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转眼一个月过去,春暖花开,又到了动物~咳咳,又到了春耕的日子,士颂一行人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路线开始出巡。
“主公,看来王胖子那家伙还真没骗人,这才过去大半年,南海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繁华程度比之去年咱们来时提高好几个档次。”
船只靠岸,一行人刚踏上码头,典韦率先感慨起来。
看着码头上络绎不绝的运货车辆,士颂极为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繁华了不少,咱们去年离开的时候这里还在扩建码头的,现在来看,当初的扩建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这么多运货车辆,按照原先的码头规模还真周转不开。”
“要是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再过上几年,这个码头的货物吞吐量说不定都能赶上交趾了。”
郭嘉接过话茬,随后轻轻撞了一下典韦:“老典,要不咱哥俩凑点钱,在这圈块地修建几座饭店、客栈出来,就这人流量,不愁赚不到钱啊。”
典韦当即应下:“行啊,只要你有本事买到地,钱全部俺出都行。”
郭嘉闻言转头看向士颂,还没等他开口,士颂就出言打断了他的念想:“等天黑了好好睡一觉,梦里啥都有,现在还是大白天。”
“不是,我出钱买啊,又不用占多大地方,只要够开几家饭店、客栈就行。”郭嘉不死心,打算再挣扎一下。
士颂瞥了他一眼:“你也不是刚来交州了,不知道这里的土地禁止买卖啊?想开饭店、客栈可以,回头等这里的官府把房子都造好再说,到时你可以花钱承包下来,买地自建的事情免谈。”
郭嘉撇撇嘴,小声吐槽:“这不是多此一举嘛,还不如直接把地卖给我,我自己建呢,这样官府还能省点钱。”
士颂微微摇头:“有些钱能省,有些钱不行,黄巾之乱才过去多久?百姓为什么揭竿而起你不会忘了吧?”
贾诩轻抚胡须,点头赞同:“我倒觉得禁止买卖土地的政策挺好的,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土地兼并的情况发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郭嘉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应下:“行吧,那就等这里房子造好了我再花钱承包吧,老典,你打算出多少?”
典韦耸耸肩:“俺随便的,到时候再说吧。”
士颂一脸无语的看着两人:“你俩能不能有点出息?家里资产都几万几十万金了,还要干这种与民争利的事情。”
此言一出,郭嘉顿时不乐意了,当即反驳:“我们就想开个饭店而已,怎么就与民争利了?我们又没想着白嫖。”
“你们在这开饭店,开客栈无形中不就抢了其他商户的生意嘛。”士颂指着不远处的摊贩说道。
郭嘉切了一声:“做生意本来就是各凭本事的,我又没搞以权压人那一套,总不能别人做了这生意我就不能做吧?没这道理啊。”
“主公,这次我站奉孝,你当初也没规定我们不能做食宿类生意啊。”典韦紧跟着附和。
士颂叹了口气,摆摆手:“算了,就当我没说,你们想开就开吧,不过你们也得注意一下影响,别搞垄断那套。”
“放心吧,这点数我还是有的,我们只是想赚点钱,没想砸其他商户的饭碗。”郭嘉拍着胸脯保证道。
士颂点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负责后勤的亲卫来报:“禀主公,车辆物资都卸下船了,随时可以出发。”
士颂点头:“行,那就集合队伍,出发。”
随后一行人骑**骑马,坐车的坐车,一起朝着郡城方向驶去。
......
两天后。
“子布还真有两把刷子啊,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半的时间,他就把南海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我记得前年离开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荒地,大部分逃难过来的老百姓还住着帐篷,现在呢,荒地变良田,帐篷变成了砖瓦房,完全一幅安居乐业的景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一路行来,看着道路两旁成片的农田以及不远处连成排,错落有致的砖瓦房,郭嘉忍不住发出感慨,夸奖起了张昭的功绩。
贾诩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厉害,很难想象仅靠一年多时间就能把一个荒废的郡县发展成这样,要是不计算百姓家中存款,单从肉眼看到的情况判断,这里的百姓生活已然与交趾那边一般无二了。”
士颂勾起嘴角:“你俩悠着点,子布本人又不在这里,别现在把好话说完了,回头看见子布不知道夸什么好。”
郭嘉耸耸肩:“这有什么难的,大不了把夸过的话再重复一遍呗,反正子布又没听到。”
“对了主公,你有没有算过到目前为止开发南海郡花了多少钱啊?”
士颂摇头:“没有,天天那么多物资进进出出,我闲着没事算这玩意干嘛?”
“不过过年的时候倒是听我四哥提过一嘴,去年州牧府总支出786万金,具体有多少钱花在南海郡了,你得自己去问我四哥了,记账的事现在归他负责。”
“多少?!786万金?”郭嘉惊呼出声,满脸的不可思议。
其余人也是瞪大眼睛看着士颂,786万金,这得多少钱?
士颂翻了个白眼:“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嘛?去年东边四郡到处都在大开发,花费多点不是很正常嘛?”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这也太多了吧?”哪怕知道原因,郭嘉还是难掩震惊之色。
“这有什么多的,你看看周围。”
士颂说着指了指四周:“修路、开荒、建设房屋...等等,那个项目是不需要花钱的?你不会以为南海郡能发展成这样都是子布一个人的功劳吧?”
“这些都是州牧府用钱砸出来的,没钱,物资供应不到位,子布的本事再厉害,也不可能这么快把这里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