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沈眉庄,什么姐妹?不熟 第201章 臣劾甄远道

();

皇帝轻叹一声,将帕子又从甄嬛手中抽出。

“放心,朕在。”

“噗嗤。”

这下甄嬛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泪光未干,却终于多出几分轻松的神色。

将皇帝刚才那个眼神的疑虑压在心底。

两人的距离似乎因这个笑声拉近一些,若有似无的距离。

皇帝也像放下一些心防,语气自然许多。

两人默契的没有任何人提不开心的话题。

甄嬛没有提什么华妃,什么经书,皇帝仿佛什么浣碧,什么摆夷族都不存在。

似乎从七夕那晚开始,两人的每次见面都在刻意避开那些敏感的话题。

都清楚自己的某些需求,暂时只有对方能满足。

双方都心照不宣的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就这样养心殿这边两人小别胜新婚。

另一边的翊坤宫却像是一座活火山随时可能喷薄而出,只等一个导火索。

可偏偏有人就是这么精准地踩在火线上,步步紧逼。

第二天,甄嬛侍寝回碎玉轩后,当天上午,抄好的《法华经》就被送到翊坤宫。

翊坤宫内,华妃翻着宫人递上来的经书,眼神阴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字体已经尽量模仿甄嬛的笔迹,却仍难掩其中其中的匆忙。

就算是不擅诗书的华妃也能看出十几种不同的笔迹。

从华妃将经书拿给甄嬛到现在不过两个晚上,甄嬛就是再长出三十双手,也抄不完《法华经》。

现在经书不仅被神奇的抄完,还不装不订,就这样一张张的散页被送到华妃手上。

华妃将经书重重摔在桌上,哪怕看见了跟着流朱后面的养心殿宫人,华妃也觉得自己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

只觉得自己被挑衅的愤怒如烈焰般燃烧,眼神中透出凌厉的寒光,在来送经书的一行宫人身上扫视两圈。

“本宫会慢慢看每一页。”

然后冷冷一笑,没有说这惩罚算完成还是没完成,直接一挥手让人退下。

在碎玉轩和养心殿的人走出翊坤宫时,华妃直接将手边厚厚的一摞经书狠狠摔在地上,纸张立刻四散飞落。

华妃只觉得似乎刚才那些宫人的背影都带着嘲讽,

‘呵,不是要抄经书吗?这不就抄给你看了吗?’

‘你一罚我,皇上不就来给我撑腰了!’

华妃只觉得自己心中怒火更盛,握紧的拳头被护甲硌得生疼,但还是不停的深呼吸,强压下怒意。

“捡起来。”

华妃冷声吩咐宫人。

“全部一张张捡起来。”

翊坤宫殿内的宫人低头应声,小心翼翼地逐一将散落的经书,生怕一不小心捅破华妃的怒火,迎来华妃更大的雷霆之怒。

等宫人将经书全部捡起,按顺序整理好放,颂芝这个华妃身边的大宫女自然顺理成章的被推着出来,将经书捧到华妃面前。

“娘娘。”

华妃扫了一眼下面被她吓得脸色惨白的宫人,又扫一眼颂芝手中的经书,冷哼一声,直接起身走向内室。

颂芝立刻跟上,心中忐忑却不敢多言。

华妃步入内室,抓起毛笔,带着怒火迅速写下一封信,完信后,毛笔用力一掷,墨汁溅落。

然后瞥一眼还捧着经书的颂芝。没好气地道。

“还拿着这堆破纸做什么?真等着本宫去看她抄的经书?”

颂芝一躬身连忙就要将经书拿下去,却见华妃眼神一斜,冷声喝止。

“回来!拿哪去?”

“把经书好好收起来,本宫还有大用处。”

颂芝愣住,眼珠一转,随即明白,这本《法华经》她家娘娘是一定要让甄嬛抄上,到时候恐怕自己手上这份也会让甄嬛付出代价。

立刻把手上的经书小心翼翼收好。

“去,将书信送去宫外,本宫今日的耻辱定要甄嬛那个**人加倍偿还!让她知道,敢与本宫作对,是什么下场!”

“是,娘娘。”

颂芝瞥一眼信封上的名字,立刻领命,迅速退出内室,找人往年府送信。

等颂芝回来后,又替华妃往养心殿送了一碗安神茶。

替华妃关心皇上近日国事操劳,要安神辟邪,以免龙体有恙。

皇帝接过苏培盛递来的安神茶,听着颂芝口中的话,想象一下这话从华妃口中说出,会是怎样的阴阳怪气,将茶碗轻轻搁在案上。

“朕知道了,去回你家娘娘,朕晚会儿去翊坤宫看她。”

“是,皇上。”

颂芝欢欢喜喜地应下,退出门外,心中暗喜。

皇帝等颂芝退下后,瞥一眼,案上的安神茶,又看一眼一旁的苏培盛,拿起奏折继续批阅。

“拿下去,赏你了。”

苏培盛一愣,犹豫片刻,他当然替皇上处理过不少类似的“娘娘们的心意”,但华妃的,皇上之前可从来没有一口没动就让人处理过。

皇帝见苏培盛迟疑,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将手中奏折往案上一放,声音有些打趣的意味。

“安神辟邪?只怕今日这茶,翊坤宫做的太酸。端下去吧。”

苏培盛心领领会,端起茶碗退下,心中明了皇上的态度。

看来华妃娘娘这些吃醋的小手段,皇上还是受用的,翊坤宫的灶,一时半会还熄不了火。

作为能坐稳皇帝身边多年的大总管,根据皇帝的一言一行洞察圣意,已经是本能。

接下来几天皇帝又恢复了养心殿,翊坤宫的往返,后宫其他嫔妃也开始正常召见,倒是一直没有轮到碎玉轩,似乎直接那两天的召见似一场昙花一现。

倒是甄嬛等了两日后,也往养心殿送了些汤汤水水,不过苏培盛试毒后,递到皇帝面前,皇帝不过是只看过一眼后,淡淡一句。

“赏你了。”

苏培盛心领神会的端起汤碗退下,心中暗忖,

‘看来碎玉轩的火,烧得还是有些邪乎。’

两次之后,碎玉轩的汤汤水水就直接进了养心殿小太监的肚子,连递到皇帝面前的机会都不再有。

不过没出几日,碎玉轩连往养心殿送东西的功夫都没有了。

皇帝早朝,有御史上奏弹劾莞贵人之父甄远道。

“臣劾甄远道:藏匿摆夷族罪女,欺君罔上,欺瞒圣听;私纳摆夷族罪女为妾,罔顾国法,有玷官箴;且和摆夷族罪女生有一女,以私生女给嫡女为婢,治家无方,帷薄不修;

最可恨,将此女送进皇宫,接近皇上,可见其心叵测,图谋不轨,伏乞圣裁,以正视听。”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