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满脸怒容,脚步匆匆地闯入坤宁宫,甚至连宫女太监的通报都省略了。
他的声音在回廊中回荡,带着无法抑制的愤怒:“皇后!你看看你生的好儿子!竟然把天都捅破了,自己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偷偷溜出宫去!等他回来,朕一定要好好地惩罚他!”
此时,周皇后正在殿内安静地整理着针线。
突然听到崇祯的怒吼声,她的手猛地一抖,绣花针便“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
她心中一惊,急忙站起身来,快步迎向殿门口。
还没等崇祯踏进殿门,周皇后便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瞬间涌出眼眶。
“陛下息怒啊!”周皇后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所有的罪责都由臣妾一人承担,请陛下千万不要惩罚太子啊!他才仅仅七岁呀……”
崇祯站在殿门口,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妻子,心中的怒火顿时消散了大半。
周皇后是他的结发妻子,自从他从信王登基为帝以来,她一直默默地陪伴着他,与他一同吃苦受累。
后宫的用度向来节俭,她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他快步向前,伸出右手,稳稳地扶住了周皇后那摇摇欲坠的身躯。
然而,当他的指尖触碰到她那略微发凉的玉手时,他的语气却依旧充满了不满和责备。
“七岁?”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似乎对这个数字感到难以置信,“你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斩杀大臣、查抄晋商、顶撞文官,这些事情哪一件像是一个七岁孩童能够做出来的?慈母多败儿啊,你就是对他太过纵容了!”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周皇后,全然没有注意到坐在窗边软榻上的懿安皇后张嫣。
直到张嫣缓缓地站起身来,轻盈地走到他面前,微微颔首行礼,用那温婉而又带着些许分量的声音说道:“见过皇帝。”
崇祯这才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尴尬,仿佛被人当场抓住了什么把柄一般。
他有些手忙脚乱地松开了周皇后的手,结结巴巴地说道:“皇…… 皇嫂也在?朕…… 朕不知皇嫂在此,多有失礼。”
张嫣看着崇祯那窘迫的样子,心中不禁暗自觉得好笑,但她表面上却并未显露出来。
她不动声色地用宽大的衣袖轻轻掩住了嘴角,然后柔声问道:“哀家听闻文官集团对太子诸多刁难,所以特意过来看看。不知皇帝打算如何惩处太子呢?”
“这……”
崇祯面露尴尬之色,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心中暗自懊恼,自己刚才不过是一时冲动,随口说出的气话而已,哪里真的想要严惩太子呢?
毕竟太子可是大明的嫡长子,是国之根本所在,他又怎么可能轻易地对其动用刑罚呢?
然而,更让崇祯感到棘手的是,此刻正有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那便是张嫣的目光。
张嫣不仅是天启皇帝的遗孀,更是以端庄贤淑、胆识过人而闻名于世。
面对这样一位皇嫂,崇祯心中总是会涌起几分莫名的压力。
说起张嫣,她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不仅是明末著名的贤后,更是被历史公认为“五大艳后”之一。
史书记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其美貌与气质堪称世间少有。
十五岁的张嫣,正值豆蔻年华,她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一般,娇艳欲滴,令人陶醉。
她的美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就在这一年,张嫣被选中参加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选秀。
明朝的选秀制度与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它遵循着朱元璋“预防后戚干政”的祖训,从民间广泛海选,不看重出身门第,而是更注重女子的品行和容貌。
这一年,全国五千余名美女如过江之鲫般汇聚京城,她们怀揣着梦想和期待,希望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要想成为皇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选秀过程异常严格,一共要经过八道关卡的层层筛选。
从身高、体重、三围等基本身体条件,到眼睛的形状、鼻子的长度、耳垂的厚薄等细节,甚至连声音是否清亮都在考核范围之内。
可以说,这场选秀就是一场对女子全方位的考验,只有那些“毫无瑕疵”的女子才有机会进入最后的“殿试”。
张嫣凭借着她那超凡脱俗的容貌和沉稳大气的气质,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
她的一颦一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经过层层选拔,张嫣终于与王氏、段氏一同进入了最后的“殿试”,等待着天启皇帝的亲自挑选。
当张嫣踏入宫殿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住了。
她的美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璀璨夺目。
天启帝见到张嫣时,瞬间被她那“面若观音、口若朱樱”的模样所征服,心中暗叹:“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于是,他当场便定下了张嫣为皇后。
两个月后,朝廷正式册封张嫣为中宫皇后,其父张国纪也被封为太康伯,一时风光无两。
可谁也没想到,她刚踏入紫禁城,便卷入了一场波诡云谲的权力斗争。
天启皇帝登基时,局势动荡。
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因 “红丸案” 即位不到一个月便驾崩,他仓促继位,全靠杨涟等东林党人扶持才坐稳皇位。
起初,天启帝信任东林党,将朝政托付给他们,可东林党很快把持朝堂,将他架空。
为夺回权力,天启帝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他的奶妈客氏。
客氏被封为 “奉圣夫人”,获准自由出入宫禁,她的侄儿更是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掌控京城防务。
客氏不仅深得天启帝信任,还在后宫安插眼线,监视嫔妃与朝臣,成了天启帝的 “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