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婕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晨光中的城市。今天是内部审计结果正式公布的日子,整个沈氏集团都笼罩在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中。
“审计报告已经分发到各部门主管的邮箱。”毕晨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最终的统计数据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惊人。”
沈白婕转过身,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封面上的“沈氏集团内部审计最终报告”几个字显得格外醒目。
“三千万只是冰山一角。”她轻声说,指尖划过封面上烫金的公司标志,“实际涉及的金额高达四千七百万,还有多处资产被违规抵押。”
毕晨点头:“但好消息是,大部分问题集中在沈建明和他的直接亲信身上。公司的基础业务比我们想象中健康。”
这正是沈白婕这几周来逐渐意识到的——沈氏集团就像一棵内部被蛀空一部分的大树,看似岌岌可危,但根系依然牢固。
“会议安排在十点?”她问。
“大会议室,各部门主管全部到场。”毕晨看了看表,“还有一小时。”
沈白婕走到办公桌前,打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本旧相册。毕晨有些惊讶地看着她翻开相册,里面是沈氏集团初创时期的照片——她的父亲沈明远与几位创业伙伴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的合影;第一个工厂奠基时的留念;公司上市当天,父母在交易所敲钟的瞬间。
“我父亲常说,企业如舟,员工如水。”沈白婕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父亲的笑脸,“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沈建明忘记了这一点。”
毕晨沉默地注视着她。这一刻,他看到的不是那个在商场上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而是一个努力继承父亲遗志的女儿。
“是时候让这艘船重回正轨了。”沈白婕合上相册,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十点整,大会议室座无虚席。当沈白婕和毕晨步入会场时,所有的交谈声戛然而止。每个人都注意到了沈白婕手中那份厚厚的审计报告。
“各位,”沈白婕站在主位前,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今天我们将公布为期一个月的内部审计结果。”
她打开报告,直接切入主题:“审计发现,公司过去五年间存在系统性财务违规,涉及金额四千七百万元,包括资金挪用、虚假合同、违规担保等多种形式。”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主要责任集中在已离职的前总经理沈建明及其管理团队。”沈白婕继续道,声音清晰而冷静,“但审计也发现,部分部门存在知情不报、协助隐瞒的情况。”
她停顿了一下,让这句话的重量充分沉淀。
“然而,”她的语气稍缓,“审计同样证实,公司绝大多数员工和主管是清白的,甚至有人在沈建明时期就曾尝试通过内部渠道反映问题。”
沈白婕向毕晨点头示意。毕晨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新的公司架构图。
“基于审计结果,我将宣布以下决定。”沈白婕的声音重新变得有力,“第一,涉及违规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已被停职,等待进一步调查;第二,公司即日起启动组织架构重组,新的任命将在本周内公布;第三,设立匿名举报通道和内部监察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监督。”
她拿起一份名单:“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几位同事。财务部的张晓在审计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线索;市场部的李静保留了多年的违规证据;研发部的陈伟在压力下坚持拒绝签署虚假合同...”
被点到名字的员工在座位上微微直起身,周围投来敬佩的目光。
“在沈氏集团,忠诚和诚信终将得到回报。”沈白婕郑重宣布。
会议结束后,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了公司的每个角落。员工们在茶水间、走廊上、办公桌前窃窃私语,但这次的交谈中少了往日的焦虑,多了几分期待。
当天下午,沈白婕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她走访了每一个部门,从最底层的行政文员到研发实验室的技术员,与数十名普通员工进行了简短交谈。
在客服部,她停留了整整二十分钟,倾听一线员工对客户投诉系统的改进建议。
在研发中心,她仔细观看新产品的演示,并当场批准了追加预算的申请。
“我从没见哪个董事长会亲自来实验室。”一位年轻的研究员事后感慨,“她甚至能叫出我的名字。”
毕晨跟在沈白婕身后,目睹这一切,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他看到了一个真正在成长的领导者,而不再仅仅是那个他需要保护和指导的女孩。
傍晚,沈白婕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份小小的礼物——盒手工饼干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谢谢您让沈氏重回正轨——财务部全体员工。”
她拿起一块饼干,轻轻咬了一口,甜味在舌尖弥漫开来。
“看来你赢得了人心。”毕晨站在门口,微笑着说。
“这只是开始。”沈白婕放下饼干,表情重新变得严肃,“接下来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挑战——重建投资者信心,重整业务线,还有...”
“还有证明你不仅仅是沈明远的女儿。”毕晨接上她的话。
沈白婕点头:“正是。”
随后的几天里,公司内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些曾经对沈白婕持观望态度的主管们开始主动提交部门改革方案;年轻员工们明显变得更加敢于表达意见;就连公司内部的邮件往来都似乎少了几分官僚气,多了几分务实。
周三下午,沈白婕召开了重组后的第一次董事会。与往常不同,这次会议邀请了多名中层主管列席。
“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5%,”沈白婕直言不讳地指出,“但审计证实,这主要是由于沈建明团队为掩盖资金缺口而采取的短期行为造成的。我们的核心业务依然健康。”
她展示了新的发展蓝图:“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同时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
一位老董事提出质疑:“这些改革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公司目前的现金流...”
“我已经与三家银行达成初步协议,”沈白婕平静地打断他,“他们愿意提供重组贷款,条件是公司继续目前的改革进程。”
会议室里一阵骚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会议结束后,毕晨在走廊上追上沈白婕:“你什么时候与银行谈的?我完全不知道。”
“上周,在你忙着处理法律文件的时候。”沈白婕微微一笑,“我想证明,我不只依靠你一个人,毕晨。”
毕晨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看来是我小看你了。”
周五,沈白婕宣布了新一轮人事任命。令人惊讶的是,除了从外部引进的几位专业人才,大部分晋升都来自内部。张晓被提拔为财务部副总监,李静则成为新成立的战略规划部负责人。
“沈总给了我们这些老员工一个机会,”李静在就职后对部门同事说,“我们更不能让她失望。”
夜幕降临,沈白婕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处理最后几份文件。桌上摆着明天就要签署的重组方案,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毕晨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两个酒杯和一瓶红酒。
“我想这次值得庆祝一下。”他晃了晃酒瓶,“不是公司报销的,是我自己买的。”
沈白婕挑眉:“这次不会又要AA吧?”
毕晨大笑:“我请客。”
他倒了两杯酒,递给沈白婕一杯:“敬沈白婕董事长——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女儿,而是因为她自己。”
两只酒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知道吗,”沈白婕抿了一口酒,望向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这些天我常常想起父亲。如果他看到现在的沈氏,会说什么呢?”
“他会为你骄傲。”毕晨肯定地说。
沈白婕摇摇头:“不,他会说,‘这只是开始,别停下’。”
两人相视而笑。
在这个平静的夜晚,沈氏集团的内政初定。风暴暂时平息,新的秩序正在建立。而对沈白婕而言,这仅仅是漫长征途的第一步。
她拿起办公桌上那张与父母的合影,轻轻擦拭镜框。镜中的自己,眼神坚定,姿态从容,已不再是那个被迫一夜长大的女孩,而是一个真正 ready 面对任何风浪的领导者。
“下周,”她转向毕晨,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我们该开始考虑海外市场的拓展计划了。”
毕晨举起酒杯:“随时奉陪,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