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就给你们买小人书。”
孟玉一口应下,看到齐卫东诧异的眼神,便柔声解释道:“是厂里妇女主任赵奶奶看我们家难,特地给找的活儿,糊一个盒子挣两厘钱,他们三个手脚麻利,一个月也能挣上几块钱补贴家用。”
“那现在家里还缺钱吗?”
齐卫东关切地问。
“不缺了,哥哥的抚恤金很快就下来了。”孟玉回答道,声音里却透出一丝无法掩饰的悲伤。
齐卫东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沉声安慰:“日子总要向前看。等清明,我陪你一起去烈士陵园看看老孟。”
“嗯!”
孟玉平复了下心情,找来几份报纸给齐卫东看,自己则捧着一本厚厚的维修书钻研起来。
报纸是她从厂里带回糊墙用的,齐卫东下午在单位时早就读过了。
他百无聊赖地翻着,目光最终落在一篇报道上,上面写着下个月,也就是64年3月起,城市职工的猪肉定量将提高到每月六两。
这个消息印证了他的记忆,今年的粮食丰收了,经济正从那三年的艰难时期里复苏,接下来的几年,日子会越来越好。
齐卫东放下手里的报纸,视线落在一旁的孟玉身上。
她正蹙着秀眉,对着一本封面泛黄的《俄华词典》唉声叹气,一副无从下手的模样。
“你们厂里当机修工,还得懂外语?”
齐卫东饶有兴致地指了指那本厚重的词典。
孟玉抬起头,小脸皱成一团:“别提了,厂里那些老家伙什,大多是当年从北边老大哥那儿弄来的。图纸和铭牌上全是蝌蚪文,不懂俄语,连哪是哪都分不清,更别说修了。”
“这个我或许能帮上忙。”齐卫东淡然一笑,“我的俄语还过得去,另外,对机械维修也懂一些。”
他想着,以前在大学里摆弄的虽是农机,但原理是相通的,应付这些老机器应该绰绰有余。
孟玉的杏眼瞬间亮了,惊喜与崇拜交织在一起:“卫东哥,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话音未落,一阵“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了屋内的对话。
孟玉跑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个精干的中年汉子。
“怀玉叔,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来人正是许怀玉,之前带头将谢老四带去当老八的人,他探头朝屋里望了望,目光落在齐卫东身上,咧嘴一笑,算是打了招呼。
“那个叫谢老四的家伙,被我们兄弟几个按着灌了几口陈年老汤,吐干净就没事了,已经让他家里人领回去了。他家婆娘还想来撒泼,也被我们给骂走了。”
“多谢怀玉叔。”
“小事一桩。”许怀玉大咧咧地摆摆手,“收了这位同志的礼,还不知道怎么称呼呢?”
孟玉搬来一张凳子,语气里满是骄傲:“怀玉叔,这是我齐卫东哥,我哥的战友,现在是市农科院的干部。”
许怀玉的目光锐利,一眼就瞥见齐卫东敞开的军大衣下,腰间那把不容忽视的**,心中顿时了然,连忙竖起大拇指:“哎哟,农科院可是好地方!”
“齐卫东同志年纪轻轻就有这番成就,了不得!不瞒您说,我跟这丫头一样,也是厂里的机修工。”
“怀玉叔可是我们厂里数一数二的四级工,技术比我爹在世时还精湛呢。”
孟玉补充道,随即又有些担忧,“不过我那个表舅心胸狭窄,您今天这么收拾他,可得防着他背后使坏。”
“怕他个鸟!”许怀玉满不在乎地一挥手,“他谢老四也不打听打听,我们老许家光是在棉纺厂的兄弟姐妹就有多少,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乱来。”
许怀玉的视线也落在了桌上的词典上,深有感触地叹了口气:“你这丫头知道上进。”
“唉,这俄语是咱们机修工的拦路虎啊。厂里那些老大哥造的机器,零件说明全是俄文,翻译过来的手册又不详尽,很多关键地方都得靠自己琢磨。”
“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不然早就能冲五级工了。就说那几台宝贝疙瘩,那细纱机,转速快是快,可一旦出毛病,请翻译找专家,折腾得人仰马翻。”
“要是咱们国产的机器能顶上就好了。”
“是啊,自学太费劲了。”孟玉深以为然,但随即又高兴起来,“不过现在不怕了,卫东哥懂俄语,他能教我。”
“哦?”许怀玉大感意外,好奇地望向齐卫东:“齐卫东同志还会这个?”
“以前在北方边境当过侦察兵,任务需要。”齐卫东言简意赅地解释道。
“原来是上过战场的英雄,失敬失敬!”
许怀玉脸上堆满了敬佩,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那个……齐卫东同志,您教这丫头的时候,我……我能不能也跟着学两句?”
齐卫东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孟玉,意思很明显,这个顺水人情,由她来做。
孟玉与许怀玉心有灵犀,她巧笑嫣然地应允道:“当然行,怀玉叔,我们可以一起学。”
“哎哟!那可太谢谢你了。”
既然已经答应了一个,多一个也无妨。
趁着清晨的时光,齐卫东索性当起了两人的俄语小老师。
教学间隙,孟玉提了些工作中遇到的机械难题,齐卫东竟对答如流。
甚至连许怀玉这个四级机修工都挠头的故障,到了齐卫东这里,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番表现让许怀玉简直惊为天人,心中感慨万千:既懂俄语,又通机械,这种复合型人才,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宝贝!
看来,先前帮他对付谢老四,这步棋走得太对了……以后还得接着教训那小子。
齐卫东对这个年代的老式机械也抱有浓厚兴趣,讲了半天理论,便想亲手验证一番。
许怀玉立刻热情地将他领到了车间。
工厂是两班倒制度,车间里的机器连轴转,出故障是家常便饭。
正好一台苏式梳棉机异常发热,停在了一边。
齐卫东翻了翻修理手册,再与脑海中前世的知识一印证,发现解决这问题确实信手拈来。
他三下五除二便排除了故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还顺带给许怀玉讲解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