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第66章 古玩一条街

();

第六十六章 古玩一条街

在个角落摊位前,他瞅见个铜制的小香炉,拳头大小,上面刻着缠枝纹,锈迹斑斑的。

摊主是个老爷子,正眯着眼抽烟,见沈浩盯着香炉看,慢悠悠地说道:“小伙子懂行?这是民国的,给八十块拿走。”

沈浩拿起来掂了掂,入手沉实,底座有个模糊的“宣”字,虽然锈得多,可纹路挺规整。

他故意皱着眉:“这锈都快烂透了,五十块。”

“六十,少一分不卖。”老爷子头也不抬。

沈浩掏出钱递过去,把香炉揣进兜里。

刚走没两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那香炉我要了,给你一百!”

他心里一紧,脚步更快了。

这香炉看着像民国仿宣德的,虽然不是真宣德炉,可也算个老物件,最少能卖一千。

转着转着,太阳慢慢爬高,人越来越多。

沈浩找了个树荫歇脚,正啃着油条,就听见有人喊他:“沈大哥?”

回头一瞅,居然是李灵儿,穿着件米色风衣,手里拎着个帆布包,看着比在交易会上精神多了。

“这么巧?您也来赶早市?”沈浩赶紧站起来,手里的油条都忘了啃。

“我家离这儿不远,天天来转一圈。”

李灵儿笑了笑,眼睛落在他手里的布包上,“淘着好东西了?”

“瞎收了几件,不值啥钱。”沈浩有点不好意思,把昨天收的青铜带钩和端砚拿出来,“您给长长眼?”

李灵儿拿起带钩,翻来覆去看了看,点点头:“战国的龙形带钩,品相还行,就是钩子有点弯了,能值个五万。”

说着,又拿起端砚瞅了瞅,“清代端砚,石眼不错,三万块没问题。”

沈浩心里一惊,跟他估的差不离,这李灵儿眼光是真毒。

“您这天天转,肯定淘着不少宝贝吧?”

“也就收点喜欢的小玩意儿。”

李灵儿从包里掏出个玉佩,比沈浩的凤凰佩小一圈,雕着朵兰花,“昨儿收的,明代的,玉质还行。”

沈浩凑过去一看,那玉佩白里透青,包浆厚得发亮,雕工也细,忍不住赞道:“这可是好东西。”

“您要是喜欢,转让给您?”李灵儿笑着说道,“给八千就行。”

沈浩愣了一下,这玉佩最少值一万五,她居然只要八千?

他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您收着吧,我就是看看。”

“跟您开玩笑呢。”李灵儿笑了,“中午有空不?我请您吃饭,旁边有家卤煮挺地道。”

“我请我请!”沈浩赶紧说道,“正好我家人也在,一起呗?”

“好啊,正好见见嫂子和孩子。”李灵儿挺痛快。

沈浩赶紧给王红梅打电话,让她带着俩孩子过来。

没一会儿,王红梅就拉着圆圆和月月来了。

俩孩子看见李灵儿,怯生生地喊“阿姨好”,逗得李灵儿直笑,从包里掏出两把小扇子给她们:“拿着玩。”

几个人往卤煮摊走,月月指着路边的冰糖葫芦喊着要吃,沈浩赶紧买了一串。

李灵儿看着他们一家子,笑着说道:“沈大哥真有福气。”

沈浩挠挠头,“可不是嘛,我福气好!”

到了卤煮摊,李灵儿熟门熟路地喊道:“五碗卤煮,多放肺头,再来五个火烧!”

老板乐呵呵地应着,没一会儿就端上来五大碗,热气腾腾的,里头的火烧、肺头、大肠堆得冒尖。

“尝尝,这是老帝都的味儿。”李灵儿给王红梅递过筷子。

王红梅有点不好意思,小口尝了尝,眼睛一亮:“真香!比咱县城的卤味好吃。”

俩孩子不爱吃内脏,沈浩给她们点了炸灌肠,看着她们蘸着蒜水吃得香,自己也呼噜噜喝着卤煮。

李灵儿一边吃,一边说道:“下午有个朋友的小拍卖会,都是些老物件,您要是有空,一起去看看?”

沈浩眼睛一亮:“真的?那太谢谢您了!”

“客气啥。”李灵儿笑着说道,“正好让您见识见识帝都的行情。”

沈浩赶紧点头,心里琢磨着,这趟真是来对了,不光潘家园有漏捡,还有李灵儿带着长见识,这四百万的家底,说不定能翻上一番呢。

吃完卤煮,李灵儿说拍卖会下午三点才开始,正好有功夫带沈浩他们去潘家园的老货区转转。

“那边跟早市不一样,都是些开了年头的老店,藏的宝贝多,就是价钱咬得死,想捡漏得费点劲。”

沈浩一听有老货,立马来了精神,让王红梅带着俩孩子在附近的茶馆等着,自己跟着李灵儿往老货区走去。

刚拐过弯,就见一排灰砖瓦房,门脸都不大,挂着“聚古斋”,“藏宝阁”之类的招牌,看着比外面的摊位正经多了。

“这家‘老铜匠’专做铜器,老板是个倔老头,手里有不少高古铜件。”

李灵儿指着个挂着铜铃铛的铺子说道,“不过他不爱搭理生人,我跟他熟,带你进去瞅瞅。”

刚进门,就听见“叮铃”一声,柜台后头的老头抬起头,眯着眼瞅了瞅李灵儿:“灵儿丫头,今儿咋有空来了?”

“张大爷,带个朋友来看看您的宝贝。”李灵儿笑着说道,“这是沈浩,是我朋友。”

张老头瞅了沈浩一眼,没说话,指了指柜台上的铜器:“自己看,别瞎摸。”

沈浩赶紧点头,眼睛扫向柜台。

突然,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铜敦子吸引了他,拳头大小,浑身是锈,看着跟块石头似的。

他蹲下去,假装看旁边的铜壶,手指悄悄碰了碰铜敦子,感觉质地挺硬,锈迹也不是浮在表面的。

“张大爷,这铜疙瘩是啥?”沈浩故意装作不懂。

“汉代的镇纸,从工地挖出来的,残了,不值钱。”张老头呷了口茶,“你要是要,给五十块拿走。”

沈浩心里咯噔一下,这铜敦子看着像汉代的“权”(古代的秤砣),上面好像还有模糊的字。

他不动声色地说道:“看着怪沉的,买回去压咸菜坛子正好,就五十吧。”

刚掏钱,张老头突然说道:“等等,这玩意儿虽然残了,可上面有字,说不定是个官造的,再加五十。”

沈浩心里乐了,知道老头也看出点门道,故意抬价。

他假装犹豫了半天,掏出一百块递过去:“行吧,谁让我看着顺眼呢。”

拿着铜敦子出门,李灵儿笑着说道:“你这运气可以啊,这‘权’要是有字,最少值两万。”

“真的?”沈浩赶紧把铜敦子翻过来,用布擦了擦,果然露出几个模糊的篆字,虽然认不全,可看着就透着股老气。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