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一章 谁都是这样想
仿佛是习惯她会不经意间的试探。
卫琢已经习以为常了。
“镖局。”
沈清宜略惊:“你父母呢?”
卫琢干涩道:“无父无母。”
沈清宜没有觉得冒失,相反落落大方道:“无妨,一样。”
听她说得如此轻巧,卫琢不经回想从沈清宜被接到沈府后的日子。年年岁首,她也会同小辈一桌,但因她不是真正沈家人,总会在小辈们里显得格格不入。他不宜靠近,因为会给沈清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他偶尔会观察她,清瘦模样,安安静静 坐在那里。谁喊她,她才会抬头应声。否则她完全像不存在的,会很自然被人遗忘。
以为她会不自在,但他从未在她脸上见过局促表情。
知道她本就无父无母,是在白马寺附近流浪的孩子。他每回都想,看见别人全家团圆,她心里不会难受吗?
似乎他又想多了,沈清宜眼里永远是冷淡,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唯独对沈子润永远保持炽热的目光。
沈子润.......想起他,卫琢眼眸里的妒忌和冷意一闪而过。
他敛了敛眼,不再继续想。“姑娘没想过寻找家人?”
沈清宜风轻云淡:“不必为没有结果的事费心费力。”
听到这话,卫琢忽然很想问她:那明知跟沈子润不可能,又为何坚持那么久?
一个葱油饼已经完全下肚,沈清宜心情愉悦不少,未曾注意到卫琢的怪异。她随口问:“这两日镇外可有哪里不对劲?”
卫琢错开视线,道:“没有发现可疑人物。”
她若有所思:“看样子京城那边真出什么事了。”
“京城出事有好有坏。”
“等京城风波过去,估计又会派人来追杀。”
“姑娘放心,我不会让你和夫人有任何危险。”
沈清宜给自己续杯,又饮了一口冷茶,略躁的心情被压下去,乌黑杏眸隐晦不明。“兵来将挡吧。”
反正她已经想到后招。
逼不得已,她不会动。
-
钱老爷按照沈清宜的意思,岁首一过就让自家马夫领着两辆牛车来到巷子口。
沈念姝躲在角落看见沈清宜给钱便往回跑,告诉大家牛车买好了。
想到后面赶路不需要再费力走路,众人雀跃不已。
殊不知那些钱后脚就被马夫退回给沈清宜,“使不得啊沈大夫,老爷特地交代不能拿您的钱,还特地叫小的把这个给您。”
两目低垂,看马夫手中那块清透小玉牌,她一脸疑惑的接过:“怎么会给如此贵重的东西?”
上面刻有字——瑶光阁。
这三字从沈清宜脑海一瞬而过,这不是?
只听马夫说:“老爷夫人说沈大夫今后赶路艰辛,指定会遇见许多难处。所以特地给您这块玉牌,只要沈大夫有事,尽管拿此物去找瑶光阁。”
沈清宜拧眉:“你带回去。”
马夫忙后退,抱拳道:“万万不可,小的要是拿回去,定会被骂死。小的在此祝沈大夫一路顺风,告辞。”
言罢,马夫跑得极快。
沈清宜话至嘴边没能说出口,小玉牌在她手中翻转几次,若有所思。
卫琢无声无息出现在她身旁,盯着小玉牌,意味深长道:“瑶光阁遍布各国各地,富可敌国。背后主人更是深不可测,无人知晓真面目。但凡拿此物,哪怕杀人放火,他们都会照做。钱老爷能舍得把如此贵重之物赠送姑娘,可见钱老爷也不是普通富户。”
小玉牌和碎银都被她收进囊中,关于瑶光阁,她在前世也略有所闻,只是未曾接触过。“钱老爷普不普通不知道,他肯舍得给小玉牌,是因为我救了他妻子。”
闻言,卫琢浅笑:“钱老爷确实是难得的好男人。”
两辆牛车被安置在宅院门口,沈清宜进去通知她们,各个兴奋地跑出去围观。
虽然从前她们都是马车出行,这种牛车四面透风不说,速度还不够快,可好过拿双脚走路。
看完后,众人开始各自回屋整理东西。
沈清宜和薛秀莲的东西不多,最重要的就是钱和那件狐狸毛披风。好在她提前做好准备,专门做了个背笈,交给卫琢背,毕竟他不好光明正大同行。
背笈交给卫琢后,她就拿个包袱,扶着婆婆往外走。
薛秀莲说:“说起来我也好久都没有赶牛车了,待会儿让我来。”
沈清宜莞尔:“那您可要戴好手套,别冻坏了双手。”
说完,她就把那双雪兔毛手套给婆婆戴上。薛秀莲见状,忙要挣脱开,“不行不行,这是为娘给你做的。”
“我还有一双,喏。”沈清宜变戏法似的又变了一双出来,黑不溜秋的,自然没有那双雪兔毛手套好。
“哪来的?”薛秀莲颇为好奇。
“给人看病,送我的。”沈清宜敷衍回答。
薛秀莲对这话深信不疑,“要为娘说啊,你就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开个小医馆。”
沈清宜接话:“等您何时愿意跟孩儿走,孩儿就考虑。”
“又说这种调皮话。”薛秀莲宠溺一笑,拿手指点在她侧额,拿她实在没办法。
这些日子,她又不是没有做过各种旁敲,想劝说沈清宜不如直接离开她们,自己谋生去。毕竟是能少遭罪,日子还能过得好。偏偏这孩子有孝心,非要守着她。薛秀莲心里自然是暖,可她不舍得让沈清宜跟着耽误终生啊。
毕竟都二十岁了。
两人还没走到门口,便听见外面闹哄哄,仔细听,明显是在吵架。两人不再说话,相视一望,齐齐走出去。
大家都手忙脚乱整理东西,为的就是能优先占个好位置。
谁都是这样想,导致不少都是一起赶到,偏偏又看中相同的位置,这才闹起来了。
郑氏最张狂,整个人就站在中间,就要拉自己女儿一起坐下,但被旁人给退下去。然后其他人蜂拥而上霸占位置。
“娘。”沈琳琅也被赶下来,忙不迭蹲在母亲身边,“娘,您有没有摔疼啊。”
“哎哟,我的**啊。”郑氏搂着自己**,疼得五官狰狞。看见沈清宜时,她赶紧让女儿把自己扶起来。
她一瘸一拐地走到沈清宜面前,埋怨道:“清宜啊,你看看这闹腾的。要是能多两辆牛车的话,不至于让大家抢红了眼,还害得我摔了一**,你说吧,这如何是好。都还没上路呢,大家就已经先结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