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人在七侠镇,曝光武林辛秘 第367章 连门槛都摸不到

();

再说,这几位都是随他打天下的老臣,忠诚无需怀疑。

国公握兵,本是大事,但他信得过这几人。

加之方才收编之举,他也自觉稍显强硬,此刻正需缓和几分。

于是开口道:

“既然三位国公有此心意,朕自然应允。”

话落,他又看向徐达,问道:

“徐国公,你意下如何?”

徐达闻言未语,心中虽有不愿,却也知分寸——好处不能独吞。

但他仍是主事之人,调度之权仍在其手。

对诸位国公而言,亲军编制尚存,重建并非难事,只是耗费颇多罢了。

而半兽人本身战力不俗,所需供给又少,养起来远比寻常士卒省力。

更关键的是,一旦完成新生,这些人便不再依附任何势力,也无人能在其中安插耳目,干净利落。

至于行刺国公这类事,没人敢轻易尝试——真被查出,可是诛九族的重罪。

三位国公见朱元璋答应得干脆,心知必有后文。

果然,皇帝话音刚落,目光扫来,三人顿时会意。

其中一人随即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陛下,眼下明册所载半兽人仅二十三万余,可暗地里,不少权贵私藏了不少。”

“朝中高官、皇亲国戚,甚至皇子公主身边的近亲,都有牵连。”

过去这些事,朱元璋睁一眼闭一眼,毕竟时机未到。

但如今既已决意将半兽人彻底纳入大明子民,那些藏污纳垢之处,也就不能再留。

这些暗流,实乃朝廷隐患,非除不可。

可眼下他脱不开身,天机楼异动频频,须得亲自盯紧。

这清肃之事,便只能交予几位国公去办。

更重要的是——借此立威,杀鸡儆猴,顺便也为国库添些油水。

毕竟那些地下集市,每日进出的银钱数目可不小,若能尽数征缴,对大明皇朝而言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再者,那些前去观战、参赌的王公贵族子弟,也可适当追缴些款项。

这些世家豪门,哪家不是家财万贯?否则哪来的财力豢养那么多私兵亲卫?

然而朱元璋之所以如今这般底气十足,首要原因在于——眼下大明境内已现三处灵泉福地,其中孕育出的灵脉不在少数。

五品灵脉已有数条,四品、三品更是接连显现。

而与这三处福地毗邻之地,也陆续浮现出诸多一品灵脉。

加上他后续部署的一系列计划,还将源源不断地汇聚灵石资源,届时别说组建五个顶尖战军团,便是更多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目前只打算打造三个主力军团,再加上即将筹建的寒冰战团,七成开销都由四大国公府承担。

如此一来,朝廷国库的压力大大减轻。

毕竟积存的资源若不能化作战力,平日无用;一旦战事失利,反倒成了敌人的囊中之物。

留着不用的财富最是虚妄,不如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军力更为稳妥。

想到此处,朱元璋唇角微扬,露出一丝冷笑,随即起身,沉声开口:

“地下集市竟还藏着这么多半兽人?”

“朕为何从未听闻?皇子、郡主竟也有人参与其中?”

“陈国公,你可知此言何等严重?”

“天子脚下,竟容此等勾当,岂非动摇社稷根基!”

………·…………

“你可有确凿证据?即便你是国公,胆敢欺君罔上,朕照样治你死罪!”

殿中众人面面相觑,心知这是场戏,可既然是演,便得演个彻底。

陈国公当即跪伏于地,语气肃然继续奏道:

“陛下,老臣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妄言。”

“此事干系重大。

若陛下真有意将半兽人纳入我大明子民之列,那市井之中那些半兽人,自然也是皇朝百姓。”

“而那地下集市,实为权贵敛财之所,斗兽厮杀、贩卖人口,皆为其牟利手段。”

“然我大明律法早有明文:半兽人为奴不假,却不得私自买卖,违者重惩不贷。”

“老臣虽无直接凭证,但只需彻查诸位官员、皇子、郡主名下账目出入,真假立判。”

“皇家财物皆有簿册登记,官员俸禄亦有案可稽,稍加核对,便无所遁形。”

此时朱元璋端坐龙椅,眸光渐冷,杀意隐现,猛然一拍御案,厉声喝道:

“若真如你所奏,朕绝不姑息任何一人!”

“必给天下黎民一个交代。

但安置半兽人事宜,仍需加快推进。”

“传——锦衣卫指挥使!”

