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人在七侠镇,曝光武林辛秘 第372章 凡人一声,恍如朝露般短暂

();

邓禹闻言,徐徐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从容:

“晚辈邓禹,见过两位前辈。”

龙一笑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

多久没见过这般知礼的年轻人了?

他摆摆手道:“我师徒二人向来不拘俗礼,这些虚套便免了。

不过嘛,比起某些不知收敛的家伙,可是顺眼多了。”

邓禹听得心中明了,却不敢接话,只微微一笑,不予回应。

随即转向略显尴尬的姜稷,再度施礼,问道:

“前辈方才所言‘天道气运’,可是指皇朝国运?”

姜稷本就平和,此刻点了点头。

邓禹心中豁然:原来如此。

民间称国运,宗门谓天道,名异而实同。

于是继续道:

“回禀前辈,在下正是南汉皇朝宰相。

想来二位,便是陛下命我寻访之人——姜稷前辈,与龙一笑前辈。”

此言一出,龙一笑与姜稷对视一眼,彼此心照。

果然,朝廷找人并不知其真面目。

可那皇帝又是从何处得知他们踪迹的?

姜稷袖袍轻挥,湖面小舟上凭空多出三张木凳、一张矮桌,一套青瓷茶具悄然落定。

几人依次落座,水汽氤氲中,姜稷才缓缓开口:

“我师徒二人避世已逾千年,尘缘早断。

不知小友引我们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位南汉皇帝,又是从何途径知晓我等存在?”

邓禹深知此时容不得半分隐瞒——陛下传谕早已明示:对方问什么,答什么;有所需,必竭力奉上。

当下将所知之事和盘托出,毫无保留。

幸而对方未曾探查修为深浅,否则纵然他贵为宰辅,此刻怕也难掩慌乱。

不过,邓禹对天机楼也了解不少,凭这些线索也能推断出一二。

能让南汉皇朝的皇帝刘秀亲自下令、调动所有人马全力搜寻,这件事绝非寻常。

此刻,邓禹心中暗自揣测,眼前这位姜稷与龙一笑,究竟是何等人物。

随即,他便将自己所知关于天机楼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讲给了两人听。

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掌握的信息终究有限。

听完之后,姜稷和龙一笑也不禁怔了片刻。

难道这天机楼,当真是来自海外的势力?

否则,在这个修行传承几乎断裂的年代,怎会突然冒出如此多惊才绝艳之辈?而最震惊的莫过于龙一笑,只见他猛地站起身,失声说道:

“这怎么可能?二十多岁就达到武王巅峰,就算他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修炼,也根本不可能!”

他说着,忍不住转头看向正悠然品茶的姜稷,顿时觉得手里的灵茶都没那么香了。

毕竟,徒弟的天赋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

可如今这份骄傲仿佛被一语击碎,尽管他仍不愿轻易相信。

但邓禹所言条理清晰、细节确凿,根本不像是凭空捏造。

尤其是提到他和姜稷过往那些隐秘之事,简直分毫不差。

当年知晓这些事的人,除了他们师徒,其余早已埋骨黄土。

姜稷此刻也终于明白,为何南汉皇帝会知晓自己与师父的存在。

他对那天机楼,不由生出了几分探究之心。

同时,他也从邓禹的话语中察觉到,自己的命运似乎与南汉国运息息相关。

当年那份天道气运,本是无意间所得,如今看来,是该偿还的时候了。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得失之间自有天衡。

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怪不得自己一旦踏出南汉疆域,修为便会大幅削弱。

此前他还只是怀疑与那股气运有关,现在总算有了答案。

于是他缓缓开口道:“你们的来意,我大致清楚了。

但这所有事情,都得等我亲眼见到你们南汉皇帝之后,才能做决定。”

邓禹闻言并未争辩,只恭敬起身,向二人行了一礼,语气诚恳:

“一切全凭前辈定夺。”

“除此之外,前辈可还有其他吩咐?”

