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第372章 太宗遗风好厉害

“陈子履?他竟是陈子履?”

杜度大吃一惊,心底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尽管黄台吉勒令不许外传,然而阿济格的身份何等尊贵,死因是不能瞒自家人的。

几个贝勒早就打定主意,不能和陈子履打照面。

那神乎其神的枪法,指哪打哪,任凭武艺你再强,也防不住,太克勇武的爱新觉罗血脉了。

正犹豫要不要上前应话,对面又传来一声爽朗:“杜度贝勒,本督听说你也是一员猛将,莫非不敢现身吗?”

“大家赶紧休息。”

杜度觉得汉人迂腐,既然主帅出来喊话,肯定不会突然袭击。

于是示意麾下,抓紧时间恢复马力。

又招呼两个巴牙喇持盾护卫,才慢慢来到阵前,用女真话喊了起来。

“我就是杜度,你果真是陈子履?”

“哈哈,本督乃大明一品大员,岂有人敢冒充。”

陈子履唤醒计时器,检测装填两杆火铳需要的时间,嘴里却继续胡说八道。

“本督听说,你是野猪皮的长子长孙,后金大汉之位,本应由你来坐。是也不是?”

“放屁!放屁!”

杜度听得脸色煞白。

要知道,他的父亲是爱新觉罗·褚英,努尔哈赤的嫡长子。

而他又是褚英的嫡次子,因兄长早夭,也视作做嫡长子看待。

加起来,就是嫡长子嫡长孙。

按大明的规矩,是最有资格接任汗位的人之一。

比方说朱元璋临死之前,就没有安排其他皇子,而是选了朱允炆接位。

有鉴于此,杜度早前不是没想过,自己也有登位的资格。

可惜大明是大明,后金是后金。

后金讲究拳头,讲究威望,讲究诸旗主、贝勒议政推举。

大家一致推举谁,谁才能上位。

所以自从黄台吉夺得汗位,杜度便一直夹着尾巴做人,行事尽量低调。

就是怕嫡长子嫡长孙的身份,引起黄台吉猜忌,惹来杀身之祸。

如今陈子履在阵前大喊,他自然必须极力反驳,免得落人口实。

“可恶陈蛮子,闭上你的臭嘴。我对大汗忠心耿耿,岂容你挑拨?”

“不是挑拨,是劝降。你现在放下武器,献出铁山城,本督保举你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龙虎将军……”

陈子履照本宣科,嘴里口若悬河,把努尔哈赤造反前的官职、头衔,一个个念了出来。

意思是说,只要杜度投降,那他就是大明承认的,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了。

等到后金覆灭,他可以回建州继任。

杜度连忙打住:“**,**……”

正想继续以叫骂否认,身后又传来提醒,两三百骑正向这边袭来。

杜度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两三百皮岛马军。

按理说这边还剩两百多骑,不怕这些弱旅,可前面还有陈子履呀。

两面夹击,怎么可能扛得住。

况且那吴三桂也不知道死没死,那边还有一千多关宁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连忙招呼麾下,别休息了,赶紧上马。

左右连忙问道:“咱们去哪?”

“还用说吗,回义州。”

杜度实在是没路去了,等麾下做好准备,便一抽马鞭,向着前方强行冲击。

陈子履也没得选择,总不能调头跑吧,只好硬着头皮向前冲锋。

这会儿已经装填好一发弹药,快接近二十步的时候,瞄准杜度就是一枪。

然后抽出马刀,凝神戒备。

杜度早有防备,在对面抬枪的瞬间,立马趴在马背上,刚好躲过了子弹。

可惜躲得了子弹,就没法躲马刀了。

随着距离极速靠近,一把马刀撕开了甲胄,从大腿猛地划过。

一股锥心的刺痛传来,差点晕死过去。

等他回过神来,交锋已然结束。

这一次马力不支,骑兵对冲本就很吃亏。

再加上对面先打枪,再挥刀,很多人反应不过来,损失极其惨重。

原本还剩两百多骑的,一轮交锋过后,就剩下稀稀拉拉的百来骑了。

也就是说,五百骑出击,损失八成兵力,什么都没干成。

杜度很想大声哭出来。

加上滩头一战,五日内竟损失了八九百骑,原本留守铁山的骑兵,差不多死光了。

这是后金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损失。

早前大家还私下抱怨,就是因为黄台吉瞎指挥,旅顺之战才会惨败。

如今爱新觉罗家有新小丑了,就是他杜度。

然而他没有时间悲伤,因为陈子履已经调转码头,和皮岛马军一道,又猛追过来。

“撤退!撤退!”

杜度强忍剧痛和热泪,大声发出命令:“撤,快撤……”

-----------------

另一边,葛盖挥舞双锤,向着刘泽清猪突猛进,早就杀到了身前。

刘泽清身为山东大刀王,自然不甘示弱,与之正面硬刚。

十几个亲兵也是练家子,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那是天昏地暗。

双方正僵持不下呢,周围猛然响起一阵欢呼。

刘泽清抽了个空,抬起头一看。

只见数百骑明军,正追着百余满洲骑兵猛砍。

被追的一方显然马力不支,落在后面的零星骑士,不断被追上砍死。

而带头追击的明军马军之中,一个身影耀眼夺目,胯下那匹白马,正是主帅陈子履的坐骑。

“督帅威武!督帅威武!”

不知谁先起的头,左翼的两三千明军士兵,齐齐举着武器,吼了起来。

士气之旺盛,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那可是满洲骑兵,无敌的八旗劲旅呀,竟被追得如此狼狈。

自家主帅到底厉害到了什么地步?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骑兵,也不过于此了吧。

一片欢呼之中,刘良佐也看呆了。

如果自己人生之中,有那么一次,追着满洲骑兵砍,那就足以光宗耀祖,不枉此生了。

一股莫名的热血从心头涌起,口中一声大喝:“兄弟们,并肩子上呀。击垮他们……”

其他将领亦深受感染,类似的呼声此起彼伏。

在这股气势下,颓势很快逆转。

那些只穿单层甲胄的明军士兵,竟把对面的重甲步兵,慢慢压了回去。

没过多久,中军、右翼也传来欢呼。

原来,吴三桂的一千骑终于赶到,正绕向敌军侧后。

后金难以抵挡,终于敲响了撤退金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