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第65章 到达帝都潘家园

();

第六十五章 到达帝都潘家园

两个月以后,沈浩算了一下账,他现在的资产已经达到四百万了。

这天晚上,关了店门,他跟王红梅说道:“老婆,收拾收拾,咱去帝都转转。”

王红梅正给俩闺女梳辫子,一听这话,手里的梳子都掉了:“真去啊?不跟李老板打个招呼?”

“打了,他说让咱先去踩踩点,他过阵子再去。”沈浩笑着说道,“咱带上圆圆和月月,让俩孩子也见见世面。”

圆圆和月月一听要去帝都,乐得直蹦。

沈浩摸着俩闺女的头,这趟不光是为了生意,也得带家人好好玩玩。

转天一早,沈浩租了辆面包车,拉着一家人往省城赶去。

到了机场,俩孩子看着大飞机直咋舌,圆圆拽着沈浩的衣角问道:“爹,这飞机真能飞上天吗?”

“不光能飞,还能载着咱去帝都呢。”

沈浩笑着给俩孩子买了棉花糖,看着她们小口小口**,心里甜滋滋的。

飞机起飞的时候,月月吓得攥着王红梅的手,等平稳了又扒着窗户往下看,嘴里不停喊道:“妈妈,你看下面的房子跟积木似的!”

仨小时不到就到了帝都。

出了机场,沈浩打了辆出租车。

沈浩一开口说去潘家园,司机师傅就乐了:“您是来淘宝贝的吧?最近潘家园可热闹了,不少外地玩家都往那儿跑。”

“师傅您懂行啊?”沈浩笑着搭话。

“天天拉客人去,听也听会了。”司机师傅手把方向盘打得溜圆,“那儿的东西真假掺着卖,您可得多留个心眼。”

“哎,谢谢您提醒。”沈浩应着,心里却有底。

他上辈子就是在潘家园混迹了半生,潘家园他熟啊!

到了潘家园,刚进大门,王红梅和俩孩子就被震住了。

“老公,这潘家园比咱县城的古玩街大了十倍都不止啊!”

潘家园街道上,左右两边,一排排摊位望不到头。

瓷器、玉器、字画、铜器摆得满满当当,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比庙会还热闹。

“我的娘哎,这得有多少宝贝啊。”王红梅拉着俩闺女,生怕走散了。

沈浩平静的扫着摊位,嘴里念叨着:“别急,咱慢慢转。”

他先找了个卖糖葫芦的,给俩孩子买了串最大的,随后,一家人继续转着。

转了没多远,沈浩就瞅见个摊位摆着不少老铜件,其中一个青铜带钩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带钩是龙形的,钩子弯得跟月牙似的,上面的鳞片雕得清清楚楚,包浆厚得发亮。

沈浩蹲下来,假装看别的东西,手指悄悄碰了碰带钩,入手沉实,是老青铜的质感。

“老板,这带钩咋卖?”沈浩漫不经心地问。

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叼着烟说道:“这是汉代的,要价八千。”

“八千?”沈浩笑了,“你这看着像仿的,最多给两千。”

“你懂不懂行啊?”摊主不乐意了,“这可是我从乡下收的,最少六千。”

俩人磨了半天,最后沈浩以三千块拿下。

他把带钩揣进兜里,心里乐开了花,这分明是战国时期的龙形带钩,最少值五万,捡着漏了!

正美着呢,就听见王红梅喊他,回头一看,俩闺女正指着个卖风车的摊位,眼睛都直了。

沈浩赶紧过去,给俩孩子买了俩大风车,看着她们举着风车跑,心里暖洋洋的。

“你刚刚买了啥?”王红梅凑过来问道。

“淘着个小玩意儿。”沈浩把带钩掏出来给她看,“值点钱。”

“小心点,别让人骗了。”王红梅叮嘱道。

“放心吧。”沈浩笑着说道,眼睛又瞟向旁边的摊位。

那摊上摆着个旧砚台,看着黑黢黢的,可砚池里的包浆看着挺老。

他走过去拿起砚台,掂了掂分量,又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松烟墨香,是老砚台的味道。

“这砚台多少钱?”

“五千。”摊主是个老太太,说话挺利落,“清代的端砚,你看这石眼多清楚。”

沈浩仔细瞅了瞅,砚台侧面果然有个圆圆的石眼,跟眼珠子似的。

他没还价,直接掏钱买下。

这砚台是正经的清代端砚,雕工也不错,最少能卖三万。

不知不觉转了俩钟头,沈浩手里已经拎了好几个包,有铜带钩、端砚,还有个明代的瓷片,收获不小。

王红梅带着俩孩子也转累了,坐在树荫下吃冰棍。

“咱找个地方住下吧,明天再转。”沈浩走过去,擦了擦汗。

“听你的。”王红梅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招牌,“那儿写着‘潘家园宾馆’,要不就住那儿?”

“中。”沈浩拎着包,牵着月月,王红梅抱着圆圆,往宾馆走去。

路过一个卖卤煮的摊子,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沈浩咽了咽口水:“晚上咱就吃这个,让你们尝尝帝都的味儿。”

俩孩子一听有好吃的,立马来了精神,拉着沈浩的手快走。

沈浩看着一家人的背影,心里踏实得很。

这趟帝都没白来,不光淘着了宝贝,还能跟家人在一块儿,比啥都强。

住进宾馆,把东西放好,沈浩拿出手机,翻出李灵儿的电话号码,琢磨着要不要打个电话。

想了想还是算了,先自己转两天,等淘着像样的宝贝,再联系她也不迟。

窗外的天色慢慢暗下来,潘家园的灯光亮了起来,跟星星似的。

沈浩看着窗外,心里琢磨着明天该转哪个区。

潘家园的字画区可藏着不少好东西,明天可得好好瞅瞅。

帝都的第一晚,沈浩睡得格外香,梦里都是淘不完的宝贝,还有一家人乐呵呵的笑脸。

他知道,这趟帝都之行,才刚开始呢。

第二天一早,沈浩生物钟准时叫醒他,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了。

王红梅还搂着俩孩子睡得香。

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揣上昨天收的几件古董,打算先去潘家园转一圈,赶早市。

刚出宾馆门,就见潘家园门口已经热闹起来。

拉着板车的摊主们正往里挪,卸下来的箱子里裹着层层报纸,里面是一件件古董。

沈浩混在人群里往里走,潘家园早市比他们县城文玩街热闹十倍。

转到玉器区,一个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沈浩挤进去一瞅,摊主正举着个玉佩吆喝:“和田白玉的,清代的玩意儿,错过拍大腿!”

那玉佩雕着只凤凰,看着白乎乎的,可沈浩瞅着有点怪,玉质太透,不像老和田玉的温润劲儿。

“多少钱?”有人问道。

“一万五,不还价!”摊主道。

沈浩没吱声,悄悄退到一边。

果然没过一会儿,就见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拿着玉佩跟摊主吵:“你这是青海料仿的,最多值五百!”

俩人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摊主骂骂咧咧地把玉佩收起来了。

“还是得小心。”

沈浩心里嘀咕,继续往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