姜稷望着眼前的邓禹,心中也不由暗叹:

“此人虽无修行之资,可治世之才,实属罕见。”

“难怪上古盛世终成过往,兴衰之间,原也有其缘由。”

随后,他淡淡开口:“你只需做好你分内之事即可。”

“西湖还是原来的样子就好,不必刻意更改。”

即便他如此叮嘱,可随着他们的身份曝光,西湖终究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模样。

而他之所以特意说出这番话,其实更多是为自己的师父着想。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师父能遇上一个真心喜欢的人,实在不易。

邓禹并非愚钝之人,自然听出了姜稷话里的弦外之音,当即开口回应。

“两位前辈尽可安心,西湖不会因今日之事有丝毫变动。”

龙一笑瞥了眼徒弟姜稷嘴角那抹笑意,心里便明白,这事是藏不住了。

不过也无所谓,他不过是去楼里走一遭,喝口闲酒罢了,又没做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他目光转向邓禹,淡淡说道:

“你们的人可以留在西湖,但别插手这里的事。”

“这地方,我已打定主意当作归老之所。”

“只是最近我们势必会离开一阵子,去你刚才提的那天机楼看看。”

还不等邓禹回话,龙一笑袖袍一挥,对方的身影便已消失在原地。

西岸边上,三名守在渔船旁的人正焦躁地盯着湖面,神色不安。

自家宰相进去这么久,竟连一点动静都没有传出来,实在叫人心慌。

就在他们心头打鼓之际,邓禹突然出现在三人背后。

只听“扑通”一声,他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脑袋发昏,眼前直冒金星。

这感觉比先前刚踏上渔船时还要难受几分。

三人立刻反应过来,七手八脚将他扶起。

“宰相大人!您怎么样?宰相大人!”

……

西湖之上,渔船轻晃。

龙一笑略显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低声嘀咕:

“许久不动手,竟连这点小手段都拿不稳了。”

“你还笑?”姜稷一脸戏谑,龙一笑瞪眼斥道,“当着外人面拆你师父的台,是不是欠收拾?”

“别以为你修为高过我,就能无法无天。”

“只要我还站得起来,照样能打得你满地找牙!”

姜稷非但不收敛,反而笑得更响。

“哈哈哈!您啊,还是少往那些风月楼阁跑吧!”

“堂堂武王后期的大人物,竟在一个宗师境的小辈手上栽了跟头,传出去谁信?”

“这种短距离的空间挪移,武王初期都能信手拈来,您倒好,直接把自己给‘瞬’晕了。”

龙一笑无奈摇头,懒得再争,由着他笑去。

片刻后,才正色道:

“看来,咱们又要碰上新麻烦了。”

“神农鼎里,可有关于天机楼的线索?”

姜稷闻言苦笑,仿佛他真把那鼎当成无所不知的百宝全书。

他望着远处的湖岸,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您到底在琢磨什么?”

“神农鼎虽存了些上古碎片般的记载,却杂乱无章。”

“但我可以确定——里面从未提过天机楼。”

“这楼才在九州露脸不久,便声名鹊起,能耐不小。”

可即便如此,姜稷仍想不通天机楼此举究竟图什么。

费尽心思引一群低阶修行者入局,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盘算?

然而,单凭天机楼如今展现出来的底蕴,那位被称为“天机公子”的李长安,极有可能已踏入大天尊之境。

更何况,他们竟能拿出元寿丹,这便意味着天机楼背后至少藏着一位九品炼药师。

虽说元寿丹只是七品灵药,但炼制此丹需触及寿命法则,非通晓生命之道者不可为之——唯有九品炼丹师方有此能耐。

而生命之道极为玄奥,并非寻常大天尊可以参悟。

只有那些在同阶中出类拔萃的存在,才有可能窥得一丝真意。

姜稷望着身旁这位跟随自己漂泊了数千年的师父,心中不免泛起一丝不忍,迟疑片刻后终于开口:

“我们确实即将迎来新的风波,可依您如今的状态,恐怕不宜涉足天机楼。”

“虽然他们眼下对九州示好,态度温和。”

“但我始终不信,世间真有无利而行的善举。”

他转身望向整片西湖,目光掠过湖面,落在对岸灯火阑珊之处,语气渐缓:

“不如就在这湖畔安度余生,倒也不失为一种归宿。”

“或许将来,您还能收个新徒儿,把一身本事传下去。”

龙一笑听罢,神情复杂,既有些许失落,又夹杂着释然。

眼前这个徒弟天赋卓绝,却终究没有继承他的道统。

可转念一想,他又暗自庆幸——未曾将衣钵交付于他,反倒是件幸事。

如今的姜稷早已远超师门旧影,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

身为半步大天尊,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乎已是站在巅峰的人物。

龙一笑的目光缓缓移向岸边那座热闹的酒楼。

楼中有个风韵动人、性子却如烈火般的老板娘,正吆喝着招呼客人。

他凝视良久,内心悄然升起一道抉择。

以他的修为,再活数万年亦非难事。

可凡人一生不过数十载,在他眼中,恍如朝露般短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