“即刻派精锐查封所有地下集市,遇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凡发现半兽人,一律护送入宫,妥善安置,不得有误!”

这时,一道金光灿灿的圣旨自皇宫深处疾驰而出,直奔城外。

紧随其后的,是六位踏入陆地神仙之境的强者现身。

毕竟,能在京城开设黑市之人,不仅背景深厚,更需有通天手段作为依仗。

然而按规矩,同一时间进入者不得超过二人。

整个大明王朝,在尚未受天道眷顾之前,陆地神仙级别的高手,总数也不过三十余位。

大明皇宫内。

随着不良人迅速集结,四方风云渐起,气机涌动。

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凝视着眼前浮现的国运天幕,良久之后,轻轻一叹,低声自语:

“这楚汉之争背后究竟藏着何等玄机,倒真让朕心生几分期待。”

身旁几位国公闻言,亦微微颔首。

眼下虽以天机楼一事最为紧要,但朝廷诸务自有臣下操持,早已井然有序。

倒是那四位久经沙场、统率千军的老将,敏锐地察觉到——朱元璋腰间佩剑的气息,与往日截然不同。

这是属于真正军人的本能直觉。

可谁也没有开口相问,毕竟这种隐秘,岂是寻常能探?

……

中洲。

大元皇朝,紫宸宫深处。

忽必烈静立殿中,双目锁定前方显现的国运天幕,心中已然开始筹谋下一步布局。

自从孛儿只斤·铁穆儿与孛儿只斤·合世离去后,整座皇宫便显得格外冷清。

而此刻,来自丹城的青木,正全神贯注沉浸于两张五品巅峰丹方之中,神情近乎痴迷,口中还不时发出低喃怪语,引得旁侧守卫频频侧目,暗觉此人怕是失了心智。

伯颜身为大元宰相,历经风浪无数,却也是头一回见到如此模样的人。

他轻咳一声,挺直身躯,对着四周侍从淡淡下令:

“都退下吧,这位青木圣子,乃是陛下亲自接待的贵客。”

闻令,宫女太监纷纷退避,侍卫亦收刀归列。

毕竟在这大元境内,除皇帝忽必烈之外,伯颜便是权势最盛之人。

更何况,无人知晓他竟与丹城暗中勾连。

在外人看来,伯颜位极人臣,深受皇恩,绝无可能背叛朝廷。

可事实恰恰相反——如今的他,早已沦为丹城一枚棋子。

待众人尽数退出,伯颜缓步走近青木,姿态微敛,声音压得极低:

“青木圣子,我何时方可脱离此地,返回丹城?”

顿了顿,又小心翼翼补充一句:

“还有……青流云城主当初许下的承诺,是否依旧作数?”

青木缓缓抬头,眸光如冰刃般刺向伯颜,冷冷道:

“丞相这话,是在质疑我丹城言而无信?”

“还是说,你觉得我师尊青流云,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

伯颜脸色微僵,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连忙摆手解释:

“圣子误会了,在下绝无此意!”

青木并未追究,神色稍缓,语气也柔和了些许。

伯颜确实有几分本事,将来未必不能收为己用,成为自己得力的臂膀。

丹城城主之位竞争者众多,他眼下虽占上风,却远未到尘埃落定的地步。

谁也不敢断言自己一定能登顶,毕竟前车之鉴还在眼前——他师父青流云当年的所作所为,至今令人警醒。

青木不敢大意,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如今大元皇朝老将凋零,后继乏人,撑不过百年,迟早分崩离析。”

“甚至不用等到百年。毕竟这片疆土本就不属于大元,他们是靠铁蹄刀枪硬夺来的。”

伯颜听了也未反驳。

事实上,如今大元治下的大片地盘确实是征战所得。

倘若孛儿只斤·铁穆儿或孛儿只斤·合世二人中,哪怕有一人能真正担起重任,他也犯不着铤而走险。

以他目前的身份,即便前往丹城,地位或许不低,但终究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总归像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伯颜骨子里野心不小,可惜实力尚不足以匹配这份抱负。

青木看着眼前低头顺从的伯颜,心中颇为满意,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继续说道:

“百年之后,你会感激今日所做的选择。”

“我师尊许下的承诺,从无虚言。但若你展现不出应有的价值,别说长老团,连门槛都摸不到。”

“更何况,刚才大元皇帝对你那番试探,恐怕已经抓到了些把柄。”

“这次我来大元,只为两件事:其一,查清此前流传的那则消息——”

“关于大元皇朝藏有七品炼丹师传承的事,你知道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