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应对之法
朱祁钰回府之后,又是砸东西,又是打下人。
归根结底,就是觉得马上要去漠南,自暴自弃。
现在听到赵络有办法,把自己留在京城,他当然要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若是先生真能让皇帝收回成命,本王必以国士待之!”
朱祁钰激动地看着赵络。
没想到,自己都要被流放漠南了,仍旧有人不离不弃!
赵络请朱祁钰坐下,不慌不忙地讲出应对之法。
“殿下,皇帝乃是天下之主,一言九鼎。”
“想让他收回成命,只有一个办法。”
“掌握军权与天下民心!”
“只要把这两样东西抓在手中,王爷想在哪就在哪,皇帝也奈何不得!”
原本兴奋的朱祁钰,眼神顿时黯淡许多,重重叹了一口气。
“先生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若是本王真能掌握军权和天下民心,还用得着在这里哀声叹气?”
要是手里有几十万兵马,皇帝在下旨的时候,朱祁钰就骂回去了!
看着朱祁钰无奈的样子,赵络坐在椅子上,稳如泰山。
“殿下,军权确实难以掌握。”
“尤其是土木堡大胜之后,陛下在军中威望高涨。”
“不光是底层军士,就是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等人,亦对陛下俯首帖耳。”
“相较之下,想要收拾民心,却是易如反掌。”
赵络是都察院御史,朝堂与民间的消息知道不少,更能看清楚,别人看不清的问题。
朱祁钰见赵络胸有成竹的样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思说。
“请先生赐教。”
赵络也没说什么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
“据我所知,这次陛下御驾亲征,调集的兵马超过五十万。”
“朝廷为了给大军运送粮草辎重,征发的百姓至少有百万之众!”
“这些人不是官兵,就算大战得胜,他们也没有赏赐。”
“更为要紧的是,地方官府不敢克扣大军粮草,便从这些徭役口中夺食。”
“按照律法,为大军运送粮草,每名民夫一天口粮是两斤半糙米。”
“可经过层层盘剥,真正发到民夫手中的,只有半斤!”
“累死饿死的民夫,不计其数。”
之前有民夫家人前往顺天府告状,让官府查清自家丈夫死因。
顺天府尹知道,土木堡大捷乃是陛下功绩,不能出现不和之声。
于是便将这家人,以蓄意滋事为名关入大牢,等他们老实之后再放出来。
此等行径,自然传入都察院御史的耳中。
不过此事牵涉陛下,还有一众新贵武将,御史们也不愿意得罪人,全都睁一眼闭一眼。
赵络的语气有些沉重,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
“如今的北方,家家缟素,户户挂白,惨不忍睹。”
“尤其是靠近边关的几十个府县,哭声从日到夜,几无停顿。”
听到这里,朱祁钰眼睛一亮。
“百姓处境,已经如此艰难了吗?”
皇帝这次御驾亲征,虽说死了不少将士,但毕竟打赢了。
活下来的人都有重赏,而且有很多人因此加官进爵,整个军中都洋溢着喜气。
至于百姓的死活,根本没人在意。
就算是朱祁钰,也只想着怎么夺权篡位,根本没想过百姓的日子有多难熬。
不过有一件事他很清楚。
当初调集大军出征,为了凑够足够的军饷。
朝廷命令各地官府,提前收税,有些地方甚至收到了二十年之后。
除此之外,各地官府还强征青壮年,为大军运送粮食,弄得民怨沸腾,百姓怨声载道。
有些青壮年,本就是家中的顶梁柱。
被官府强征之后,家中的孤儿寡母断了生计,只能沿街乞讨,勉强苟活。
想到这里,朱祁钰嘴角不由泛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如果百姓处境真的这么惨,对自己来说,反而是个好消息。
赵络看到朱祁钰眼神重新明亮,知道火候到了,直接了当的说。
“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只要殿下按我之法行事,保证能在短时间内,聚拢民心!”
“只是我的办法,需要殿下出点血,不知道殿下舍不舍得。”
朱祁钰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看着赵络。
“别说出血,只要本王负担得起,赵先生尽管去干!”
这是最后的机会,必须放手一搏!
只要计划成功,自己就能留在京城,继续锦衣玉食,不用去漠南吃土!
赵络见朱祁钰这么相信自己,微微点头。
“殿下,我的办法,就是给百姓放粮!”
“只要让那些快要饿死,冻死的百姓吃饱穿暖,他们自然会站在您这一边!”
“除此之外,还要安抚因徭役而死的民夫家人,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
朱祁钰沉思片刻,觉得赵络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来人!”
守在书房门外的王成小步走了进来。
“王爷有何吩咐?”
朱祁钰眯着眼睛,稍作思考之后开口。
“王成,你立刻传本王—之令。”
“让张安,李山赶赴京郊各县,把所有农庄的粮食都运到京城。”
“再派王石去保定府,河间府等地,把各个粮仓的粮食转运过来。”
“同时,你在府中遴选精明能干之人,在京城挑选灾民多的地方。”
“等到粮食进京,立刻开仓施粥!”
这是朱祁钰短时间内,能调集的所有粮食。
如果这些还不够,那就只能派人去江南,湖广等地,加急采买粮食。
“至于民夫...”
朱祁钰说到民夫,顿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补偿多少为好。
若是补偿银子太多,朱祁钰把王府卖了,也凑不够那么多钱。
若是银子太少,百姓反而会觉得郕王太过小气,自家死了一个人,才赔这么一点钱。
赵络能提出这个办法,自然想到朱祁钰在犹豫什么,他小声提醒。
“殿下,因徭役而死的民夫,赏白银十两,或者安置田一亩便可。”
这个价不高不低,既能让百姓满意,又不至于让郕王出血太多。
“就按赵先生的意思!”
朱祁钰冲着王成摆摆手,示意他赶快去办。
不久之后,数十匹快马从郕王府疾驰而出,赶往各地催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