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27章 施粥点怒惩贪腐,储君巡营探防务

();

那七品文官被朱慈烺问得喉头一哽,脸颊瞬间涨成猪肝色。

他怎会不知锅里是能照见人影的米汤?

可这话绝不能承认,否则便是抗旨不遵的大罪。

他下意识地挺了挺微驼的背,又伸手理了理胸前皱巴巴的补子,目光扫过朱慈烺时,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打量。

眼前的孩子穿着一身质地上乘的青布衫,眉眼间透着股贵气,身边的随从虽穿着普通,却个个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倒像是勋贵府里养的护卫。

“不知公子是哪家府上的?”文官的语气软了几分,却仍带着文官特有的傲慢,“此处流民鱼龙混杂,多有鸡鸣狗盗之徒,公子年纪尚幼,待在此地恐有危险,还是早些回府为好,免得污了公子的眼。”

他一边说,一边用帕子嫌恶地擦了擦溅到袖口的泥点。

方才流民骚动时,不知是谁溅了他一身泥水,让他满心烦躁。

朱慈烺看穿了他的敷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误会了,本少爷刚从江南而来,并非京师人士。只是路过此地,见你们用清汤寡水的东西糊弄流民,还纵容士兵动手打人,实在看不下去,才出手阻止。”

“江南来的?”文官眼中的轻视瞬间浓了几分,腰杆也挺得更直了,“哼,外乡人本就不懂京师规矩!陈演、陈明夏二位大人奉旨施粥,本官乃粥棚总负责人,如何施粥、施什么粥,轮得到你一个外乡小儿置喙?”

他说着,突然提高了音量,语气也变得厉色,“来人!这伙人寻衅滋事,阻挠朝廷公务,给本官拿下!押回五城兵马司大牢,好好问问他们是谁指使的!”

话音刚落,他身后二十多个士兵立即围了上来。

这些士兵个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号服,腰间的腰刀锈迹斑斑,脸上却带着仗势欺人的凶相,伸手就要去抓朱慈烺的胳膊。

文官站在一旁,抱着胳膊冷笑,眼神里满是“看你还怎么嚣张”的得意。

在他看来,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外乡少爷,随便吓唬两句就会服软,就算真有背景,难道还能大过“奉旨施粥”的名头?

岳洋眼神一厉,如铁塔般挡在朱慈烺身前,右手按在腰间的驳壳枪上,厉声喝道:“谁敢动殿下?就地击杀!”

东宫卫队队员们同时拔出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士兵,金属的冷光在夕阳下泛着寒芒。

此前被打的十几个五城兵马司士兵,见文官撑腰,也壮着胆子围上来,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士兵还啐了一口:“不过是群外乡野夫,也敢在京师撒野?看老子今天不打断你们的腿!”

“给你们三息时间,立即退后!否则休怪孤不客气!”

朱慈烺怒喝,稚嫩的声音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眼神扫过那文官时,带着几分冰冷的审视。

这官员约莫四十岁年纪,脸上油光满面,肚子微微隆起,一看就是常年养尊处优的模样,与面黄肌瘦的流民形成鲜明对比,显然克扣的救灾粮,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那七品文官却被朱慈烺的话逗笑了,捂着肚子直摇头:“哈哈哈,一个毛孩子也敢自称‘孤’?真当自己是皇太子不成?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来人,别跟他们废话,拿下!出了事本官担着,就算是国公府的人,也得给本官一个说法!”

他说着,还得意地瞥了一眼朱慈烺。

在他看来,京师勋贵虽横,却也不敢公然对抗“朝廷公务”,更何况自己还是陈演的门生,背后有内阁首辅撑腰,根本无需畏惧。

“是!”士兵们应声上前,可还没迈出三步,“砰砰砰——”一阵密集的枪声突然响起。

岳洋的枪口还冒着青烟,那文官额头上已多了一个血洞,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睛瞪得滚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死在这里,随即直挺挺倒在地上,鲜血顺着他的官服蔓延开来,染红了身下的泥土。

五六名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也当场被击毙,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逃跑。

流民们见有人杀人,生怕被牵连,也跟着乱哄哄地四散奔逃。

朱慈烺急忙高声喊道:“百姓们不要跑!孤乃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已被诛杀,你们快排好队,孤这就给你们重新烧稠粥!”

“皇太子?”正在逃跑的五城兵马司士兵听到这话,瞬间僵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

他们刚才不仅殴打流民,还对皇太子拔刀相向,这可是灭三族的大罪!

士兵们再也不敢动,纷纷“扑通”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皇太子饶命!臣等有眼不识泰山,求殿下开恩,饶过臣等全家!”

流民们也停下脚步,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慈烺,随即一片片跪倒在地,激动得声音发颤:“拜见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再次落在那具文官尸体上。

死者胸前的补子还沾着油渍,腰间挂着的玉佩成色极佳,显然是搜刮来的赃物。

他心中冷笑,转头对跪在地上的士兵沉声道:“你们身为大明军兵,本应护佑百姓,却助纣为虐,欺压流民,甚至对孤拔刀!按律,本可灭你们三族!但孤念你们家中或许有老幼待养,暂且饶你们一命。”

士兵们闻言,顿时喜极而泣,连连磕头:“谢殿下不杀之恩!”

“别忙着谢恩!”朱慈烺打断他们,“你们相互惩罚,每人打二十军棍!打完后,立即去仓库取粮,重新烧粥——筷子**粥里不倒,才算合格!另外,再搭建一个粥棚,专门救济老弱妇孺,不许让青壮年争抢他们的口粮!若敢再犯,或让流民饿肚子,定斩不饶!”

“臣等遵旨!绝不敢再犯!”

士兵们连忙应下,起身后果断地相互执棍,虽疼得龇牙咧嘴,却没有一人敢抱怨。

他们看着地上那具文官尸体,心中满是后怕,再也不敢有半分懈怠。

离开永定门后,朱慈烺又带着卫队赶往其他施粥点,每一处的负责人都如出一辙。

要么是满脸油光、态度傲慢的小官,要么是缩在茶楼里喝酒吃肉、对流民死活不管不顾的吏员。

朱慈烺怒不可遏,当场斩杀了五个贪腐小官和十几个作恶的兵油子。

其中一个官员被抓时,还从怀里掉出了一锭沉甸甸的银子,显然是刚从救灾款里克扣的。

处理完施粥事宜,朱慈烺站在夕阳下,望着流民们排队领粥的身影,心中满是沉重。

这些文官平日里高喊“爱民如子”,可到了关键时刻,却连一碗稠粥都不愿给百姓,这样的朝廷,怎能不失去民心?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着京营的方向走去。

清军即将南下,京营是京师最后的屏障,他必须亲眼看看,这支军队是否还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