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慈烺将李云、薛安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这些勋贵子弟,打从一开始就没把校场集合当回事。
“嘭嘭嘭——”
一通鼓响骤然响起,原本慢悠悠挪向校场的士兵们,动作明显加快了几分,却仍有不少人边走边闲聊,毫无军纪可言。
一刻钟后,二通鼓鸣,朱慈烺扫过校场,集合的士兵不过万人,其中骑兵占比最多,正是神枢营。
他眼角余光瞥向三位将领:李云和薛安额头渗出细汗,眼神躲闪,显然在担心人数不足;唯有张世泽神色坦然,站姿挺拔,不见丝毫慌乱。
又过一刻钟,三通鼓落。
朱慈烺缓缓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过校场。
士兵总数绝对不超过三万,半数人未穿盔甲,即便穿了,也多是锈迹斑斑、歪歪扭扭的旧甲。
队列更是杂乱无章,有人东倒西歪,有人蹲在地上揉腿,哪有半分“京营”的威严?
唯有神枢营的骑兵稍强些,战马打着响鼻,将士们虽也面带菜色,却还算精神,可即便如此,也难与“永乐强军”的名号联系起来。
“传孤的令,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即刻清点人数,将实数报来,不得有误!”
朱慈烺语气严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云、薛安虽明知还有士兵未到,却不敢抗旨,只能慌忙传令。
各营的总旗、百户、千户连忙开始点数,半柱香后,统计结果出炉。
李云率先上前躬身:“回禀殿下,神机营实到四千七百九十人。”
薛安紧随其后:“五军营实到两万三千零五人。”
张世泽稍作迟疑,见麾下仍有三百人未到,却也不敢再等,上前禀报道:“神枢营总编制四千九百零三人,实到四千六百零九人。”
朱慈烺心中怒火中烧。
永乐时期,京营鼎盛时达七十万之众;
土木堡之变后重建,万历年间仍有十七万;
崇祯初年虽号称八万,实际只剩三万多,经李邦华整顿后恢复到六万,可短短几年,竟又被折腾回三万余人!
他甚至怀疑,眼前的数字仍有水分,实际人数恐怕更少。
这些勋贵将领,把京营当成了敛财工具,吃空饷、卖装备,简直是在蛀空大明的根基!
若不是清军即将入关,急需用人,他真想当场将这些蛀虫千刀万剐。
他强压怒火,目光扫过三人,冷声道:“薛安,你确定五军营有两万三千人?李云,神机营四千七百九十人,你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孤奉旨监国,你们若敢欺瞒,便是欺君之罪!”
校场人数一目了然,二人哪里敢担保,慌忙躬身辩解:“殿下,实际人数……实际只有半数多点。如今大明各军皆是如此,末将身为统领,也无力改变,请殿下明鉴!”
“无力改变?”朱慈烺冷哼一声,“你们是想说,这一切都是成国公朱纯臣所为?孤倒要问问,吃空饷、倒卖火药火器,你们就真的没有参与?”
李云、薛安脸色一白。
他们本以为年幼的太子好忽悠,没想到竟如此精明。
若把罪责全推给朱纯臣,他们没那个胆子;
可承认自己参与,又怕被治罪。
二人对视一眼,索性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殿下,实不相瞒,并非末将故意吃空饷,实在是短时间内招不到足够兵力。末将愿请示成国公,尽快招兵买马,争取让京营人数恢复到八万,请殿下恕罪!”
这番话竟说得脸不红心不跳,仿佛吃空饷是天经地义。
朱慈烺被气笑了:“哈哈……孤见过厚颜无耻之人,却没见过你们这般!把京营霍霍成这副模样,还敢找借口!来人,将此二人拿下,重打二十军棍!”
“是!”
岳洋一挥手,两名东宫亲卫立即上前,就要捉拿李云、薛安。
二人顿时急了,高声喊道:“殿下不可!五军营实际统领是武定侯郭培民,末将只是暂代!请殿下三思!”
“三思?”朱慈烺眼神一厉,“三思个屁!拉下去,打!”
亲卫们不由分说,将二人按在指挥台下的长凳上,拿起军棍便打。
“嘭嘭嘭——”
军棍落在皮肉上的声音清脆刺耳,李云、薛安从小娇生惯养,哪里受过这种苦,顿时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听得校场上的士兵们都缩了缩脖子。
张世泽站在一旁,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皇太子竟真的敢对勋贵子弟动手,丝毫不顾及成国公和武定侯的颜面。
朱慈烺懒得看那两个纨绔的丑态,转头看向张世泽,语气稍缓:“小国公,神枢营的人数,你可敢担保无虚?英国公一脉,向来忠君爱国,应该不会做吃空饷、倒卖军资之事吧?”
张世泽连忙躬身,语气诚恳:“殿下放心,英国公府与大明共存亡,绝不敢克扣军饷、虚报人数!神枢营确实还有三百人未到,总编制四千九百零三人,因骑兵招募困难,人数虽少,却无一人是空额。”
朱慈烺点点头。
张世泽的忠诚度高达80,远超李云、薛安的20,再加上英国公张之极前几日在朝堂上对自己的支持,他愿意相信这番话。
“那神枢营如今几日训练一次?”他又问道。
张世泽面露难色,叹了口气:“殿下,实不相瞒,京营将士的军饷被克扣、拖欠严重,很多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无力训练。如今只能做到每月训练一次,还是英国公府私下补贴了些粮食,才勉强维持。”
朱慈烺心中一沉。
他知道京营贫困,却没想到已到了这般境地。
士兵们饿着肚子,如何能练兵?
英国公府即便有心,也难以支撑五千骑兵的开销,更何况在“人人吃空饷”的大环境下,单独补贴粮饷,还会遭来言官弹劾和同僚排挤。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扬起一阵尘土,一支骑兵裹挟着几百步兵,急匆匆向校场赶来。
待队伍靠近,众人看清为首者的服饰,顿时神色一凛。
来人竟是京营提督,成国公朱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