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69章 储君整军布战术,精挑锐卒待抗奴

();

“行军礼即可!这是命令,任何人不得违背!大明军人,不能轻易卑躬屈膝!”

总旗张书廷挠了挠头,尴尬地说:“殿下,属下……属下不会行军礼啊!”

朱慈烺微微一笑,举起右手,握拳放于左胸,微微躬身:“这就是大明军礼,名为‘精忠礼’。拳拳之心,可昭日月!对军人来说,这比跪拜礼更庄重,更能体现你们的忠诚与骨气!”

众将连忙效仿,右手握拳放于左胸,躬身行礼:“喏!”

客厅内,二十七道“精忠礼”整齐划一,映着烛光,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朱慈烺示意众将落座,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问道:“谁有担任斥候的经验?”

话音刚落,百户李芳立即起身,行“精忠礼”道:“回禀千岁!属下曾是关宁铁骑的斥候,常年在辽东刺探建奴情报,熟悉他们的行军路线与侦查习惯!”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关宁铁骑虽已拆分,但其斥候的骑术与侦查能力,仍是大明军中顶尖。

东宫卫队有一千人来自勇卫营,能有这样的人才,正是他急需的。

“既是关宁旧部,骑术想必过硬。”朱慈烺追问,“那你的枪法如何?线膛枪能否熟练使用?”

“殿下放心!”李芳语气坚定,“线膛枪的准头远胜传统鸟铳,属下不敢说百发百中,但十发九中还是能做到的!”

朱慈烺看向周遇吉,周遇吉立即起身证实:“殿下,李芳所言非虚!他在勇卫营时,便是火器营的好手,线膛枪射击考核次次名列前茅。”

“好!”朱慈烺一拍桌案,当即下令,“命你挑选一百名精锐,组建‘夜不收’大队,暂任大队长!赐你手铳一把,大队成员每人配备千里镜一具。你们的任务是散布在京畿周边,搜集建奴动向情报,一旦发现敌情,立即传回皇庄,切记不可与建奴纠缠。延误情报送达,军法处置!”

“喏!”

李芳领命,郑重行礼后退出客厅,他知道,这是太子对自己的信任,必须办妥此事。

李芳离开后,朱慈烺再次发问:“卫队中,谁的枪法最好?”

众将面面相觑,皆有谦让之意。

谁也不愿在太子面前贸然称“第一”。

周遇吉见状,起身推荐:“殿下,百户燕雄鹰的枪法最为出色,线膛枪两百步内可命中靶心,目前卫队中无人能及。”

“燕雄鹰?”朱慈烺目光落在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身上,“起身让大伙看看。”

燕雄鹰站起身,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对着朱慈烺与周遇吉各行了一个“精忠礼”,语气略带腼腆:“多谢周将军举荐,多谢殿下给属下效力的机会!”

“不必谦虚。”朱慈烺点头,“孤任命你为‘阻击队’队长,从卫队中挑选十名枪法最好的士兵,组建阻击小队。你可知‘阻击手’的职责是什么?”

燕雄鹰一愣,老实回答:“殿下,属下不知。”

“阻击手不参与排枪阵列,而是单独寻找隐蔽位置,专杀敌方指挥官与精锐。”朱慈烺解释,“建奴的章京、甲喇额真,多喜欢冲锋在前,你们的目标就是他们。干掉指挥官,建奴群龙无首,自然会乱了阵脚。”

燕雄鹰瞬间顿悟,眼中闪过精光:“殿下英明!属下明白了!届时专挑建奴的头领下手,让他们无人指挥,不战自乱!”

众将闻言,皆面露喜色。

浑河之战后,明军面对建奴多是一触即溃,从未有过“击杀敌将”的战果。

若真能如太子所说,此战定能提振士气,让建奴尝尝大明军队的厉害。

组建完两支精锐小队,朱慈烺开始部署整体战术:“此次建奴有十万大军,而我们只有一千人,硬拼绝不可取。孤的计划是,专挑他们的小股劫掠部队下手,打了就走,尽量减少正面交锋;但若遭遇大部队或被包围,也绝不能退!要让建奴知道,大明还有能战之兵,东宫卫队绝非软柿子!”

他顿了顿,又宣布奖惩制度:“杀一个建奴,奖励白银二十两!大伙或许觉得比以前少,但咱们有火器优势,杀敌更轻松,积少成多,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奖励等回城后统一发放,避免携带不便。另外,此战之后,孤保证东宫卫队所有成员,官职最低升至百户;将来大明募兵,你们便是各军将领,切勿辜负孤的期望!”

众将听得热血沸腾,齐声行礼:“喏!东宫卫队所向披靡,杀流寇、灭建奴,为大明建功立业!”

“有奖励,便有惩罚。”朱慈烺语气陡然严肃,“一支强军,必有严规。‘七杀令’周将军已向你们宣读过,务必严格遵守。孤不想看到,有人因违反军规,死在自己人手中!你们能做到吗?”

“能!”众将齐声回答,声音却不够响亮。

朱慈烺厉声喝道:“你们是娘们吗?大声点!让孤听到你们的决心!”

“坚决遵守七杀令!杀!杀!杀!”

几十位将官猛地起身,怒吼声响彻客厅,震得窗纸都微微颤动。

朱慈烺满意点头,对胡宝与岳洋挥手:“配枪!”

二人立即抬来箱子,给每位未配枪的将官分发一把驳壳枪与两千发子弹。

看到这种能连发的“手铳”,众将眼睛瞬间亮了,这可是保命的利器!

“这不是恩赐,是孤给你们的保障。”朱慈烺笑道,“你们为大明死战,孤自然要最大程度保证你们的安全。希望此战结束,你们都能全员凯旋。此枪用于防身与关键时刻,切记不可滥用。会议到此结束,明日一早,继续加强训练!”

“喏!”

众将躬身行礼,有序退出客厅。

他们要连夜将会议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士兵,让整个东宫卫队都做好抗奴的准备。

与此同时,皇庄的佃户与太监们,在勇卫营的协助下,已陆续被送往京师。

夏收早已完成,粮食与贵重物品也随车运走,皇庄彻底变成了东宫卫队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