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71章 情报迟滞显边弊,朝堂纷争酿危局

();

朱慈烺捏着夜不收送来的情报,指节微微泛白。

按情报所述,建奴六月初便已拆边墙入关,如今都快打到京畿了,消息才传到皇庄,边军竟足足隐瞒了近二十天!

他不是气夜不收办事不力,东宫卫队的情报网本就未覆盖边关,全靠边军传递消息,可这延迟的背后,分明藏着边军与建奴的“默契”。

若不是有人故意放行,建奴怎会拆墙入关如此顺利?又怎会让消息压了这么久?

“殿下,边军这是拿大明安危当儿戏!”

周遇吉在一旁气得咬牙,他曾在边军任职,深知其中猫腻。

“说不定早有人和建奴私下勾结,靠放建奴入关赚好处!”

朱慈烺摆摆手,压下怒火。

现在不是追究边军的时候,东宫卫队只有一千人,绝不可能同时阻击三路建奴,唯有等建奴进入京畿,利用地形打伏击,才能以少胜多。

他看向满脸风霜的夜不收,语气缓和下来:“你先去吃饱喝足,休息两个时辰再出发。告诉李芳,务必摸清建奴在京畿的活动路线,尤其是粮草队的动向,本宫要最详细的情报。”

“喏!”夜不收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岳洋连忙跟上,去安排饮食和休息的地方。

朱慈烺又转向周遇吉:“命令卫队进入一级备战,备好十天干粮,所有火器检查一遍,弹药补足;另外,派心腹将建奴入关的消息送到勇卫营,让黄德功、孙应元做好防备,守住京师门户。”

“末将领命!”周遇吉大步离去,训练场顿时响起整队的号角声,原本松散的士兵瞬间集结,杀气腾腾。

朱慈烺望着沙盘上“延庆”的标记,犹豫片刻,终究没让人给崇祯送情报。

他太了解崇祯了,一旦接到消息,只会急着调各地总兵勤王,可那些残兵败将哪有战力?

到了京畿,不只会躲在远处观望,还会趁机劫掠百姓,反而给京畿百姓添乱。

不如等自己先摸清建奴动向,打几场胜仗再说。

此时的京师,正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自朱慈烺上次在朝堂震慑文官后,言官们虽不敢再公然怼皇帝,却仍在小事上相互攻讦。

陕西、河南的旱灾,江南的水灾,朝堂讨论了数日,依旧没拿出半分对策。

崇祯每天勤政到深夜,白天上朝听文官扯皮,晚上批奏书到眼酸,竟渐渐忘了城外还有个备战的太子。

六月二十一日傍晚,坤宁宫内,周皇后正对着铜镜整理发髻。

前几日崇祯难得歇了几日,陪她和袁贵妃、田贵妃待了几天,可这两日又一头扎进御书房,连面都见不到。

她轻叹一声,对身旁的宫女道:“去请陛下过来用膳吧,就说臣妾炖了他爱喝的银耳羹。”

宫女刚走没多久,御书房内却传来一阵巨响。

崇祯捏着加急战报,手都在发抖,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怒声咆哮:“**!一群**!建奴都打到延庆了,战报才送来!朕养着你们这群边将,就是让你们隐瞒军情的吗?”

王承恩吓得连忙跪下:“皇爷息怒!要不要传旨敲钟,召百官议事?”

“敲!马上敲!”

崇祯喘着粗气,额角青筋突突直跳。

他算过,建奴从拆边墙到延庆,至少要二十天,这意味着边军二十天前就知道建奴入关了,却硬是压到现在才报!

“咣咣——咣咣——”

紫荆城的钟声突然响起,刚退朝回家的文武百官顿时慌了。

只有军国大事才会敲钟,难道是建奴来了?

他们顾不上换衣服,急匆匆往皇极殿赶,路上还不停打听消息。

“参见陛下!”百官跪倒在地,抬头却见崇祯坐在御座上,脸色黑得像锅底,比丧了亲还难看。

兵部尚书张凤翼心里最慌,他刚收到边军的急报,不等崇祯开口,便率先跪倒:“陛下!边军急报,建奴绕道蒙古拆墙入关,现已抵达延庆,请陛下速调各镇总兵入京勤王!”

“什么?!”百官哗然,那些在京畿有田产的文官更是脸色惨白。

建奴劫掠起来可不管你是官是民,他们的家产要遭殃了!

几个言官按捺不住,当场就要弹劾:“陛下!边军隐瞒军情,兵部失职,臣请旨将兵部官员停职查办!”

“臣附议!”又有几个文官跟着附和,全然忘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御敌,不是内斗。

崇祯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怒斥道:“住口!现在停了兵部官员,谁来调兵?谁来指挥?一群只知弹劾的腐儒,除了添乱还会做什么?退下!”

这还是皇太子监国后,崇祯第一次如此严厉地呵斥文官,那几个言官顿时涨红了脸,灰溜溜地退回朝班,不敢再作声。

崇祯的目光扫过百官,落在温体仁身上:“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说说吧,该怎么抵御建奴?”

温体仁慢悠悠地出列,拱手道:“陛下,指挥作战乃是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职责,内阁不便插手,只需全力保障粮草供应,为前线分忧。”

这番话等于没说,崇祯心里暗骂“无能”,却也没法发作,只能转向成国公朱纯臣。

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手握练兵权:“朱纯臣,你是国公,又是都督,说说你的想法。”

朱纯臣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怕的就是领兵出战,连忙跪倒:“陛下!五军都督府只有练兵权,无统兵权啊!臣多年未上战场,早已生疏,只能率京营死守京师,保国都平安!”

崇祯看着这位“与国同休”的勋贵,只觉得像吞了只苍蝇。

关键时刻,勋贵也靠不住!

他又看向张凤翼,语气带着最后一丝期望:“张凤翼,你是兵部尚书,总不能也说没办法吧?”

张凤翼是文官出身,从未领兵打过仗,可现在成国公推诿,他若再退缩,恐怕就要被治罪了。

他硬着头皮跪倒:“陛下!臣虽无作战经验,却有报国之心!请陛下传旨调各镇总兵勤王,臣愿出城指挥,定将建奴赶出京畿!”