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毕业进一机部,众禽羡慕哭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两步走

();

杨厂长的话音如惊雷般,在狭小的临时办公室里炸响,余音仍在众人耳边嗡嗡回荡。

李怀德和技术科长如同被电流击中,身体瞬间绷直,冷汗顺着鬓角滑落。他们看向刘宇的眼神,彻底改变了。

之前的恭敬,大多源于上级的命令;而此刻,那份恭敬中,已掺杂了实实在在的畏惧。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着通天的背景,更有霹雳般的手段。

“刘处长…不,总指挥。”

杨厂长转过身,脸上的肥肉挤出几分讨好的笑意,语气却无比郑重:“您看,下一步我们具体该怎么干?您给个章程,我们保证不折不扣地执行!”

刘宇神色平静,仿佛刚才那番激烈的言辞,并未耗费他丝毫心神。

他捡起桌上的粉笔,在刚才画的圈旁边,又画了两个箭头。

“我的方案,分两步走。”他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淡,却自带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第一步,就是刚才所说的,‘刮骨疗毒’。把所有报废机床立即清出精密车间,腾出空间和电力负荷。”

“然后,集中全厂最优秀的钳工和技术员,配合我,对剩下的几台德制和捷克制机床进行精度校准和局部改造。”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众人:“这几台设备底子很好,只是缺乏保养和正确的调校,我会重新编写一套操作规程,并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这一步的目标,是在三天内,让核心设备的加工精度至少提升一个数量级,把合格率从百分之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三天?合格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技术科长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他看着刘宇那双深邃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睛,硬是没敢把质疑的话说出口。

“第二步,叫‘彻底换血’。”刘宇的粉笔尖指向第二个箭头,“一机部下属的红星机床厂,正在量产我设计的新型数控机床。”

“我已经跟林司长打过招呼,第一批产品会优先供应我们轧钢厂。”

“一个月后,新机床到位,我们将彻底淘汰所有老旧设备,建成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精密加工生产线。”

“到那时,我们的目标,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合格率。”

这番话,如同一幅宏伟的蓝图,在所有人面前缓缓展开,如果说第一步是救急的猛药,那第二步就是强身健体的灵丹。

李怀德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轧钢厂摆脱困境、一飞冲天的未来。

“好了,现在,我们去执行第一步。”刘宇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李副厂长,你负责组织人手,清空车间。”

“技术科长,你把所有设备的技术档案,和近一年的维修记录都给我拿过来。”

“杨厂长,麻烦您坐镇,我需要绝对的执行力。”

安排完任务,刘宇率先走出办公室,重新踏入那片嘈杂的车间。

李怀德和技术科长对视一眼,立刻小跑着跟了上去,行动间再无半分迟疑。

车间里,工人们已经接到命令,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在班组长的指挥下,开始给那些被判了“死刑”的机床断电、拆卸。

刘宇没有理会那些忙碌的身影,而是径直走到那台,正在运转的德制精密磨床旁。

他既没看图纸,也没碰仪器,只是弯下腰,仔细观察着机床底座与地面连接的缝隙。

那里,堆积着一层油污和金属碎屑,混合的黑色泥垢。

他伸出手指,从泥垢里捻起一点,放在眼前。

在灯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细小的、闪着寒光的铁屑。

“科长,你过来。”刘宇头也不抬地喊了一声。

技术科长一路小跑过来:“刘…总指挥,您有什么吩咐?”

“你们平时,就是这么做设备维护的?”

刘宇将手指伸到他面前:“这些铁屑,比砂纸还厉害,它们会随着冷却液循环,进入导轨、钻进轴承,一点点地磨损掉机床的精度。”

“你们天天抱怨设备老化,却放任这些‘钢癌’在眼皮子底下扩散,用不了多久,这台全厂最精密的磨床,也会变成一堆废铁。”

技术科长看着刘宇手指上那点致命的“星光”,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脸色比刚才在办公室里还要难看。

这个问题,他并非不知道,但从未像这样被赤裸裸地指出来。

现场管理混乱,规范不到位,这是厂里多年的顽疾,谁都没真正当回事。

李怀德也凑了过来,看到这一幕,老脸一红。

他作为主管生产的副厂长,难辞其咎:“我明白了!刘总指挥,我马上安排人,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和保养!”

“从今天起,车间卫生列入绩效考核,谁的机床不干净,就扣谁的奖金!”李怀德立刻表态。

杨厂长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他看着刘宇,眼神里充满了感慨和庆幸。

他拍了拍技术科长的肩膀,沉声道:“听到了吗?”

“刘总指挥一句话,就点出了我们多少年都视而不见的根子问题!你们技术科,要好好反思!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态度问题!”

刘宇直起身,拍了拍手:“这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傍晚时分,下班的汽笛声长鸣,响彻整个厂区。

机器的轰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鼎沸的人声,和自行车的叮当乱响。

成千上万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如潮水般从各个车间和厂房里涌出。

刘宇婉拒了杨厂长再次宴请的好意,拎着自己的布包在警卫员的护送下,他走出了办公楼。

黑色的伏尔加轿车依旧停在老地方,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头沉默且高贵的野兽。

车门拉开,刘宇正准备上车,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人群,突然定住了。

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潮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那人推着一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装,脊背微微佝偻,正是他的父亲,二大爷刘海中。

“爸!”刘宇大声喊了一声。

刘海中正和几个工友,兴致勃勃地吹嘘着车间里的见闻,冷不丁听到这一声,顺着声音望去,当他看到站在黑色轿车旁的刘宇时,整个人瞬间愣住了。

周围的工友也都停下了脚步,目光在刘宇和那辆,气派的伏尔加轿车之间来回游移,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爸,下班了?正好,上车,我送您回去。”刘宇笑着朝他招了招手。

刘海中回过神来,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摆手说道:“不用不用,我……我骑车方便,你忙你的,你忙你的。”

“上车吧,正好顺路,我还要去接蒙芸下班,咱们一起回家吃饭。”

刘宇不容分说地走上前去,自然地从他手里接过自行车,递给旁边的警卫员,说道:“同志,麻烦你帮忙把这车放到后备箱里。”

警卫员二话没说,轻松地将自行车抬起,塞进了宽大的后备箱。

周围的工友们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用伏尔加轿车的后备箱装自行车?这样的排场,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刘海中被儿子半推半就地拉到了车门边。

他看着工友们那羡慕得发直的眼神,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不少,脸上露出了几分矜持的笑容,随后坐进了柔软的后排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