得也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

“哈哈哈我们见过,之前去他的店里吃过,手艺是真的好。”

被认出来,冯正明也笑着向大家问好。

然后就有人夸奖起冯国峰这位大伯。

“小冯没想到我们的状元竟然是你侄子啊?”

“不得了,不得了,有这样的侄子,真厉害。”

“哈哈哈,你们这算是家学好,侄子做厨师也能做的这么厉害。”

“可不是嘛,跟自己大伯一样厉害。”

冯正明也是听到家属院里人议论,再听大伯和大伯母的解释,这才明白大伯和大伯母是被专门从海外请回来。

是为了应对入世之后的一些情况。

听大伯母的描述,之前大伯和大伯母在海外,也是一直参与各种入世谈判。

这次回到沪城,要把他们在海外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接下来面临的局势中。

这方面也让冯正明大为吃惊。

之前他是知道大伯一家在海外的身份不一般。

却没有想到,大伯和大伯母原来一直都在处理驻外的很多事情。

回到了大伯家里,冯宇成还主动领着两位爷爷,还有冯正明这位大哥一家参观。

冯正明没有跟着去,让妻子带着女儿一起去,大伯母也陪着一起。

因为冯正明看到大伯递给自己的眼色了。

所以他跟着大伯进入大伯的书房。

在书房里,大伯先客气一番,还给冯正明泡了杯水。

然后坐下来才说出一些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情况。

“正明啊,刚才在路上你听到的那些,你走出这个院子后,可不要随便在外面乱说。”

冯正明点头:“我知道大伯。”

冯国峰接着直入主题:“接下来,沪城可能会有不少国际性的会议,到时候也需要安排不少接待工作,我是向领导推荐了你来掌勺的。”

冯正明笑了:“谢谢大伯,其实沪城这边大师傅很多。”

冯国峰点头:“对,沪城这边的大师傅很多,但你不一样,你是状元,由你来掌勺,才可以提现出我们对外宾的重视。”

冯正明认真答应:“我明白大伯,我一定会好好准备。”

冯国峰反倒笑了:“不用这么严肃,这是在家里,我提前跟你说一声,等你回你的餐厅,你也会很快得到消息。”

冯正明跟着笑起来:“没问题,我一定会体现出咱们大国气度。”

“对,就是要这样,我们要展现出我们的气度,在各种接待上我们都要做好。”

接着冯国峰也不禁感叹:“这些年我们国家发展不易啊,可以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了今天,我们一代一代人付出了多少血汗?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让海外那些人低看我们。

等入世了之后,我们要让全世界都必须要平视我们,知道我们和他们是对等的。”

冯国峰的话,还真是让冯正明感到非常有气势。

接着冯国峰跟冯正明聊起一些家常,聊起他举办的那场国际鲁菜比赛。

“正明你举办那个比赛很好,真是把咱的鲁菜很好宣传出去。”

稍微停顿一下,大伯笑着:“我可是听说,现在各地其他菜系可都想要学你呢。”

冯正明笑起来:“哈哈哈,我们鲁菜本就是菜系领军的,各地菜系的很多技法,大多数是从鲁菜传承的。

所以我举办那个比赛,就是要向全国、全球展示一下我们鲁菜的精美。”

冯国峰点头:“没错,如今的时代,就是要大胆展示自己。”

聊着聊着,冯国峰感慨:“正明我发现,你不但是手艺好,你心里是真的热爱着我们的祖国,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国内的各种美食,更热爱中餐的烹饪。

难怪你会成为全国状元,而且还是如今名气最盛的状元。”

冯正明微笑:“大伯,我其实就是一个厨子,我只是把我的本职做好。”

冯国峰:“能把自己本职做好已经很不得了。

何况你可不只是把本职做好,你是已经做到了你本职的最顶尖,全国状元岂是那么容易获得的称号?”

接着又聊起来沪城前,在泉城的一些事情。

冯国峰听了冯正明接待的京城客人。

“哈哈哈,正明你大概不知道,很多领导都对你充满好奇的,他们都特别喜欢你,都觉得你狠狠为咱们中华美食争了光。”

冯正明回应:“我也没做什么。”

冯国峰问:“你再想想,你在沪城那条满是西餐馆街上的那家店?”

冯正明恍然明白过来。

“哦,大家都是觉得,我那家店是战胜了西餐吗?”

冯国峰反问:“不然呢?我可是知道,你那家店位置很难订,尤其是很过外国人都喜欢订你的那家店。”

冯正明:“那家店算是我和江成哲的一种全新尝试,海外西式的方式,呈现出我们的中餐。”

冯国峰:“可也有不少店那样尝试过,似乎效果都不好的。”

冯正明:“那是因为他们用的方式不对,用西餐方式呈现中餐,不是说要去学习人家的做法和摆盘之类,是保持我们的特色同时,吸纳融合被人优秀的地方。”

这话获得大伯的极大认可和推崇。

“对,对,你这话说的很对,学习、吸收、融合别人优秀的东西,是要提升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要替代掉我们自己的东西。”

冯正明:“我们还有很长路要努力去尝试,希望未来真的能让中华美食走向世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