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38章 昭狱审奸获铁证,储君侍疾暖君心

();

大明京师,锦衣卫昭狱内,刑讯的惨叫声穿透厚重的墙壁,回荡在阴暗的走廊里。

“**!”

高文采手持马鞭,狠狠抽在范建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

“范建,你最好老实交代!八大晋商如何勾结官员、倒卖军需、通敌卖国,一一说清楚!否则,锦衣卫的十八般酷刑,让你尝个遍!”

范建被铁链锁在刑架上,浑身是伤,却仍紧咬牙关,一言不发。

他心里打着算盘:自己是范永斗的侄子,背后有八大晋商撑腰,还有无数收过贿赂的官员做保护伞,只要不招供,总有被救出去的一天;

可一旦招了,便是通敌死罪,绝无活路。

高文采见他如此顽抗,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不再废话,伸手拿起一旁的铁锤,沉声道:“把他的手按在凳子上!本官倒要看看,是他的嘴硬,还是这铁锤硬!”

两名锦衣卫上前,粗暴地将范建拖到木凳旁,死死按住他的手腕,将其右手按在凳面上。

高文采举起铁锤,毫不犹豫地砸向范建的大拇指。

“嘭!”骨头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范建的大拇指瞬间变成血肉模糊的一团。

“啊——!你们这群**!老子无罪!”

范建疼得浑身抽搐,额头上的冷汗如雨水般落下,却仍不肯松口。

高文采面无表情,铁锤再次落下,砸向范建的小手指。

又是一声闷响,小手指也应声碎裂。

不等范建缓过劲,第三锤已砸在他的中指上,范建再也支撑不住,惨叫一声,晕死过去。

“用冷水泼醒!”高文采扔掉铁锤,语气冰冷。

“哗啦!”

一盆刺骨的冷水浇在范建脸上,他猛地打了个寒颤,悠悠转醒。

还没等他喘口气,高文采又下令:“拿盐水来,给他‘消毒’!”

锦衣卫端来一盆浓盐水,一把抓住范建血肉模糊的右手,狠狠按进盐水中。

“啊——!”

钻心的疼痛瞬间席卷全身,范建再也无法忍受,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哭喊着:“我招!我全都招!别再折磨我了!”

高文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说吧!”

范建彻底崩溃,再也顾不得什么“保护伞”,一股脑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

从范家如何贿赂朝廷官员、如何偷偷将大明的军事情报卖给清军,到如何倒卖生铁、火药等严禁交易的军需物资,连八大晋商在京师的秘密据点、联络方式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高文采越听越心惊。

他虽知晓八大晋商贪腐,却没想到他们竟早已通敌叛国!

若不是皇太子及时查抄,后果不堪设想。

他让范建画押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其他牢房。

八大晋商在京师的代理人,正同步接受审讯,这些人大多不堪酷刑,早已乖乖招供。

拿着一叠厚厚的口供,高文采不敢耽搁,立即赶往钟粹宫。

他本以为皇太子会暴怒,毕竟通敌叛国乃是滔天大罪,可朱慈烺看完口供后,却异常淡定,甚至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很好。”朱慈烺将口供放在桌上,“有了这些铁证,明天上朝,孤便不会被动。高大人,传孤令:给参与查抄、审讯的锦衣卫和东宫卫队将士,每人发五两银子,让他们好好歇歇;另外,派锦衣卫去山西,秘密监视八大晋商的动向,一旦有异常,立即回报。”

“遵旨!”

高文采躬身领命,刚要转身离开,又被朱慈烺叫住。

“还有一事。”朱慈烺补充道,“密切关注京师的商家,尤其是粮商。若有趁朝廷救济流民之机,大幅抬高粮价的,只要超出平时价格两成,一律查抄,绝不姑息!”

“属下明白!”高文采再次行礼,快步离去。

待高文采走后,朱慈烺沉思片刻。

明天上朝,文官集团定会借“擅杀大臣、查抄商户”发难,他需先给崇祯打个预防针,免得父皇被大臣们的“死谏”弄得措手不及。

“胡宝,陪孤去一趟御膳房。”朱慈烺起身说道。

胡宝连忙跟上,疑惑地问:“小爷,您饿了?吩咐御膳房送来便是,何必亲自跑一趟?”

“少废话,跟着走就是。”朱慈烺淡淡一笑,脚步不停。

御膳房的御厨们见皇太子亲临,连忙跪倒在地:“参见殿下!”

“免礼平身。”朱慈烺摆摆手,“带孤去看看,有没有炖好的汤品。”

御厨们面面相觑。

从未有皇太子亲自来御膳房要汤的,却也不敢多问,连忙引着朱慈烺来到灶台前,掀开一个砂锅:“殿下,这是刚炖好的排骨汤,一直温着,您要现在用膳,还是带回宫?”

朱慈烺从怀中取出一小袋鸡精和一小包五香粉,小心翼翼地撒进汤里,又用勺子搅拌均匀,才说道:“装一食盒,孤带走。”

御厨连忙照办,将排骨汤装进精致的食盒,递给胡宝。

胡宝接过食盒,心里满是疑惑。

小爷刚才往汤里放的是什么?

怎么从没见过?

离开御膳房,胡宝见朱慈烺走的方向不是钟粹宫,更是不解:“小爷,您不回宫用膳?这是要去哪?”

“去乾清宫,看望父皇。”朱慈烺说道。

胡宝顿时大惊,脸色发白,结结巴巴地问:“小……小爷,您刚才往汤里放的……是什么东西?”

他竟误以为朱慈烺要对崇祯不利。

朱慈烺看出他的心思,抬腿轻轻踢了他**一下,笑骂道:“胡思乱想什么?孤怎会害父皇?那是孤从‘海外’寻来的作料,加在汤里,味道会更好。”

胡宝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赔罪:“小爷恕罪!奴婢一时糊涂,不是有意怀疑您的!”

明朝的调味品极为有限,除了酱油、盐、胡椒,几乎没有其他选择,胡椒还是从南洋运来的稀缺品,鸡精、五香粉更是闻所未闻。

朱慈烺虽不善厨艺,却也知道这两种作料能提鲜,想必能让崇祯尝个新鲜。

很快,二人来到乾清宫外。

太监二喜见皇太子到来,连忙上前施礼:“拜见小爷!”

朱慈烺伸手扶起他,问道:“王伴伴,父皇今日龙体如何?”

“回小爷,皇爷今天精神好多了,已经能下龙榻走动了!”二喜满脸笑容,“小爷稍等,奴婢这就去通报!”

片刻后,二喜快步出来,笑着说:“皇爷听说小爷来看他,高兴得很,让小爷快进去!”

朱慈烺接过胡宝手中的食盒,跟着二喜走进乾清宫。

他知道,这碗加了“新意”的排骨汤,或许能让父子间的谈话,多几分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