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低调师尊,门下全是狠人 第50章 正好为教清理门户

();

如今却一反常态,强势介入,其中必然藏着外人难以察觉的缘由。

定是有人暗中为他们撑腰,才敢如此行事。

单凭一个通天教主,恐怕还不足以让三圣下如此重注。

太上听罢,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他此前虽觉事有蹊跷,但并未深究。

毕竟在这洪荒之中,圣人主宰一切,除了通天,谁还能搅动这般风云?

后来种种迹象也似乎指向截教所为。

可如今女娲这一番话,令他不得不重新审视。

通天当真有这般手段,能独力掀起如此波澜?

火云洞三圣竟会因他一人,便押上全部身家?

“女娲师妹所言极是。”

“此事还需查个水落石出。”

太上语气低缓,字字慎重。

“你与人皇伏羲血脉相连,与火云洞也有旧谊,不如走一趟,探明他们真实态度。”

“必要时,可许以利益,诱其退步,重回旁观之位。”

女娲微微颔首。

“我近日本就打算前往人族一行,顺道拜访火云洞,正合其宜。”

“太上师兄方才提及拨正洪荒大势,不知从何处着手?”

“欲改天地走势,必先废帝辛。”

太上目光深远,仿佛穿透了万古岁月。

“帝辛雄才大略,又有高人扶持,人族气运正节节攀升。”

“唯有断其根基,使人族重归衰微,方可恢复旧日格局。”

“我早已布局——微子启乃帝乙长子,本具人皇之相。”

“只因母为侧室,失之交臂。此人怨念深重,正是可用之棋。”

“只需加以引导,便可取帝辛而代之。”

“然帝辛运势正旺,若无外力压制,难以成事。”

“女娲师妹手中藏有诸多可破殷商命格之物,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该用的,我自会用。”

女娲应声点头。

“但追查幕后那只手,更为紧要。”

“我们一边布局更替,一边彻查隐情,方能稳住封神大局,不至失控。”

此时,洪荒上空云海翻涌,一道身影踏着五彩霞光,悄然降落在一处偏僻山岭。

那人裹着古怪黑袍,形貌狰狞,气息诡异,与天地格格不入。

山林深处,一个身影悄然伫立。

他皮肤暗沉如炭,牙齿外露,眼珠泛着幽绿光泽,像是夜色里闪烁的萤火,不断扫视四周,透出几分阴险之气。

双耳直挺挺地竖立在头顶,细长如柳叶,竟比寻常兽类还要绵长几分,随风微微颤动,模样极为奇特。

此人便是截教中赫赫有名的“长耳定光仙”,位列通天教主座下随侍七仙之一。

奉师命自金鳌岛而出,他与其他六人分道扬镳,各自奔赴洪荒各地,查探截教分支是否牵涉杨婵一案。

一路奔波,他已踏遍数处洞府,逐一问询。

可所到之处,皆是一口否认,言辞坚决,无一承认与此事有关。

线索如断线之风筝,杳无踪影。

他曾以符宝联络乌云仙等人,得知他们亦无所获。

各处分堂均称未曾收留杨蝉,更无挑衅天庭之举。

正当他心生倦意,以为此行徒劳之际,却在一处荒山暂歇时,听见几头野兽聚谈。

它们口吐人言,提及不远的“梅山”新立了一座道场,有七位神通广大的仙者开坛授徒。

自称“梅山七兄弟”,乃截教传人,不论出身,但凡有志修道者皆可入门。

长耳定光仙顿时警觉。

截教门中,何时冒出这等人物?

七大弟子同出一门,声名远播,竟从未听闻?

莫非……是假托截教之名,招摇撞骗?

脑中立刻浮现出师尊的告诫:有人欲借截教之名惹祸,嫁祸于我教。

难道,正是这群藏身梅山之辈?

心头一震,继而狂喜。

若能揭穿此等阴谋,擒拿伪徒,岂不是大功一件?

他依循野兽所指,疾行而至。

眼前山脉起伏,雾气缭绕,草木之间隐隐有异香浮动。

“此处便是梅山?”

他凝神望向山中,只见黑气翻涌,妖氛弥漫,如潮水般连绵不绝。

“果然藏污纳垢!竟敢打着我截教旗号,蛊惑众生,败坏清誉,罪无可赦。”

他冷笑一声,衣袍猎猎,昂然上前。

“今日我长耳定光仙亲临,正好为教清理门户!”

抵达山门前,他负手而立,声音如雷贯耳。

“山中妖孽听着——吾乃通天教主座下随侍七仙之一,长耳定光仙!”

“尔等假冒截教弟子,肆意妄为,致使我教蒙冤受辱,已是触犯圣威!”

“若不立刻现身伏法,待我杀入其中,定叫你们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虽知此地或许藏有强者,甚至可能与那杨婵有关,但他毫无惧色。

他身后站着的是通天教主,是截教正统。

谁若反抗,便是与整个截教为敌,更是向圣人宣战。

那样的后果,绝非区区山野之妖所能承担。

梅山深处,一片寂静。

山腹之中,原本幽深的洞窟早已焕然一新,被无上法力雕琢成层层叠叠的宫阙,殿宇连绵,飞檐斗拱,琉璃生辉,瑞气缭绕,灵光如虹,恍若天界降临人间,尽显玄门圣地之气象。

宫门前,开阔平地延展数里,石台平整,阵纹隐现,乃是专为传法授道所设。

此时,最大的演法台上,密密麻麻盘坐着无数异类生灵,形态万千,鸦雀无声,目光齐齐望向高台之上那道身影,静心聆听大道真音。

有羽翼如扇的飞禽,双爪化足打坐;有鳞甲森然的走兽,四肢撑地凝神;有面目可怖、獠牙外露者,亦有形如幼崽、瑟瑟发抖者;有的浑身长毛,有的头顶双角,皆以人形姿态端坐修行。

其中不少尚处初修,根基浅薄,坐姿歪斜,摇摇晃晃,状若醉酒,惹人忍俊不禁。

一块巨岩静静伏在角落,通体灰褐,唯有一对幽光闪烁的瞳孔显露其灵性,正是顽石得道之精怪,听至妙处,竟微微颤抖。

几株草木扎根陶盆之中,枝叶轻颤,根须紧缠泥土——离土则枯,只得自备容器,如园中盆景,列于台侧。

更有荒诞之物得启灵识:一只破旧草履自行踱步而来,一件残袍飘浮空中盘膝而坐,一柄锈斧插地为桩,斧刃微光流转,似也在参悟玄机。

不论出身何物,无论形态多么离奇,只要心向大道,皆可入此道场,列席听讲,修持性命,登临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