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靖康:我的弓箭爆射金兵 第45章 守望相助

王大龙已经记不清多久没尝过猪肉了,看见碗里那片白花花的肥肉,馋得直接上手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香,实在是太香了!

他一边咂摸着满嘴油香,一边又有点后悔。

刚才没忍住,该留一点带回家给老娘尝尝的。

正想着,就听见罗毅在旁边说道:“兄弟们放心吃,桶里还多着呢。”

“本来预计今天能有一半人合格就不错了,没想到你们八十多个人都撑下来了,这些肉汤全是你们的。”

“太好啦!”

“罗队长万岁!”

王大龙他们简直高兴坏了,赶忙把碗里的肉汤喝了个精光,又一次排队去打饭。

“咕咚!”

正排着队,王大龙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

他扭头一看,才发现是树荫底下那些没及格的民兵,一个个正眼巴巴地吞着口水。

他们死死盯着装肉汤的木桶,眼睛直冒绿光,简直像一群饿狼。

王大龙心想,要不是罗公子在旁边站着,那些人怕是早就冲上来硬抢了。

这肉汤的诱惑,谁挡得住啊?

一大桶肉汤很快就见了底。

王大龙一口气喝了三大碗,吃到了四块猪肉,还悄悄留了两块揣进怀里,打算晚上带回家给老娘尝尝。

等负责做饭的村民拉着平车回村之后,罗毅笑着看向大家一个个满嘴油光的样子,“怎么样?味道还行吧?”

王大龙他们像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嗯嗯!太香了!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

罗毅也笑起来,“你们是吃饱喝足了,可还有不少兄弟饿着肚子呢,你们说怎么办?”

有人大着胆子回了一句:“那是他们自己不争气,怪不了别人。”

“就是!就是!”

王大龙他们也跟着起哄,完全忘了自己之前也差点没撑下来。

这时候,罗毅继续说道:“没错,你们的表现确实比他们好。但你们五百人是一个团队,将来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得互相照应才对。”

“今天你们谁也不肯分他们一口吃的,将来在战场上,他们还会愿意替你们挡箭吗?”

王大龙他们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接话。而那些没喝到肉汤的民兵反倒嚷嚷开了:

“谁要给这群小气鬼挡箭啊?”

“就是,他们只顾着自己,哪靠得住?”

“这么自私的人,上了战场肯定也只管自己逃命……”

听着对面越说越难听,王大龙这边的人也憋了一肚子火,刚想怼回去,却看见罗毅抬手往下轻轻一压,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罗毅在张家村,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特别是自从上次他在打谷场上带大家“透过千里镜看天庭”,又让坐骑“神铁宝驹”现身之后,他的威望高得离谱。

不少村民大老远看见他,竟然直接跪下磕头。

要知道,大宋百姓见着皇帝都不乐意下跪,现在却心甘情愿对他行这样的大礼。

估计是真把他当成活神仙了。

此刻,这位“活神仙”似乎有话要说,整个打谷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罗毅,一副认真听训的模样。

这场面罗毅早就习惯了。

他淡定地清了清嗓子,“我还是那句话:你们五百人是一个集体,就该守望相助。”

“这四个字,你们给我牢牢记在心里。因为从今往后,你们会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作‘守望军’。”

底下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搞明白“守望军”这名字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罗毅有点小尴尬,心里嘀咕着:看来思想建设这方面也得抓紧搞起来了。

他定了定神,对众人宣布:“从今天起,你们暂时就是‘守望军’的一员了。”

“为什么说是‘暂时’?因为我们守望军只要能打仗的精英,不要混饭吃的孬种!”

“所以你们后面会不断面临考验,达不到要求的,一律淘汰!”

大伙儿还没完全理解“淘汰”是啥意思,张成就紧接着高声宣布:“现在开始分组训练。”

“听着:五个人一个班,设班长一名;五个班为一个排,设排长一名。”

“五个排为一个连,设连长一名;五个连为一个营,设营长一名。”

“下面我开始点名,被叫到的人到我左手边集合——王大龙、李大壮……”

点名完毕,包括张成在内的五百人迅速分成了四个连队。

罗毅理所当然地担任了名义上的营长,不过实际事务大多还是交给张成去管。

但张成也是个粗人,很多罗毅交代下来的事,他根本搞不明白,常常得拿着罗毅的原话去问张大茂。

可张大茂自己手头的事就一大堆,哪有空总帮他?

于是就跟罗毅商量了一下,请老族长张鸿德派了两个读过私塾的张家子弟,来给张成当助手。

张家村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张氏家族的嫡系。

听说他们祖上出过大官,虽然如今家道不如从前,但一直保持着诗书传家的好风气。

给张成当助手的是族长张鸿德的两个儿子。

其中一个就是前几天罗毅从县衙地牢顺手救出来的张文石,另外一个是他弟弟,叫张永望。

这两人从小读书,可考了好几回都没考上,如今基本已经不指望走科举这条路了。

也正因为这样,张族长才没拦着,由着他们进了民兵队。

大宋朝文人瞧不起武人,这风气早就有了。

张家就算再不如从前,也还是不愿轻易放下书本去从军。

这回之所以肯让两个儿子出来,主要还是不好驳罗毅的面子。

这两个张家子弟虽然是读书人,但并不是那种文文弱弱的书生样。

相反,他俩体格都挺结实,大概是平时偶尔也会下地干活的缘故。

对读书人来说,耕田种地并不丢人,甚至不少大文豪都喜欢归隐田园,一边耕种一边读书,这可算是一件雅事!

张成点完名之后,民兵队的编制差不多就定下来了。

一共四个连,每连125人。

班长和排长都是他们自己推选出来的。

张成、张文石和张永望各自带一个连,剩下一个连缺人负责,就让他们自己推举,结果选出来一个叫王大龙的年轻人。

听说四连那帮人推他,是因为王大龙为人忠厚老实,比较好拿捏。

熟悉罗毅定下的那套训练计划的张成他们,心里都暗暗发笑。

等过段时间,这帮人就该明白,现在这想法有多天真可笑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